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座23樓A室剛沽1.05億元,4房3套房附連私人升降機大堂間隔,實用面積2088方呎,呎價50561元,再雙創項目新高,同為跑道區新盤新高紀錄,亦為跑道區第二宗逾億「大刁」。 至於本身在港持有物業的人士買入第二間物業,需付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DSD & AVD),溫偉明認為此稅項同樣需要調整,因此稅打擊投資需求,令過千萬樓價的中價樓失去支持位。 溫偉明2025 他以強積金MPF為例,過去多年市民辛苦供款,原本作為退休保障,惟近一年卻大幅錄得虧損,直言「好傷、好令人谷氣」。
農曆新年後,發展商陸續啟動推盤部署,嘉華國際、會德豐地產及中國海外合作發展的啟德海灣1,最快月內推售。 溫偉明認為,樓價隨着地區及單位類型,將趨向兩極化,其中鐵路盤續受市場追捧,尤其基建配套齊備的項目特別熱賣,但能否紅盤高開,則視乎區內最近幾年是否有供應。 例如大圍站上蓋項目、早前多輪銷售均幾近沽清,正正因為區內近10年未見新住宅供應,住屋長期短缺之下,市場追捧力度更強。 港島區黃竹坑一帶亦是近10年未有新項目,因此當黃竹坑站上蓋項目推出,自然有一定捧場客。 樓市受到多方不利因素影響,交投銳減,嘉華國際表示,本港樓市跟隨全球經濟不景而下調,不少潛在買家採觀望態度,樓市已進入「牛皮市」,買賣雙方出現膠着狀態,相信情況將持續至2023年第一季尾至年中,預計明年樓市不會出現大升或大跌,樓價波幅會在5%之內。 昨日售出第1座7樓A單位,實用面積2140方呎,4房雙套大宅間隔,成交價1.045億元,呎價48832元。
溫偉明: 港加息 發展商料樓市會穩定發展
溫偉明認為,政府若要求市民愛這個地方,至少要先行保障市民生活質素及財產,避免樓價再進一步下滑。 溫偉明認為, 雙信封制投標亦有好處,當中所參考的不再只是價錢,可以有助減低造成資源浪費的機會。 他舉例,以郵輪碼頭為例,若然只用價高者得模式,投標者缺乏相關經營經驗或設計不美觀的話,或造成社會資源浪費。 因此若然政府是想藉此中環地皮打造一個國際性地標、吸引旅客,那麼今次使用雙信封制招標就會是一件好事。
中國太保公佈,於2023年1月1日至1月31日期間,中國太平洋保險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累計原保險業務收入為526.8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5.7%,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累計原保險業務收入為233.11億元,同比增長10.9%。 國科控股宣佈,建議2供3,發行約2.4億股供股股份,佔擴大後股本約60%,供股價每股0.147元,較週五收市價0.2元折讓約26.5%,所得款項總額約3530萬元,淨額約3350萬元,擬用作擴 溫偉明2025 大集團的基礎業務能力、發展人工智能業務及一般營運資金。 【Now新聞臺】《財政預算案》下週公佈,有分析料,樓市政策偏向保守,「辣招」將會維持,又對政府賣地收入不太樂觀。 溫偉明 中國海外地產董事總經理遊偉光指出,項目設有大型四季園林,項目綠化比例超過30%,居住環境具有獨特優勢。
溫偉明: 【預算案前瞻】分析料預算案樓市政策偏向保守 發展商投地出價考慮多
筆者上一篇文章曾提及,政府會根據發展局所編製的《樹木風險評估及管理安排指引》,以公眾安全為首要考慮,管理在政府土地上生長的樹木,若發現有倒塌風險,會盡快把它們移除。 筆者早前留意到政府在不同的地方,以公眾安全為由砍伐了不少樹木,那怕是數十年的老樹,也都要移除,例如:港島東半山一帶有不少樹木依附在司徒拔道旁的斜坡生長,危及道路使用者安全,政府…
- 本港加息風險未消除,上季負資產數字大幅增加,按目前樓市復甦進度推算,有物業顧問認為,俗稱「辣招」的需求管理措施很大機會維持。
- 溫偉明坦言,香港人最大的資產都是住宅市場,特別是中產人士,雖然現時住宅市道好轉,但政府仍需要幫助,故應調整住宅辣稅。
- 預期中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增加主要是由於期內轉讓全資附屬公司廣東省交通工程100%的股權使投資收益增加;推進道路運輸業務「一企一策」,降本增效成效明顯。
- 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
- 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表示,項目蓄勢待發,示位準備就緒,涉及5個示範單位,部署月內推售。
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表示,項目蓄勢待發,示位準備就緒,涉及5個示範單位,部署月內推售。 溫偉明2025 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表示,全球經濟受到多項不利因素影響,包括俄烏戰爭及歐美大幅通脹等,本港物業市場亦不能獨善其身,必定受本港及全球經濟環境影響而下調。 溫偉明2025 嘉華(0173)以5.51億元投得西營盤醫院道地皮,為該集團近6年來首度獨資投得官地,嘉華國際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表示,港島區地皮買少見少,而地皮景觀好,且形狀四正,可塑性高,料落成景觀開揚,將有一定捧場客。
溫偉明: 財經專欄
中環碼頭3號地皮採用雙信封制投標,反映政府有意讓打算入標的發展商除了在價錢上作出考慮外,更希望他們可以在設計方面多做功夫。 另外,「明日大嶼」計劃近日再掀起討論,但政府為支援受新冠肺炎影響的企業,三輪的抗疫防疫基金已令財政儲備大減至約8000億元,溫偉明於節目中解構,港府是否有足夠能力再投放數千億元計於「明日大嶼」當中。 屆時香港01 APP、 財策薈facebook專頁,以及 財策薈youtube channel將會播出。 近月塌樹問題引起大眾關注,傳媒亦廣泛報道,9月16日何文田巴富街一棵由政府種植在馬路旁的樹木秒殺倒塌,壓毀車輛之餘亦令兩名車內市民受輕傷;10月17日一輛巴士途經山頂道時被塌樹壓中,七名乘客受傷。 10月26日發展局局長迅速地在立法會回應「加強樹木管理」議題,強調以保障公眾安全為主要目標。 但言猶在耳,一名大埔梧桐寨村村代表,多月投訴無果後,…
溫偉明: 年輕勞動力減少 政府應著力填補人才缺口
中梁控股發盈警,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能錄得擁有人應佔虧損介乎5億至18億元人民幣,2021年同期利潤約27億元人民幣。 溫偉明2025 虧損主要是由於已交付物業的面積減少,導致就已出售物業確認的收入減少;房地產市場疲弱導致毛利率下降;匯率影響造成的損失;及物業項目及其他資產減值的增加;及投資物業公平值的虧損。 信達國際控股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之綜合稅後虧損介乎1900萬元至2500萬元之間,2021年同期錄得稅後溢利。 溫偉明 減少主要由於因聯營公司持有之金融資產之公平價值減值引致分攤之盈利大幅減少;因本地股票市場表現不佳致使收益減少;該公司出售若干債務工具錄得虧損;及因人民幣兌港元於年底短暫不利變動,外匯錄得未變現淨虧損。 本港樓市持續向下,最新官方樓價指數更創下三年半新低,加息壓力下,市場普遍預期本港樓價今年累跌至少一成。
溫偉明: 中環地王投標採雙信封 溫偉明:非商業元素難定標準|財經加零一
虧損主要由於透過損益按公允值計量之金融資產之目前估計公允值虧損淨額約為5.9億元(2021年:5.326億元),主要是由於重估集團之非上市基金投資及上市股本證券所致;及應佔一間聯營公司之虧損約為1.2億元(2021年:應佔一間聯營公司之溢利6260萬元)。 預期虧損亦歸因集團經營隧道之溢利貢獻減少約1.2億元,主要是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爆發導致隧道費收益下降所致。 當中第一期,即啟德海灣1由1座大廈組成,設有2A、2B及2C座,提供1,017夥,標準戶型涵蓋一房至三房,主打兩房戶。
溫偉明: 溫偉明:嘉華兔年逾8000夥應市 啟德海灣 1 打頭陣
由此可反映,某些地區的項目如果定位開則是大單位,售價都不能造得好高,去貨量亦不多,因此,未來要視乎實際供應才能決定樓市升或跌。 溫偉明 溫稱,第1期命名為啟德海灣1,計劃農曆新年後蓄勢待發,實際推售時間仍要視乎市況,盡快推出市場,首批定價參考啟德、九龍東,以至港島東一、二手成交,強調貼市價推出。 溫偉明指,其實現時買樓收租普遍回報都是1釐至2釐,基本上屬「唔貪心的投資」,認為政府可考慮放寬限額,讓市民不需要繳付辣招稅買入第二套房,此舉可讓市民的資金繼續保留在香港境內。
溫偉明: 中國救援隊完成國際救援任務平安回國 香港特區救援隊同機抵達
本地發展商嘉華國際(0173)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政府有責任不讓樓價下跌,以發揮保障市民財產的功能。 溫偉明2025 又指目前市況疲弱,建議本月中推出的《施政報告》可調整「過時又趕客」的樓市「辣招稅」。 新銳醫藥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將錄得虧損不少於6560萬元,2021年同期錄得虧損約280萬元。 港通控股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約2.7億元,2021年同期虧損約4920萬元。
溫偉明: 發展商:幅度溫和 如常推盤
對於政府宣佈啟德為簡約公屋的選址之一,溫偉明指,相信措施屬於臨時措施,但會有利整體啟德區域發展,為商業配套帶來支持,並加快交通物流發展。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提到,為配合特首「基建先行」的理念,政府相關部門應重新審視啟德區的交通規劃,重點考慮重啟環保鐵路連接系統方案,以滿足啟德區長遠交通需求。 根據2009年初步可行性研究的建議,環保連接系統走綫所涉及的範圍頗為龐大,若以此作為基礎重啟方案,相信困難重重,實現機會渺茫。 筆者認為,政府應研究一條較容易建設的替代方案,讓鐵路系統貫通啟… 溫偉明2025 溫偉明 土木工程拓展署於2021年1月26日向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表示,建議興建的東九龍環保連接系統涉及多項複雜的技術挑戰,例如:於區內狹窄的道路空間和人多車多的環境下,鐵路系統難以有效地建造,其建造和運作的成本將會十分高昂,故非可持續和可取的選項。 故此,筆者於上一篇文章提到,若以原本的計畫作為重啟建造啟德區環保連接系統的基礎,根本是…
溫偉明: 國際
王兆麒指,若短期樓價沒有顯著回升,政府沿用參考滯後數據作其中一個釐定底價的指標,將與發展商出價存有頗大分歧,相信低價批地或流標情況仍會較多,新一個財政年度賣地收入可能亦難以達標,建議調整推地種類。 本港加息風險未消除,上季負資產數字大幅增加,按目前樓市復甦進度推算,有物業顧問認為,俗稱「辣招」的需求管理措施很大機會維持。 啟德海灣分兩期發展,共提供2138夥,為啟德區規模最大的項目,項目以海景作為其中賣點,料海景單位佔約50%,第1期項目啟德海灣1,項目提供1房至3房戶,主打2房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