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顯示,項目於2019年4月推出拆售,今次成交單位原定價約1.50508億元,即相隔近兩年減價約27.4%獲承接。 投資者趁旺市紛紛沽舖套現獲利,市場消息指,旺角亞皆老街52至54號建興大廈地下C及C1號舖,約700平方呎(未核實),以約7,680萬元成交,平均呎價約10.97萬元。 現租客為奇華餅家,月租約20萬元,租期至下月,故舖位將以交吉形式交易。 資料顯示,原業主為香港「鞋王」資深投資者鄺海鑾,於2007年11月以約6,470萬元購入,持貨逾13年帳面獲利約1,210萬元或19%。 2021年8月,中原地產等房產中介因“陰陽合同”被處罰,除此之外還曾因未經委託人書面同意擅自對外發布房源信息、以隱瞞等不正當方式招攬業務誘騙消費者交易的行爲,被北京市住建委4次予以行政處罰,並罰款共計9萬。
- 而過去多年該區工廈買賣成交大多維持於約200宗水平,當中2021年買賣成交宗數更攀升至283宗,爲自2013年新高。
- 港島區方面,灣仔得利商業大廈低層全層以約HK$3,700萬成交,涉及樓面約3,875平方呎,平均呎價約HK$9,548,屬月內較大樓面的買賣個案。
- 現租客為奇華餅家,月租約20萬元,租期至下月,故舖位將以交吉形式交易。
- 受環球經濟持續疲弱及疫情惡化夾擊,2022年整體工業市場交投價量皆呈明顯下調趨勢,出現價量齊跌局面。
- 2008年,施永青將個人手上持有的中原地產、中原(中國)等3間公司的股份,全數注入施永青慈善基金,用於推動社會公益事業,尤其關注中國內地農村教育、醫療事業。
- 香港土地註冊處數據顯示,2022年整體物業共59619宗,創自1991年以來32年的新低。
中原(工商鋪)爲本港發展逾40多年的中原地產有限公司成員之一,目前爲全港最大之工商鋪物業代理,員工人數超過700人,當中逾500人爲前線營業隊伍,分行據點約30間,遍佈港九新界。 核心管理層由100多位資深專業人員帶領,每位主管均擁有超過10年業界經驗。 中原(工商鋪)開創先河,提供一站式物業顧問服務,除一般物業買賣及租賃代理外,更設有獨立之專業顧問部爲各界提供估價、可行性研究、項目策劃及物業更改用途等專業服務。 觀點地產網訊:10月14日,香港第三波疫情對消費意欲有所影響,但鋪位租務市況已漸見轉好,最新整體交投量有回升跡象,更創過去16個月高位。 中原(工商鋪)資料顯示,9月份各個核心消費區商鋪空置率均錄得升幅,幅度約0.05至0.38個百分點,以尖沙咀增幅最大;而五區中仍然以中環區空置率最爲高企,最新錄得約20.45%。
中原工商鋪: 成交紀錄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中原工商鋪2025 私隱政策和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市場消息指,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胞弟湯子亮斥資約1,350萬元,買入灣仔洛克中心低層單位,面積約1,578平方呎(未核實),呎價約8,555元。 資料顯示,該廈對上一宗買賣成交於去年7月錄得,單位為5樓B室,面積約757平方呎(未核實),成交價約790萬元,呎價約10,436元,即最新成交呎價較對上一宗成交呎價回落約18%。
同時,在後勤支援方面,與時並進,不斷革新;在公司網頁及各大社交平臺,提供上佳的網上搵盤功能,並提供連串最新及最快的資訊,緊貼市場脈搏。 香港中原集團始創於1978年,集團發展已成爲香港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代理集團。 中原工商鋪2025 爲發展及壯大中原集團,香港中原於1990年首度涉足中國大陸市場,並於1992年成立合資公司,1998年成立了獨立運作的中原(中國)物業顧問有限公司。 中原(中國)以爲房地產公司提供專業化服務爲依託,業務類型涉及房地產市場研究與分析、房地產前期顧問、房地產營銷策劃、廣告設計、項目代理、物業管理、房產中介等。
中原工商鋪: 香港樓市成交量下跌近四成,爲金融海嘯以來最差表現
東九龍區方面,傳統工業地區轉型成工商貿地帶,更令東九龍區躍身成爲香港第二商貿區,帶動東九龍工商廈造價水漲船高。 中原工商鋪 日本大型連鎖雜貨店擴充步伐不斷,新近以月租約22萬元承租荃灣如心廣場2座25樓1至2室,涉及面積約10418方尺,平均尺租約21元。 資料顯示,原租客爲成衣製造商,舊月租約21.8萬,對比下輕微增長0.9%。
蔡氏續稱,鄰近市區重建局必嘉圍項目已獲批興建商住大廈及休憩設施,發展項目對區內物業起正面作用,可提升物業之升值潛力。 盛匯商鋪基金創辦人李根興指出,經過三年疫情,租客、業主均元氣大傷,市場信心依然不足,不可能出現成交量暴增的情況。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在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近期樓市似有觸底、跌勢暫停之勢,但是否轉勢向上仍未能確定。 布少明認爲,通關將刺激“北水南涌”,樓市“大陽春”即將出現,交投的升幅甚至會遠超之前幾次,主要原因在於香港去年四季度住宅交投“冰封”,購買力不斷積壓,不少準買家已摩拳擦掌等待入市。
中原工商鋪: 中原估價指數 CVI
中原(工商鋪)預測,繼鋪位租賃市況轉好後,工廈及商廈將會跟隨其後,預料在取消出入境核酸檢測及不設通關限額等措施下,將會利好加快落實租賃成交,預料2月份整體工商鋪表現會顯着回升。 隨疫情漸穩,加上通關效應,香港已邁向復常之路,中原(工商鋪)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表示,不少企業及商戶看好經濟前景,已加快步伐趕在市況全面回升前入市,故帶動租賃需求有所上升。 中原工商鋪2025 同時,市場對地產代理的專業化水平要求日高,中原(工商鋪)特意組建專業顧問部,部門分別有註冊認可人士鄭仲良先生及產業測量師陸麗青小姐,爲客戶提供估價及測量等專業服務,務求做到一條龍式銷售,令客戶無後顧之憂。
中原工商鋪: 中原城市租金指數 CRI
【大紀元2023年0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受到通關消息刺激,整體工商鋪市場氣氛回暖。 中原(工商鋪)統計,1月份共錄得約1,169宗租務個案,成交金額約7,953萬元(港幣,以下同),金額上升近兩成,當中以商鋪租務表現較佳,呈價量齊升,反映租客對通關後零售及餐飲市道感到樂觀,搶佔優質鋪位的步伐顯着加快。 2022年12月錄得約135宗買賣個案,連續6個月錄得低於200宗水平,涉及總金額約10.36億元,按月分別上升約5.47%及下跌24.65%。 受環球經濟持續疲弱及疫情惡化夾擊,2022年整體工業市場交投價量皆呈明顯下調趨勢,出現價量齊跌局面。
中原工商鋪: 中原工商鋪:2023年12月份成交額創全年新低
香港土地註冊處數據顯示,2022年整體物業共59619宗,創自1991年以來32年的新低。 其中,港島、九龍及新界三區同比分別下跌41.6%、49%和35.3%。 中原工商鋪2025 深圳中原實行“任人唯賢”的用人制度,給每個人以充分的成長和發展機會,定期組織內部培訓,幫助員工進步和成長。 2003年深圳中原在《財富》(中文版)及華信惠悅(Watson Wyatt Worldwide)舉辦的首屆“卓越僱主— 中原工商鋪 —中國最適宜工作的公司”調查評選中當選爲十大企業之一,成爲深圳唯一上榜企業。 深圳中原堅持誠信經營,自覺依法納稅,2006至2009年間,連續四年榮獲福田區納稅百強企業稱號,2010年,深圳中原榮獲福田區納稅億元企業稱號,持續樹立誠信納稅的業界典範。
中原工商鋪: 中原地產代理(深圳)有限公司
觀點地產網訊:1月18日,受疫情影響,去年香港鋪位空置率持續處於高位,惟在聖誕及新年假期等傳統消費及鋪租旺季,不少商戶仍看好本地消費,帶動該月核心區商鋪空置率改善。 中原工商鋪2025 中原(工商鋪)數據顯示,12月五大核心消費區除尖沙咀區外,商鋪空置情況略見收窄,跌幅由約0.05至0.19個百分點不等。 中原工商鋪 深圳中原工商鋪部秉承專業專注,誠信經營的理念,專注於爲客戶提供全面的商用物業解決方案,對商業地產項目進行市場分析定位、營銷控制、商業設計,招商策劃以及推廣方案的執行及銷售管理。 潘志明表示,12月份工商鋪市場整體走勢量升價跌,根據中原(工商鋪)資料,12月份市場共錄得約230宗工商鋪買賣成交,按月輕微上升約1.32%,對比去年12月則大跌約57.56%。 【大紀元2022年1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芸芸香港報導)今年度工商鋪投資市場疲弱,交投量創新低。 中原(工商鋪)20日公佈統計表示,截至12月15日,2022全年度暫錄得約4,138宗工商鋪買賣成交,總金額錄得約771.68億元,對比2021年全年下跌逾四成;成交宗數料會創下1999年後新低,與疫情肆虐首年2020年記錄相若。
中原工商鋪: 物業用途
然而,香港於大部分時間仍處於進退兩難的局面,一方是在清零政策下未能與國際接軌,二來中港通關問題擾攘近一年卻無法落實,令香港經濟面臨倒退危機,股票市場更加從年初接近25,000點高位滑落至15,000點以下,慶幸11月收復大部分失地。 同時,2022年整體工廈市場持續萎縮,12月份暫錄得約55宗,預料全月成交將不足100宗,有機會創今年度按月新低。 而仔細分析新界區指標工廈數據,在過去3年間,受社會運動及疫情打擊,自2019年第四季成交量急跌至20餘宗水平,至2021年第二季才反彈至100宗,唯後來市場成交量開始萎縮,按季持續下滑,至最新2022年第四季減少至二十餘宗。 中原工商鋪 2012年11月,接任深圳中原地產董事總經理,全面負責中原地產的深圳業務。 2005年8月深圳中原二級市場全面改革,將中原的策劃、銷售兩大部門合併,進行資源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加強執行力的提升,逐步建立“品控”機制及實現“大深圳”策略。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