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每月按揭供款不可超過申請人入息的50%。 而「壓力測試」則計算若按揭利息上升(例如上升3%),每月供款增加,申請人是否仍然可以應付按揭供款。 申請貸款前,應多比較幾家貸款機構,從中物色合適的按揭計劃。 如果是首次置業,可申請高達90%按揭,欲瞭解更多,可以向稅務局或地產代理查詢物業買賣印花稅的最新收費。 【壓力測試】上車之三大收入增值法 金管局要求置業人士申請按揭時須要通過壓力測試,銀行會以現時按揭息率再加3%作為評估,申請人必須同時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兩重難關,纔可…
- 樓宇結構,保障範圍如因火災、颱風、洪水等意外造成的樓宇本身結構(地板、天花板、門窗、牆身和水管)損毀。
- 業主買入首 2 年,只能以指明定價把單位售回房委會;第 3 – 5 年可按照房委會評定的回購價售回房委會,業主也可補地價在公開市場放售,或以未補地價形式在第二市場出售予合資格綠表人士。
- 當然,為了遵守競爭條例第一行為守則(禁止反競爭的協議)地產買賣佣金的1%並非公價所以其實買家係可以講價。
- 以往如果申請超過八成按揭時,其中一個要求是每月供款不可以超過入息的45%,現在則改為50%,即是和原本申請80%以下按揭時的要求一樣。
- 不過這也是依據每個人的接受程度和喜好程度不同,裝潢費用還算是業主自己可以掌控的花費。
【一手置業】買第2層樓4大注意事項 新樓盤低價開售,折實價只需要500萬,以為可以容易做90%首期,只需拿50萬首期出來就可以買多層樓投資,點知買完之後才發現借錢時困難重重,正… 對於將物業加按和重按借貸,予人感覺風險太高,Soho認為,進行任何按揭前考慮過風險承受能力,只要夠資金供樓,「計掂條數」則沒有問題。 再者,他持有3個物業所承做按揭全為7成或以下,成為負資產一族機會亦減少。 一旦樓價升穿1000萬,便不能敍做8成按揭,只可以借5成,無法用轉按甩走發展商二按。 因此如樓價正逼近1000萬, 即使需要罰息,亦建議提早轉按。
不用首期買樓: 首次置業首期夠就無問題?新手買樓須知5大開支項目
以近年綠置居計劃為例,入場單位價格可低至 $82 萬,付 5% 首期,即是 $4.1 萬首期就上到車,置業目標觸手可及。 不用首期買樓2025 以一些開價較平的納米新盤為例,部分定價低至 $550 萬,假使買家借得足 9 成按揭,首期金額約 $55 萬。 相信這個金額,對工作已有一段日子的打工仔而言,並非天文數字。
- 不過金管局亦提醒銀行,如借款人未能通過對整筆貸款的壓力測試,銀行仍須計算借款人在壓力測試的供款入息比率,作為評估借款人還款能力的參考。
- 另外,銀行估價不足、差一點才能通過壓測,或曾做過擔保人因而按揭成數被減一成等個案,亦可以考慮選用該貸款產品。
- 「白居二」全名為「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容許獲配額的合資格白表申請者,在公屋及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價單位。
- 以上述例子,第一種免息免供,800萬物業,想做9成按揭,銀行為一按為6成,發展商二按為餘下三成,240萬元,每月供款為11,400元。
「白居二」全名為「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容許獲配額的合資格白表申請者,在公屋及居屋第二市場購買未補價單位。 不用首期買樓2025 因未補價公居屋入場門檻較私樓低,加上有房委會擔保,一般來說,有銀行會以樓齡20年作分界,為低過20年的居屋批足達25年的九成按揭,減輕「白居二」客的首期負擔。 黃詠欣稱,此貸款能協助準買家解決燃眉之急,免撻訂收場,惟要留意貸款息率比銀行按揭利率高昂,要注意自己是否有足夠能力還款。 另外,銀行估價不足、差一點才能通過壓測,或曾做過擔保人因而按揭成數被減一成等個案,亦可以考慮選用該貸款產品。 不用首期買樓 如物業由有限公司持有,將當作投資用途,最多隻可借5成按揭。
不用首期買樓: 印花稅
事實上,如今有預售樓花同意書制度,並有一手住宅銷售條例等多方監管,香港出現「爛尾樓」的機會已微乎其微。 不少年輕人置業時鐘情購買新樓,近年發展商亦主攻年輕一代市場,提供高折扣優惠並興建豪華會所,以吸引更多人抽樓花。 本文將以Q&A形式逐一解說,並全方位闡釋各類注意事項,包括即供或建期、發展商二按、高成數按揭等,幫助新樓買家能夠順利上會。 不用首期買樓2025 不用首期買樓2025 市面上有不同種類的私人樓宇,例如私樓、唐樓、已補地價的公屋和居屋、村屋等等,而不同計劃所適用的物業各有不同。 例如有銀行所提供的P按和H按分別適用於5至6類物業,但其按揭保險計劃則只適用於私樓。 一般情況下,P按適用的物業類型普遍較H按及按揭保險為多。
另外,部份新樓入夥時會向業主收取不同費用,包括特別基金收費、會所營運按金、額外預繳管理費及清理廢料費用(泥頭費)等,金額為住宅單位的1個月到數個月管理費不等。 一直以來香港政府都會向買樓人士收取印花稅,對於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印花稅是按樓價計算,樓價愈高,印花稅就愈高。 以500萬樓計算,印花稅是樓價的3%,即15萬元。 買樓除了要儲夠錢俾首期外,其實還有不少開支,包括印花稅、經紀佣金、律師費、管理費按金、水電費按金,如申請按揭保險亦要另外支付保費。 資料顯示,原業主於2012年9月,以773萬元一手購入單位,持貨8年,現賬面賺325萬元,物業升值42%。 對於上車客而言,按揭保費將是首期以外的最大筆支出。
不用首期買樓: a.按揭還款年期
此類計劃可降低息率浮動帶來的風險之餘,借款人亦毋須通過加息壓力測試,更易獲得貸款。 一般而言,借款人須符合加息壓力測試(即假設按揭利率上升3%,供款與借款人的入息比率是否達標),但因定息計劃的利息固定,不受外圍因素影響,所以借款人不用通過加息壓測。 顧名思義是將按揭帳戶與存款帳戶掛鈎,為存款帳戶所提供的存款利率相等於相關按揭計劃的按揭利率。 借款人可把閒置資金存入存款帳戶賺取利息收入,對沖按揭利息開支。 如急需資金周轉,亦可靈活調配存款帳戶中的資金作其他用途。 如果遇到心儀的單位,大家不妨盡快向銀行提出估價及按揭申請。
不用首期買樓: 首次置業樓盤選擇較多
申請按揭買樓,當然要識計供款開支,並瞭解影響按揭每月還款額有3大要素:借貸額、還款期及利率。 另外,由於按證公司批覈按揭保險比銀行更嚴謹,借款人需要有穩定及持續入息,賺取佣金、自僱人士會較難申請,按證公司對於首期來源和層樓是否屬自住用途等,亦有嚴格考慮。 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客座副教授張聖典認為,放寬按保樓價上限,將會激活樓價1,000萬至1,200萬元的住宅成交量,因為首期金額有多達樓價三成的差別,料該類住宅單位有望跑贏大市。 不過他又指,雖然1,000萬至1,200萬元的樓宇可借八成,但對申請人的收入要求也相對大幅提高,需要謹慎計算個人負擔能力及壓力測試。
不用首期買樓: 不用首期買樓: 華泰國際 送HK$1,000 現金券!
一來最高的按揭成數是以銀行的估值計算,並非實質成交價。 不用首期買樓2025 火險的保費是以貸款額計算,差不多0.15%左右。 符合綠表資格的香港市民除了可以購買居屋,還可以購買新興建的公屋,也就是俗稱「綠置居」。
不用首期買樓: 按揭批覈現漏洞 入息不足可連供兩層樓 或涉違法風險【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但如果想買入更高樓價,基於受壓力測試限制,申請人未必符合資格。 仔細計算自己的負擔能力,選擇按揭年期時,應全盤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和供款能力。 一般而言,供款年期愈長,每月供款愈低,但全期利息開支亦愈高。
不用首期買樓: 物業,非所有人合資格敍做9按
當大家決定買一層樓,理論上是即時落細訂兼簽臨時買賣合約,過程中很多細節都要即場決定,包括成交日,而由簽臨約至成交日所需的時間,就是成交期。 想當年,沒有額外再加額外的印花稅,買一層不到200萬元的私樓,要交的印花稅真係只是一個幾毫,即買即賣的「摸貨」還是有利可圖,現在買樓所要付的印花稅,卻可能夠買一部歐洲名車。 如果本身已聯名買入物業,在按揭成數放寬之後,想透過轉按或加按,爭取借入更高成數,可以經由近親轉讓,讓其中一人擁有全部業權後,再重做按揭,新按揭就可以使用放寬後的按揭成數。 相反,如果物業本身只由一人持有,就不能夠藉轉按或加按作套現。 1月29日,鄭州將首套按揭利率下限調整至3.8%。
不用首期買樓: 公司比較9大優點
為了成功買樓上車,事前就必須要有良好財政規劃安排,預先準備各種買樓開支,MoneySmart 為你整合六大買樓開支資訊。 不用首期買樓2025 【Now財經臺】滙豐證券最新上調比亞迪股份H股目標價。 按滙證計算,比亞迪H股12個月預測市盈率約21倍,低於歷史平均的44倍,在強勁的盈利增長支持下,現價仍然吸引,最新將比亞迪H股目標價上調至452元,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