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水辦程序2025介紹!內含滲水辦程序絕密資料

業主應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鑑定滲水原因,迅速加以修理。 請參考聯合辦事處(聯辦處)編印的「家居滲水簡易測試」小冊子內的檢測方法。 若財政許可,原因有三: 一)政府部門(食環署及滲水辦)成功檢測出滲水源頭的成功率極低,政府部門都未能找出滲水源頭,可能已破壞了天臺的防水層,以確定滲水的成因。 實際上,申訴署曾在2008年及2018年對樓宇滲水作出調查,其中首次調查是針對滲水辦整理運作的失誤,包括處理投訴的程序及對委聘承辦商的監察等;而第二次調查目的則為檢討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解決滲水問題。 專題網頁載有滲水成因、家居檢測滲水方法的資訊;聯辦處提供的協助和相關程序;勘測滲水的專業人士、提供專業意見的顧問公司和持牌水喉匠名單。 第一,當食環署接收到市民投訴後,會派人員到單位進行濕度探測,食環署的指標是超過35%的濕度,他們會定義為"滋擾性滲漏",這時食環署才會利用政府資源展開調查。

以樓下天花漏水為例,如果漏水源頭為地臺喉管、去水隔氣等等老化破損,只需更換新部件即可,費用約由$2000至$4000不等。 色水測試即是將約莫10公升已添加食用色素的「色水」一次過灌於去水位,如浴缸、企缸、洗手盤等去水口。 如鄰居單位確實有滲漏問題,苦主大概會在一小時至兩星期後,在自己單位見到色水的顏色。 漏水處大都是角落或排水管處,如果漏水是從屋頂滴水則需與樓上屋主連繫了。 今晨(18日)7時19分,有行山人士途經大帽山道近禾塘崗時,在路邊發現一批財物,包括外套、平板電腦、充電線及食物等,擔心有人山野活動期間遇事墮山,於是報案求助。

滲水辦程序: 政府認可的顧問

如有關人士沒有遵從法庭命令,會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處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港幣450元。 滲水辦程序 若遇上漏水情況,苦主或需付上大筆費用包括裝修費、檢驗費等等,已購買的家居保及火險又會否為此作賠償? 基本上,火險只會保障樓宇結構如牆壁、窗戶、天花、地板及受保業主購買物業時已有的裝修。 如果苦主單位天花未經裝修,而天花滲水為不可預見的意外,而該意外又在火險保障範圍內,保險公司便會支付重新裝修天花的費用。

日久失修的舊式樓宇,不時會因為外牆出現裂縫、破損而引致漏水,雨水可能經由大廈外牆直接滲入屋內,或經牆身、縫隙流至不同地方。 外牆問題需要搭棚維修,維修責任由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負責,應向相關人士求助。 另外,倘若不希望自行處理滲漏問題,戶主亦可致電1823或到1823網站,向滲水辦投訴。 一般情況下,滲水辦接獲舉報後,會在6個工作天內安排人員到單位進行調查。 滲水辦程序 業主須負責自行評估名單所載的一切資料;如對有關名單相關事宜有疑問,應聯絡香港測量師學會。 香港特區政府沒有參與編製有關名單,亦不會對有關名單的不準確之處,或超連結產生的錯誤或不完整資料,或因有關名單所載的服務提供者的資料或其表現而引致或所涉及的損失或損害負責。

滲水辦程序: 受鄰居牽連單位漏水、滲水?拆解滲水辦處理程序 進行民事索償需依靠公證行報告

如果您想取得某些法律事宜的詳盡資訊,或尋求進一步法律協助,請諮詢律師。 滲水辦程序2025 基本的測試方式有紅外線熱成像儀檢、兩針型濕度計檢測、鹹水測試等等。

  • 處理滲水舉報時,我們需要相關人士合作,讓調查人員進入單位進行測試及蒐集證據,以確定滲水源頭。
  • 假如無法與鄰居協商解決滲水問題,你可致電「1823」求助。
  • (四)申訴專員於二○○八年曾就聯辦處處理滲水投訴發表調查報告,並提出一系列改善建議。
  • 由於每宗個案的情況不同,所涉及的調查程序和所需時間會有很大的差異。
  • 由於大眾市民對漏水問題以及缺乏知識而感覺麻煩,我們已經籌備一段長時間,本中心提供一站式,專業界別的漏水及調解綜合服務,這種服務正是市民期待的。
  •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 家居保險家居保險的基本保障除包括家居財物如傢俱及家電外,亦大多為受保人或其家人導致的第三者身體或財物損失的法律責任提供保障。
  • 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25,000元,另加每日罰款450元。

以下由我們團隊中的建築師和律師解答一些被樓下投訴漏水時會遇到的常見問題及滲水處理方法。 有屯門區議員關注單位滲水問題,食環署署長楊碧筠指正研究壓縮滲水投訴調查聯合辦事處的行政程序,加快調查大廈滲水源頭,但她說滲水辦未必可為受影響住戶找到滲水源頭,認為市民自行與樓上住戶商討,會較當局用法例跟進快。 如果你有購買家居保險,天花漏水滲水引致家居財物損失,受當中家居財物保障。 建議先仔細拍照記錄天花滲水漏水的情況,聯絡大廈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的同時亦通知保險公司,由保險公司協調索償。 記得保留管理處調查報告、滲水調查報告副本、維修收據或報價單等重要文件及證據,以便日後向保險公司索償。

滲水辦程序: 第2步:閂水喉睇水錶 檢查隱藏食水管是否完好

而家居保只會保障因意外導致的財物損失,除非漏水問題令大家的家居財物如電器、珍貴收藏有所損毀,否則單位漏水引致的費用主要由火險承保。 若業主發現居所出現任何滲漏情況,首先需要檢查清楚是否屬自己單位問題。 根據屋宇署網站,常見滲水原因包括供水管或排水管漏水、污水或雨水經由外牆滲入及樓板防水層或浴缸封邊殘損。 業主應直接聘請建築技術人員或持牌水喉匠,確定滲水原因並迅速修理。 大廈的業主有責任維修及保養樓宇,若果是因為自己單位的問題而導致漏水情況,應該立刻聘請專業人士,例如工程公司、測量師行、註冊工程師進行修葺及處理,及早解決問題。 漏水會導致牆身石屎剝落、出現水潰、金屬老化等等問題,除了會影響住宅的外觀,更甚會出現漏電的情況,如果剝落情況涉及範圍廣泛,更會影響整體樓宇結構,嚴重影響住戶的日常生活,亦十分危險,必須立即進行勘察及維修。

滲水辦程序: 天花漏水家居保險邊間好?

若戶主擔心滲水辦未能找到單位滲水的理由,可自行聘請公證行作出調查。 公證行作為第三方機構,可以利用高清紅外線掃描、水樣本測試法等技術,協助住戶找出滲水源頭。 找到源頭後,公證行會向住戶發出由香港註冊測量師簽署的報告。 受困擾的住戶收到報告可向滲水單位展開法律程序,進行民事索償

滲水辦程序: 滲水辦優勢:

聯辦處會根據相關法例賦與的權力調查有關滲水個案有否違反法例的規定。 滲水辦程序 倘若沒有確實證據顯示該個案違反相關法例的規定,聯辦處便無法律依據採取執法行動。 電話公司的工程人員在安裝機房及天線的時候,建議馬上找公證行求助,藉此希望總結經驗和大家分享一般處理滲水問題的資訊。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建造工程系前系主任陳子明指,逾三十年樓齡的樓宇,樓板厚度一般為六吋至八吋,倘鋼筋外露並有石屎持續剝落,一旦上層有重力集中在問題石屎位置,樓板有可能破穿及倒塌,威脅住戶安全。 但陳少棠批評,滲水辦仍用目視及色粉測試,已多次建議他們引入先進測試儀器,惟年前回覆指高清紅外綫亦非百分百準確,擔心被法律挑戰,或被指浪費公帑。

滲水辦程序: 樓上漏水 滲水辦檢查過程大公開

如屬沒有遵從根據第23、25、26、26A或、27A或、27C或或28或條送達他的命令而構成的罪行,可就經證明並令法庭信納該命令不獲遵從的情況持續的每一天,另處罰款$5,000。 滲水辦程序 減除令可規定任何人遵從該命令所關乎的妨擾事故通知的各項或其中任何一項規定,或在該命令所指明的期限內,減除妨擾事故或作所需事情以防止其再次出現。 上述命令所關乎的妨擾事故,雖已在該通知送達後被減除,但主管當局仍認為該等妨擾事故相當可能在同一處所或船隻再次出現。 ▲酒店自助餐總給人貴價、高級享受的感覺,但其實配合信用卡跟酒店合作的優惠,每人只需低至$200就可喫到! 今次小編為大家尋找全城至抵自助餐優惠,用信用卡慳錢同時儲回贈或裏數,自助餐愛好者絕對不能錯過。 有人因為它們位於郊區空氣清新,亦有人貪其可飼養貓狗,亦有人喜歡其居住空間大,當然租金便宜亦是優點,但當中需要注意事項,大家又知道多少呢?

滲水辦程序: 服務評價

如滲水情況輕微或屬間歇性,或調查未能找出滲水源頭,聯辦處會終止介入。 如有需要,亦可將個案轉介予屋宇署或水務署,作出跟進行動。 例如屋宇署可按《建築物條例》(第123章),處理樓宇及排水渠失修問題;而水務署則按《水務設施條例》(第102章),檢視是否有浪費供水。 滲水大都是由損毀的供水管、衞生設備或排水渠管造成,通常可用簡單的修葺工程糾正。

滲水辦程序: 滲水辦

如有需要,聯合辦事處亦會把個案轉介屋宇署以處理樓宇安全的問題。 如懷疑滲水源自樓上或毗鄰單位,應盡快與有關住戶商討,要求調查滲水原因和進行維修工程,解決滲水問題。 必要時聘請建築專業人士或法律顧問,根據大廈公契條文要求負責人士停止滲水,甚至提出索償。 在正常情況下,聯合辦公室會在收到舉報後的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 職員會先視察受影響單位,然後進入被投訴的單位,有系統地進行非破壞式測試,以找出滲水源頭。

滲水辦程序: 樓上單位的入牆水喉、防水設施

有關服務提供者的名單,不應視為已獲食物環境衞生署或香港特區政府認許或推薦,亦不應視為香港特區政府意味推廣其專門知識或其商業服務。 由食物環境衞生署和屋宇署組成、負責處理樓宇滲水個案的聯合辦事處推出一站式滲水事宜專題網頁,讓業界和市民取得相關資訊。 漏水醫生專業漏水檢測工程公司-20年以上施工經驗、專業檢查、遠近服務、立約 保固(防水•防漏•測漏•捕強)。 滲水辦程序2025 滲水辦陋習「一籮籮」,申訴專員公署曾多次發表報告狠批滲水辦跟進投訴「有頭無尾」,審計署亦曾兩度發表報告,炮轟滲水辦龜速處理投訴,找到滲水源頭的成功率低,導致積壓大量未完成個案。 滲水辦程序 資料顯示,滲水辦每年接獲滲水投訴約三萬宗,推算現時累積個案近十萬宗,大部分均拖延數年仍未處理。 2.2 如個案危害大廈的結構安全或涉及浪費食水,聯合辦事處會按需要將個案轉介至屋宇署或水務署,作出跟進行動。

滲水辦程序: 服務範圍

訴訟過程長而繁瑣、又要付出額外訴訟費用,對鄰裏關係亦百害而無一利。 因此業主如果知道漏水源頭為自己單位,都應及早解決問題,與受影響鄰居達成共識,免去額外的訟費或檢測。 漏水屬於民事索償,一旦樓下單位堅持要告上法庭追討賠償,他就有責任證明被告人的單位是漏水的源頭,亦即公證行的檢測報告。 不過,香港的樓宇結構複雜,牆內水管錯綜複雜,有時未必能完全肯定漏水源頭,又或者同時有多個漏水源頭。

得到測試結果確定鄰居是源頭後,屋主可與大廈管理公司或業主立案法團及鄰居三方商討解決方案,以及賠償事宜。 滲水辦程序 滲水辦程序2025 滲水辦會在舉報後6個工作天內聯絡舉報人,並安排工作人員到樓宇進行檢查。 工作人員會在懷疑滲漏的單位進行檢查和測試以確定源頭,在有關單位的業主或住戶合作的情況下,通常可於90天內完成調查,完成後可以向有關人員及機構索取報告。

滲水辦程序: 滲水辦調查需時約90個工作天

二)政府部門由檢測至發出報告,一般需時半年至一年不等,公證行於檢測後只需兩至三個星期便可以發出報告,若等待政府部門的報告,最終又找不到結果,只會令漏水問題日益惡化,錯過瞭解決滲水問題的最佳時機。 (二)截至二○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除因不涉及滲水而無需繼續跟進的個案外,經聯辦處完成滲水調查及測試後,被界定為「未能確證滲/漏水源頭」的個案共有9 滲水辦程序 151宗,而成功確證滲/漏水源頭和在調查期間停止滲水的個案分別為27 405宗及27 234宗。 一般樓下投訴漏水個案,法庭計算滲水賠償的金額時會考慮一切因該滲水事故造成的財物損失,敗訴一方更可能要賠償訟費和雜費,包括賠償檢測費用及聘請專家的開支,數字十分可觀。 香港政府並無為「公證行」這個行業進行註冊或作出審核,所以任何公司都可以自稱「公證行」。 公證行這個名詞其實只是顧問公司皫營銷策略,而當法庭參考報告時,亦不會在乎該份報告是否「公證行報告」,而只會參考報告上的證據和撰寫報告的專家的背景和資歷。

同上,有購買家居保險而被投訴單位漏水滲水的時候,必須先通知保險公司,以協調調查及事後索償。 亦可參考聯辦處編印的《自行勘測滲水》小冊子內的檢測方法進行簡易檢測。 遇上屋企天花漏水滲水,第一步需要先找出漏水和滲水的源頭和原因。 屋企天花漏水和滲水,大部分都會立刻想到是樓上單位的問題,但與鄰居交涉前,業主應先觀察和記錄(文字及拍照)單位漏水和滲水情況,包括記錄滲水位置、滲水時間、水的程度/氣味/顏色等。 家居保險主要保障家居財物,傢俬電器及裝修,有些更保障受保人及家人等導致第三者身體或財物損失的法律責任,例如意外波及鄰居或公眾而招致的訴訟或賠償費用。 倘若家中漏水問題而令鄰居單位出現天花滲水並被索償,已購買家居保險者,宜向保險代理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