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西方國家爲範本的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並不都是成功的,反而陷入依附困境中。 發展中國家要走出一條成功的現代化道路,不僅要從自身國情和社會歷史特徵出發,更需要以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爲線索。 黨的十九大以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踐行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要實現、維護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爲美好生活而奮鬥。 黨圍繞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系統地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推動發展成果和發展機會的公平公正共享,將實現人的多層次全面發展目標作爲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核心要義。 何愛平2025 何愛平 陝西省教學名師,省“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西北大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 67.秦放鳴、師博、張效麗:《新疆經濟開放度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開發研究》2005年第1期。
- 63.張良悅、師博、劉東:《城市化進程中農地非農化的政府驅動——基於中國地級以上城市面板數據的分析》,《當代經濟科學》2008年第3期。
- 只有當直接生產者擁有了生產資料所有權,生產力高度發達,社會具備了一定的物質基礎或一系列物質生存條件,他才能獲得獨立的發展能力,人的獨立性開始彰顯就意味着人的生產能力逐漸突破了自然的限制,人的主體性即人的自由發展的能力得到實現,這也是人類社會走向現代化的根本目的。
- 本書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發展,對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政治經濟學研究,進一步分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中國共產黨百年經濟思想演進、脫貧攻堅、綠色發展等理論和實踐問題。
黨的十六大進一步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漸進目標。 黨的十七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提出了新要求,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現代化的具體目標中。 黨的十八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基礎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全面深化改革、保證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宏偉目標,並提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新四化”目標。 發展的政治經濟學不是發展經濟學和政治經濟學的簡單疊加,它是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對欠發達地區經濟尤其是中國本土發展問題研究的基礎上,吸收其他經濟學流派的研究方法和科學觀點,同時汲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養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本書系統梳理了2020—2021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進展,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展開研究。
何愛平: 何愛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起點。 何愛平2025 本書是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展的政治經濟學與新中國70年”系列叢書中的一本,分三篇,即“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篇”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災害應對專題”來研究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經濟學。 該叢書是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和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理論經濟學科共同形成的一部系列叢書。 近年來,作者團隊在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認爲中國的問題是發展問題,而發展問題需要運用政治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來研究。 一方面,這套書是發展經濟學與政治經濟學結合的產物;另一方面這套書是新中國70年的經驗總結和概括。
隨着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馬克思指出:“在資產階級社會的胎胞裏發展的生產力,同時又創造着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 何愛平 ”對於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帶來的各種社會矛盾與危機,馬克思進行了深刻批判和思考,並對東方社會的亞細亞模式的現代化提出了不同發展道路,即是否可以通過公社的形式跨越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卡夫丁峽谷”,跳出社會生產的對抗形式,避免資本主義的陣痛。 對於資本主義現代化未來發展趨向,馬克思認爲,在這些社會對抗與矛盾到達爆發的臨界值之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不會消失,“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之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係,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裏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何愛平: 中國特色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經濟學
1.師博、沈坤榮:《政府幹預、經濟集聚與能源效率》,《管理世界》2013年第10期。 4.當日16點前訂單基本當日發出,疫情影響等極特殊情況除外! 5.天津倉、成都倉、無錫倉、北京倉、廣州倉五倉就近發貨! 7.我店不按圖書出版版次印次賣書,均爲零售市場正常流通版本,指定版次指定封面及收藏書友勿擾。
- 但這一時期由於黨對商品經濟以及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不夠全面,我國逐步建立起了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限制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爲社會歷史的發展歸根結底都是生產力的發展,因此,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首先也表現爲生產力的現代化。
-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比較研究(第3輯)》指出,作爲經濟學理論創新的一種有效途徑,比較與綜合的研究方法對於促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推動中國本土經濟學範式的建立與發展,具有重要理論與現實意義。
- 40.師博:《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構建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作用》,《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
- ”工業大機器通過發揮對人力的替代和對自然力更強大的支配作用使得不同生產部門的協作方式更加適應生產和分工方式的改變。
”可見,科學技術在機器大工業上的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也包含了使其消亡的因素,隨着科技創新推動生產力向更高級形態前進,生產關係也將得到重新建構。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爲社會歷史的發展歸根結底都是生產力的發展,因此,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首先也表現爲生產力的現代化。 資本主義時代之所以可以成爲現代化的開端,是因爲機器大工業的普遍應用引致生產力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這種生產力的現代化表現爲財富積累的量的巨大增加和財富積累速度的加快。 馬克思通過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財富生產與積累的祕密。
何愛平: 何愛平所授課程
改革開放以後,我們黨深刻意識到要想擺脫貧困得到發展,就不能孤立於世界之外,由此開始進行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也爲中國融入世界市場創造了前提,我國進入全面開放時期,相繼在東南沿海建立經濟特區,並從沿海到內陸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何愛平 與資本主義掠奪式的、不公平的、建立在剝削與被剝削基礎上的對外擴張不同,我國的對外開放始終以和平與發展爲時代主題。 鄧小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要“在爭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現代化建設,發展自己的國家”。 進入新時代以來,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現代化進程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總攬全局,以新的發展理念積極推進開放理論和實踐創新。
何愛平: 商品評價
馬克思也對資本主義社會之後人類社會的現代化發展,即共產主義社會進行了科學構想: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產品經濟取代市場經濟、人的全面發展等等。 何愛平2025 作者依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基於中國改革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探索,系統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創新,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時代化、中國化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和發展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博士(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西北大學中國西部經濟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國家社科基金同行評議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審專家,陝西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祕書長,《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中國經濟問題》匿名審稿人,陝西高校青年傑出人才,仲英青年學者,陝西省“三秦學者”創新團隊成員。
何愛平: 何愛平教育背景
”朱德提出:“不論是要取得抗戰勝利,或者建國的成功,都有賴於科學,有賴於社會科學,也有賴於自然科學。 何愛平 ”中國共產黨在蘇北、晉察冀等全國範圍內的革命根據地開展科學實驗的羣衆運動,將自然科學當作爭取自由和進行社會革命的武器,加快了封建生產關係的瓦解,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提供精神文化給養,爲進一步解放生產力開闢了道路。 新中國成立後,黨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作爲技術革命的前提,毛澤東指出:“只有完成了由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會主義所有制的過渡,才利於社會生產力的迅速向前發展,才利於在技術上起一個革命。
何愛平: 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框架與分析範式/發展的政治經濟學與新中國70年
馬克思指出:“資本一方面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剩餘勞動的趨勢,同樣,它也具有創造越來越多的交換地點的補充趨勢……創造世界市場的趨勢已經直接包含在資本的概念本身中。 ”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對商品經濟發展提出更高要求,於是市場的國際化進一步繁榮了商品經濟。 “大工業便把世界各國人民互相聯繫起來,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場聯合成爲一個世界市場,到處爲文明和進步做好了準備,使各文明國家裏發生的一切必然影響到其餘各國。
何愛平: 現代廣告學(第八版)
35.師博:《人工智能促進新時代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路徑選擇》,《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 16.師博、樊思聰:《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效應與機制研究》,《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2期。 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政治經濟學》,2014.1-,在研,主持。 ——基於雙重差分方法的驗證,《管理世界》,2015,8:30-38. 2、國家重大社科基金項目:“西部地區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新格局的戰略研究”,子課題負責人,2008。 何愛平2025 1、西北大學重點課程《政治經濟學》建設,主持,2003年,同年被評爲西北大學精品課程,11月獲陝西省精品課程。
何愛平: 經濟學之書
死因心肌梗塞職業導演活躍年代1985年-2023年經紀公司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信息何平(1957年10月14日-2023年1月10日),男,山西太原人,中國大陸導演,曾為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一級導演。 1989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管理系,獲管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1992年在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任教,現爲經濟學系教授,經濟系主任。 67.秦放鳴、師博、張效麗:《新疆經濟開放度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開發研究》2005年第1期。 57.畢豔茹、師博:《中國與中亞五國貿易潛力測算及分析——貿易互補性指數與引力模型研究》,《亞太經濟》2010年第3期。 52.師博、單豪傑:《重疊需求、能源稟賦與雙邊貿易成本——基於上海合作組織的經驗分析》,《世界經濟研究》2012年第4期。
何愛平: 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理論框架與分析範式
個人簡介:趙仁杰,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2017級財政學博士生,研究方向爲財稅理論與政策,指導老師範子英教授。 懷念何平導演 何 平導演離開是我國乃至世界電影界的一大損失,記得本人曾在廣州國際電影節中採訪他與賈樟柯導演,音容笑貌猶在眼前,採訪間隙大家還愉快的合影。 1979年,何平開始從事電影工作,並在劇情電影《竹》的攝製組中擔任場記。 1995年,執導的劇情電影《日光峽谷》入圍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3年,憑藉動作電影《天地英雄》入圍第10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何愛平 2015年10月27日,自編自導的愛情電影《回到被愛的每一天》在中國大陸上映。
何愛平: 何愛平醫生
就電影語言的敘事形態而言,何平所採取的是一種“反向結構”的 衝突語法,一種“欲擒故縱式”的觀衆誘導策略(當代電影評)。 1995年,執導由張豐毅、王學圻、楊貴媚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日光峽谷》,該片入圍第4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003年9月23日,執導的動作電影《天地英雄》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講述了盛唐時期發生在一位逃犯與一名捕快之間互爲對手又互爲英雄的傳奇故事,入圍第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獎,他憑藉該片入圍第10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1994年12月19日,執導的劇情電影《炮打雙燈》在西班牙上映,該片改編自馮驥才的同名中篇小說,講述了因爲家庭生意無子繼承而女扮男裝執掌家業的少女春枝與畫匠牛寶的愛情故事,他憑藉該片獲得第42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何愛平: 何愛平論 文
京東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戶評價、商品諮詢、網友討論等內容,是京東重要的經營資源,未經許可,禁止非法轉載使用。 60.張良悅、師博、劉東:《中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區域差異——對地級以上城市的DEA分析》,《經濟評論》2009年第4期。 45.師博、姚峯、李輝:《創新投入、市場競爭與製造業綠色全要素生產率》,《人文雜誌》2018年第1期。 28.師博:《數字經濟促進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機制與路徑》,《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0年第2期。 21.師博:《新時代現代化新格局下“十四五”規劃的新要求與重點任務》,《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20年第5期。
十九大報告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走過的歷程分爲站起來、富起來和強起來三個階段,因此對應的理論研究也應該包括站起來的政治經濟學、富起來的政治經濟學和強起來的理論經濟學。 本書闡釋了新時代下強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何愛平 上篇“重大理論問題”包括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話語體系構建、研究對象、基本原則等方面;下篇“重大實踐問題”包括中國特色的中高速增長問題、經濟發展新常態問題、經濟發展戰略問題、扶貧開發道路問題、新型城鎮化研究問題等方面。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偉大創造。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比較研究(第3輯)》指出,作爲經濟學理論創新的一種有效途徑,比較與綜合的研究方法對於促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創新,推動中國本土經濟學範式的建立與發展,具有重要理論與現實意義。 作爲經濟學研究的兩大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在方法、範疇、原理和體系等方面存在差異。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比較研究(第2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借鑑西方經濟學理論的合理成分,從生產理論、交換理論、分配理論和宏觀經濟理論四方面分別比較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兩大理論範式的異同及其現實價值。 對兩大理論體系進行探討和比較,對於創新和完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構造中國經濟學範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後,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以工業化爲中心對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進行了艱苦探索。
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是農業、工業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技術革命加快了我國建設完整國民經濟體系的步伐,促成了原子彈、氫彈和核潛艇等國防尖端技術成果的突破,讓我國的現代化基礎更加穩固。 改革開放後,科學技術在“四個現代化”中的關鍵作用得到具體闡明,鄧小平指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沒有現代科學技術,就不可能建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 沒有科學技術的高速度發展,也就不可能有國民經濟的高速度發展”。 《以生態文明看待發展》從生態文明建設視角來看待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認爲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之間有着內在的密切關係:生態文明建設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核心內容,實現生態文明是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目標,同時生態文明建設也是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重要手段。 《以生態文明看待發展》運用政治經濟學的分析範式,研究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闡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利益變化、主體行爲博弈及相應制度轉型和激勵結構設計,其價值在於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爲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何愛平: 何愛平科研項目
除了學術上的指導外,範老師對我生活上的諸多關心讓已經快到而立之年的我能夠在學校從容的寫下那一疊疊厚厚的文字,這是我在上財收穫的對我一生影響深遠的另外一種財富,對此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並心存感激。 5、陝西省科學技術發展計劃項目:“渭河流域綜合治理的制度分析及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主持,2003。 陝西省第二批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支持計劃,中國災害經濟問題的理論闡釋與實證研究,2015.6-,在研,主持。 但這一時期由於黨對商品經濟以及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不夠全面,我國逐步建立起了單一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限制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徹底打破了對“計劃”和“市場”的錯誤認知及其對社會主義制度的束縛,闡明瞭“計劃”和“市場”並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社會主義內在地要求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 黨的十四大正式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標誌着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的正式結合,形成了對馬克思市場經濟理論的創造性發展,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環節。 進入新時代以來,黨深入探索市場經濟如何與社會主義制度更有效地結合,如何更好發揮多種經濟所有制的優勢,走出了與西方市場經濟現代化不同的發展道路。
”隨着工人的生活資料價值的不斷降低,剩餘價值增加得越來越多,社會財富積累的速度越來越快。 但是,與生產力提升相對應的是技術的使用對工人階級剝削的加劇,機器替代人力使得工人的勞動變得毫無內容併成爲機器的附屬物。 “在機器體系中,對工人來說,知識表現爲外在的異己的東西,而活勞動則從屬於獨立發生作用的對象化勞動。 ”機器的應用還大大延長了工人勞動時間,“它作爲資本的承擔者,首先在它直接佔領的工業中,成了把工作日延長到超過一切自然界限的最有力的手段”。 不僅如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揭示了機器生產進一步加深了資本對補充勞動力婦女兒童的佔有、對工人身體精神的摧殘和勞動強度的增加等,因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機器的使用、科學技術的進步都成爲了排擠工人、剝削工人的手段,進一步加深了工人與資本家之間的矛盾。 “科學、巨大的自然力、社會的羣衆性勞動都體現在機器體系中,並同機器體系一道構成‘主人’的權力。
何愛平: 發展的政治經濟學
它起始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改革開放之後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已順利實現了第一個現代化百年奮鬥目標,勝利開啓了實現第二個現代化百年目標的新徵程。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現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與實踐是漸進的發展過程,具有階段性特徵。 人類社會進入現代化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以及世界市場的逐步形成。
何愛平: 何愛平所授課程
因此,人類社會之所以還停留在現代化初級階段是因爲生產力發展還沒有達到質變的水平,資本主義生產關係通過內部不斷調整保持着各種對抗關係的相對平衡。 他指出:“這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或一系列物質生存條件,而這些條件本身又是長期的、痛苦的發展史的自然產物。 ”只有當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出的生產力能創造出解決這種對抗的物質條件時,人類社會才能從社會生產過程的對抗形式中走出來,才能進入現代化的高級階段——共產主義社會。 何愛平,1967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陝西省教學名師。
何愛平: 何愛平教育背景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政治經濟學》主持人,中宣部“馬工程”重點教材《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編寫組主要成員。 全國綜合大學《資本論》研究會理事,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陝西省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主要從事政治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領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其他各項獎勵22項。 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經濟學動態》《經濟學家》《改革》等全國著名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70餘篇,出版著作和教材10餘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陝西省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課題16項,入選陝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青年英才支持計劃。 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帶來的一系列發展悖論不同,中國式的現代化通過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使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內生於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通過商品經濟的逐步發展推動了中國現代化階段性的不斷突破與進步,實現了對“卡夫丁峽谷”的成功跨越。
何愛平: 何愛平醫生
所以,儘管馬克思認爲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商品貨幣關係會消亡,但這種商品經濟的高度發達及由此形成的普遍聯繫的世界市場是人類社會的必經之路。 《比較視野下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新探索》是在吸收國內外各種有價值的不同學術觀點的基礎上,對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多年來從事比較研究成果的總結與提升,對於正確借鑑和吸收西方經濟學理論,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創新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是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展的政治經濟學與新中國70年”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本書認爲,新時代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然需要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指導,因此在新時期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首先要促進政治經濟學發展理論的研究。 新時期政治經濟學對發展問題的研究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範式,立足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科學把握新時代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才能切實實現有質量、可持續的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展現了一條迥異於西方模式和蘇聯模式的具有獨創性的現代化道路,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階段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結果。 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既體現了馬克思關於人類社會現代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同時也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的超越,回答了馬克思關於跨越“卡夫丁峽谷”的現代化問題,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主線推進、動態演化、遞進式發展、內生過程運行、多元目標並行和世界格局重塑的邏輯進路。
3.範子英、趙仁杰(通訊作者),法治強化能夠促進污染治理嗎? ——來自環保法庭設立的證據,《經濟研究》,2019,3:35-52。 導師對學生的最大影響,是給予學生希望,讓學生“踮起腳”做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不斷突破極限和提升自我,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有成長。 2009年,自編自導以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爲歷史背景的劇情電影《麥田》,該片講述了“逃兵闖入女兒國”這樣一個古代小人物的故事。 2015年10月27日,自編自導的愛情電影《回到被愛的每一天》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由王佳佳、張譯合作主演。 劃線價:商品展示的劃橫線價格爲參考價,並非原價,該價格可能是品牌專櫃標價、商品吊牌價或由品牌供應商提供的正品零售價(如廠商指導價、建議零售價等)或其他真實有依據的價格;由於地區、時間的差異性和市場行情波動,品牌專櫃標價、商品吊牌價等可能會與您購物時展示的不一致,該價格僅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