另外,葵涌邨第五期(曉葵樓及逸葵樓)的新和諧附翼大廈五型是全港唯一有退臺式設計的附翼大廈,而合葵樓的附翼則為全港唯一同時設有1-2人單位及2-3人單位的附翼大廈。 附翼大廈是與和諧式大廈相連的小型樓宇,至今已有和諧附翼大廈一至三型及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五型。 由於單靠一座和諧式大廈並未有提供足夠的單身人士及小型家庭單位,故此房屋署特別設計附翼大廈。 這些單位與主樓共用升降機(新和諧附翼大廈五型另設有一部獨立升降機)及水電等主要設施,但每座附翼都有一條獨立的樓梯及頂樓水缸。 附翼在每兩個單位之間的位置都設有坐椅,供乘涼之用,唯部份屋邨已經因不同原因將座椅封閉;而走廊亦設有扶手,單位亦可輕易改裝,供輪椅人仕入住,有1/2P型和2/3P型的標準單位。
葵青區區議員林紹輝歡迎有關安排,「千幾個單位,但係得300幾戶,其實居民都心裏有數」。 他期望有關當局把握石籬中轉房屋重建的機遇,重建及改善區內環境,尤其增加康體設施比例,包括興建中央公園、改善天橋接駁以及增加車位供應。 房委會認為,石籬中轉房屋單位按1960年代的標準興建,與現時標準差別大;如不作大規模鞏固及結構修葺工程,大廈不能保存至2022年後,惟相關工程或涉逾8億元,完工後亦只能保存至2033至2037年,不符合成本效益。 石籬居屋 而在2007年的選舉劃界中,石籬中轉房屋的第11座獲劃入私樓為主的大白田選區,而石籬選區納入數幢私人樓宇,在2011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則改回原狀。 在和諧一型出現前只有30層大十字型大廈及舊十字型大廈為採用十字型設計的標準出租公屋設計;前者全港只建有八座,後者只有一座大廈仍然保留作出租公屋(其餘已經改為居屋,並透過居屋計劃出售)。
石籬居屋: 和諧式大廈
此外,和諧式大廈可因應地盤環境而作多種改變,例如華荔邨的兩座和諧一型基座設計成停車場大樓,七樓以下有一半面積獲改造成停車場的一部份,另一半為租住單位。 新和諧一型自2000年起,逐漸取代和諧一型設計,最後一座的和諧一型大廈位於葵青區石籬邨的石廣樓,於2002年落成。 值得一提,和諧式本以每人享有更多空間作設計理念(每人約10-11平方米),故此和諧式單位整體面積較其它款式的同類型單位更大,尤其是廚房面積。 2017年前,2B型單位屬4-5人單位,而3B型單位則為5-7人單位。
- 此外,於新和諧一型大廈裡,亦引進了退臺式設計,但僅屬美田邨及葵涌邨之特別設計,直至非標準設計大廈取代此款設計後,才獲得廣泛採用。
- 分別是嗇色園可寧耆英活動中心(於石籬一邨石俊樓)、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石籬大隴街及石籬一邨石安樓設有分部)、嗇色園可安老人宿舍(於石籬一邨石寧樓)及仁濟醫院藝進同學會長者護理院(位於石籬二邨石佳樓及石華樓地下至1樓)。
- 另外本邨第一期是寧峯苑,重建時已建成4幢康和一型大廈,因為已獲選為居者有其屋計劃第二十一期甲的其中一個候選居屋,故此有關座數將在下方列出。
- 此外,鄰近的石籬天主教小學舊校舍,亦將於2022年中租期屆滿時收回並一併重建。
- 天恩中轉房屋一期在2002年竣工後被空置,並曾經改作「沙士」醫護人士隔離宿舍,及後全邨改為公屋單位出租;而二期早在地基工程完成時,由中轉房屋更改圖則為附帶和諧式小型單位的非標準設計大廈。
- 和諧三型數量不多,設計時最長一翼預設了0度、30度、45度、60度及90度擺動設計;但一般最長一翼是0及90度擺動,例子有慈正邨正德樓、橫頭磡邨宏偉樓和嘉福邨福泰樓便有此設計。
其中有3個屬於市區靚盤,如北角渣華道、土瓜灣高山道及啟德2B2號地盤;其餘4個則位於擴展市區,包括東湧第54區、沙田安睦街第一期、觀塘安達臣道石礦場RS-1號地盤、坑口昭信路,部分有望納入新一期居屋銷售,勢必再爭崩頭。 當局建議清拆後連同毗鄰的前石籬天主教小學舊址一起發展,料可提供1100個公屋單位。 若重建計劃獲通過,將即日發信予受影響住戶,政府最遲於2020年開始安排持證人遷出,以給予他們2年清拆通知期。 一期:位於圍乪街6號,於1993年落成,樓高4層,包括停車場、社福機構設施,及位於地下的街市。 街市內設有多間南亞布藝店和裁衣店,在香港的南亞社區中遠近馳名,吸引遠至元朗、馬鞍山的南亞裔人士光顧。 分別是嗇色園可寧耆英活動中心(於石籬一邨石俊樓)、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於石籬大隴街及石籬一邨石安樓設有分部)、嗇色園可安老人宿舍(於石籬一邨石寧樓)及仁濟醫院藝進同學會長者護理院(位於石籬二邨石佳樓及石華樓地下至1樓)。
石籬居屋: 第二代(1992年版)
和諧附翼大廈第一型為L字形設計,每層設有10個單位;和諧附翼大廈第二型為「V」字形設計,每層設有9個單位;和諧附翼大廈第三型為長條形設計,每層同樣設有9個單位,斜放的樓梯成為此款大廈的特色。 由於單位的廚廁門全部面向起居室,故此單位並不實用,甫推出便劣評如潮,驅使房屋署著手設計新型的附翼大廈,成為後來的新和諧附翼大廈一至四型。 值得一提,由於和諧附翼大廈興建時期極短,故此所有大廈均為第一代或第二代和諧式單位設計,並沒有採用第三代設計的和諧附翼大廈,即使主樓已改用第三代設計亦依舊不變。 值得一提,2001年落成的秀茂坪邨秀暉樓採用了此款大廈的單位設計,但單位不設露臺,窗戶形式、去水渠位置等亦仿照第三代設計,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大廈。
此外,於新和諧一型大廈裡,亦引進了退臺式設計,但僅屬美田邨及葵涌邨之特別設計,直至非標準設計大廈取代此款設計後,才獲得廣泛採用。 在2006年4月房委會建築小組委員會通過在新和諧一型單位中引入「通用設計」,使老人、弱能人仕、殘疾人仕、孕婦及健全人皆可方便使用單位內所有設施。 石籬居屋2025 和諧3A型減去其中一翼的兩個翼尾單位,其較矮版本為和諧3C型,和諧3B型則為標準和諧三型的較矮版本。 和諧3B及3C型樓高約11至15層,最高可達24層,僅用於少部份受機場附帶建築物高度限制的地盤,例如當年在啟德機場航道以下的白田邨富田樓及裕田樓,及何文田邨和冠暉苑部份大廈。 和諧3B及3C型比三型及3A型減少兩部升降機,並將升降機房及水缸改置於頂樓較短兩翼,因此頂樓減少6至8個單位不等,並於頂樓下一層最長一翼近電梯大堂的1B單位旁加設樓梯以通往頂樓單位。
石籬居屋: 樓宇
雖有三款統型大廈設計,但大廈不同部份的高度及單位位置可因應地盤及環境設計而作出修改,每座只有4-6層,可作為公屋、可租可買大廈或居屋,如赤柱馬坑邨、坪洲金坪邨、長洲雅寧苑等。 石蔭邨的文康設施較佳,原因是上葵涌地區的主要運動設施就在毗鄰,包括:北葵涌鄧肇堅室內運動場、和宜合道運動場、北葵涌游泳池及和宜合道哥爾夫球訓練場。 石籬居屋 而上葵涌區內唯一的公立圖書館──北葵涌公共圖書館,則位於石蔭路的北葵涌市政大樓內。 2000年中期,由於公屋供應比以前供應較多和穩定,所以中轉房屋需求下降,中轉屋出現過剩情況,當局無意興建新的中轉房屋。 目前部份中轉房屋已改為公屋用途甚至拆卸,目前僅餘寶田中轉房屋,而石籬中轉房屋已於2023年開始拆卸重建。
石籬居屋: 中轉房屋
1990年代,臨時房屋區開始陸續清拆,而香港政府亦於1997年訂下了在2000年年底之前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的目標。 申請人可獲最多三次位於現居屋邨或同一個公屋申請地區內新建或經翻新單位房屋的編配安排,取代試驗計劃期間只容許在同一個區議會分區內的選擇。 石籬居屋 這些安排目的在鼓勵租戶自願遷往有獨立設備的公屋單位,以及加快改建一型設計長者住屋及『改建一人單位』的改建進度。
石籬居屋: 石籬中轉屋將清拆 居民促停止迫遷
和諧式單位主要分為單身人士或二人單位(1P/2P)、2/3人單位(2P/3P)、一睡房單位(1B)、兩睡房單位(2B)及三睡房單位(3B),如下表所示。 石籬居屋2025 石蔭邨全邨與寧峯苑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 石籬居屋2025 現由曾任民主黨副主席和香港新界西選區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擔任當區區議員。
石籬居屋: 商場資料
不過邨內擁有附近唯一一所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香港小童羣益會石蔭東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此外,運房局亦提及中轉房屋的最新情況,截至今年2月底,石籬中轉房屋共有1,584個空置單位,至於屯門寶田中轉房屋則有901個空置單位。 截至去年12月底,2020/21年度石籬中轉房屋的總開支約936萬元,寶田中轉房屋的總開支則約3,506萬元。 石籬中轉房屋由第十座及第十一座兩座大廈組成,合共有1,928個單位,於1960年代建成時原為公屋,後來分別於1999年及1997年改建為中轉房屋。 石籬中轉屋樓齡近60多年,保養情況堪憂,石屎剝落問題嚴重,在過去五年間,當局每年平均花費約300萬元維修保養。 委員之一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表示,大家對美東邨及白田邨重建計劃無大意見,認為機會難得應予支持,惟房委會應規劃20多條舊屋邨的重建時間,否則其餘待重建屋邨居民只能一直等。
石籬居屋: 小型單位大廈(和諧式單位/新和諧式單位設計)
第一座和諧三型大廈位於藍田廣田邨廣靖樓 , 於1992年11月落成 , 亦是全港首座和諧式大廈。 最後一座和諧三型大廈為石籬邨石欣樓,該大廈原本高20層,但因應同邨1-3及8-9座重建戶「原區安置」的訴求,故此在興建時更改設計增加樓層至31層,是同類樓宇中最高的其中一座,其它達31層高的和諧三型為紅磡邨紅暉樓及慈樂邨第三期。 和諧式住宅單位內部採用標準組件式設計,統一家庭單位中廚房、廁所、客飯廳及首個房間的面積,且採用無間隔設計,但單位內已在建議自行間隔房間的地方預設窗戶,住戶可因應需要自行間隔房間。 所有和諧式家庭單位均採用統一的廚廁佈局(除第三代因減去露臺而有所改動),但大窩口邨的三座和諧一型大廈採用了縮窄的露臺窗戶,廚房佈局亦與同期的第一代大廈有分別,為全港唯一有此設計的和諧式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