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表所見,400萬以下物業,印花稅即為樓價的2.25%,最高至逾二千萬物業,首置人士的從價印花稅率亦只為4.25%。 近年新盤推出速度加快,在剛過去及未來兩三年都有大量新盤入夥。 一般一手新盤都會以樓花形式出售大部份單位,由出售至入夥有約一兩年樓花期。 額外印花稅計算方法,是以簽訂臨時買賣合約計算,以一手新盤來說,通常是揀樓當日即時簽訂臨約,額外印花稅亦由這一日開始計算持有年期。 最後要提及另一項「辣招稅」措施,就是專門壓抑外來資金湧入的「買家印花稅」(Buyer Stamp Duty,BSD)。 這項印花稅主要「招呼」的對象包括非香港永久居民,以及公司名義買家。
發展商為買家提供「印花稅優惠」是近年常見做法,但買家須先了解,優惠到底是「折扣」還是「回贈」? 如屬折扣,則一如上述折扣優惠,會在價單價錢上扣減,而回贈則為單位成交後,新買家繳付印花稅時,按單位成交價,以一定百分比,回贈相應印花稅。 一般而言不會回贈全數,約為印花稅項的70%或80%。 C夫婦欲購買某發展項目內的一手住宅物業,地產代理向他們表示,如透過他購買有關住宅物業,他會從自己的佣金中拿出部份回贈C夫婦。 售樓處熱鬧以及緊張的氣氛,容易令人難以冷靜作決定。 在任何情況下,買家應保持冷靜,清楚評估自己的負擔能力及各類貸款的最低入息及資產要求,及有關的行政費用,不宜倉卒簽立臨時買賣合約。
一手樓印花稅: 香港印花稅的歷史
準買家宜查閱所有已發布的銷售安排文件及成交紀錄冊,瞭解仍有否單位尚未推售。 一手樓印花稅2025 【樓市拆局】從發展商賣新盤策略可找出的走勢端倪… 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推出救市措施不算多,發展商推新盤策略都變得保守,但都要在淡市中推出新招谷盤,今次我們再深入研究發展商賣樓策略,可以拆解到…
- 但是,香港稅務局網站明確指出,買賣雙方(以及使用該工具的任何人)將共同或分別承擔AVD印花稅,無論是按1級還是2級稅率計算。
-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 業主們在抽中了居屋之後,需要面對三個樓價:物業市值/印花稅估值/折後市值。
- 銀行在批准按揭之前會要求申請人呈報入息證明,一般按揭申請人每月的供款金額不可以超過每月入息的50%,而在壓力測試的計算下,申請人每月的供款金額則不可以超過月收入的60%。
- 以上述買一個800萬元的單位為例,符合資格的買家就可以獲「回水」90萬元。
- 由於樓宇交易涉及的契約文件十分複習,律師會代會處理妥善及打釐印,而同時將會向印花稅署繳交釐印費及印花稅。
問題是,既然聯名入市時,即一方為香港永久居民、而另一方非香港永久居民,只要大家是近親,也沒有持有物業,就可以用「從價印花稅」來計算,買家並不需採用相關「提名」方式入市而已。 既然是否持有物業,會直接決定繳交「從價印花稅」,抑或更高稅階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究竟怎樣決定買家是否持有多於一個住宅物業呢? 印花稅沒有特別註明什麼為之「單一物業」,但有說明如果「物業」本身涉及「天台」、「平臺」及「花園」,一般來說會視為一個物業看待。 對一般買家來說,大家前往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多數會提醒你帶支票支付相關稅項,律師會協助代交印花稅。
一手樓印花稅: 印花稅什麼時候適用?
如果同一個案,太太之前已經持有物業,並提名太太為「唯一購買人」。 此時丈夫要先支付「從價印花稅」,即「300萬元X1.5%」,相當於45,000元。 之後在提名太太成為唯一持有人時,太太要再支付「300萬元X1.5%」的「從價印花稅」,相當於45,000元,因此前後累計支付了約3%的稅項。 所謂「香港永久居民」,很直接就是隻要你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就可以;但如果你仍待入境處核實身份,而持有「核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證資格申請結果通知」則不屬於永久性居民。 假設準買家有聯名持有住宅物業,可先「除名」,再以無樓族身份買樓慳稅。
而印花稅的計算,則是使用由房署計算的印花稅估值去計算,而並非用當時單位的市價去計算。 一手樓印花稅2025 這個概念要特別瞭解清楚,否則就可能連印花稅的稅率及價錢都會計錯。 如因有法庭令離婚或遺產繼承而轉名,轉名後即時賣樓,可免SSD額外印花稅。
一手樓印花稅: 首置印花稅稅率 (第 2 標準稅率)
價單當中會詳細載有樓盤的面積、價錢、呎價、結構資訊、發展商提供的各種優惠、發展商按揭細節等內容。 香港人為置業「上車」花盡心思,當儲足首期準備買樓時,便要開始物色心水樓盤。 這篇文章會講解整個買樓的流程,例如睇樓、申請按揭、壓力測試、按揭保險、驗樓等,以及除了首期及樓價以外的開支如印花稅,協助大家認識買樓程序。 此外,身處售樓處的準買家切勿隨便相信有關發展項目銷情的傳言,倉卒簽立臨時買賣合約。 銷售監管局建議賣方於售樓處設置「消耗表」,讓準買家得悉當時有哪些一手住宅物業可供選購。 A女士路經某一手樓盤的售樓處時,參觀了示範單位,並在「即興」的情況下即場揀了一個物業,以及簽立了臨時買賣合約。
一手樓印花稅: 圖則研究所|287呎蝸居配花園 面積仲大過間屋
車位理應計算在「非住宅」的「印花稅」範圍,但如果同住宅一併購入又怎處理呢? 大前提就要視乎是用同一份文書來處理,還是分開兩份文書來處理。 如果買家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且在香港並沒有持有物業,購買一個住宅單位連一個車位時,只需按「從價印花稅」計算便可以。 一手樓印花稅2025 舉例單位連車位價格600萬元的話,買家只需支付600萬X3%,相當於180,000元的「從價印花稅」便可以。
一手樓印花稅: 住宅物業買賣 – 額外印花稅 SSD 是什麼?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第1標準第2部稅率相當於2016年11月5日前適用的「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 額外印花稅是政府近年樓巿辣招第一炮,兩年期額外印花稅1.0,不經不覺已推出近九年,其後加辣至三年期的額外印花稅2.0,亦推出接近七年,但期間樓價卻節節上升。 」事實上,香港法例並無雙倍印花稅(Double Stamp Duty,DSD)的名稱,而DSD一般是指「從價印花稅」在標準稅額與「首置印花稅額」之間的差額。 發展商會提供一份缺陷清單,業主驗樓時發現任何問題,便可填寫及交由發展商跟進。
一手樓印花稅: 按揭預先批覈讓買家安心入市
因如定價過份低於市價,稅局有權以市價來追討各項印花稅的差價。 建議定價時先參考各銀行的估價,盡量以近估價去做定價。 匯璽I共有逾千個單位,涵蓋開放式至4房,由於其位置優越,大戶型動輒逾數千萬成交,上車客當然難以負擔。 但項目同樣設有開放式單位,年初即有270餘呎開放式戶以約632萬成交,在按保新制之下,上車客仍可考慮。 御海灣2期由新地發展,屬於屯門南項目,外望避風塘景,1期於去年開售,2期已幾近現樓,關鍵日期為6月30日,現場已可見項目的外觀,可以親自視察單位的坐向及周邊配套。 雖然「新按保 / 按保新制」豁免壓測,但仍然需要符合「供款入息比例」(DSR、或Loan-to-value Ratio,LTV ),即每個月的供樓金額,不可多於業主總入息的一半。
一手樓印花稅: 銀行加按息死線前 上車客如何「達陣」享低息?【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沿用之前同一概念,如果採用「提名」方式入市,又能否達到慳稅效果? 例如先由一名永久居民負責簽署簽「臨約」及「正約」,之後待「轉讓契約」時「提名」非香港永久性居民。 根據稅務局規定,不論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只要提名近親簽立轉易契都是以「從價印花稅」方式來計算。 但如果提名的「近親」本身已持有香港住宅物業又怎計?
一手樓印花稅: 轉讓宜找近親幫忙
款額為 一手樓印花稅 750,000 元 (即 500 萬元 x 15 % )。 銀行在審批每一個按揭申請時一定會評估申請人的信貸評級表現。 如果信貸報告評分不合格,就算準備好首期,銀行是不會批准按揭申請,因爲銀行怕借貸人不準時供款。 因此奉勸各位買家在置業前一年查閱自己的信貸報告,確保有準時還清卡數和貸款,保持優質的信貸評分。 銀行在批准按揭之前會要求申請人呈報入息證明,一般按揭申請人每月的供款金額不可以超過每月入息的50%,而在壓力測試的計算下,申請人每月的供款金額則不可以超過月收入的60%。 部分銀行可以免壓力測試,只要申請6成以上按揭保險,加上每月加借按揭保險費後的供款不超過收入50%就可以成功批出按揭。
一手樓印花稅: 律師費
即最多隻能借$490萬,還亦只是還$490萬的。 除了「光豬價」優惠,發展商還有各式各樣的優惠,比如送律師費、管理費、學費、傢私、甚至礦泉水。 這些優惠因不會打入臨時買賣合約內,因此不能在樓價扣減來慳印花稅。
一手樓印花稅: 如買入住宅物業36個月內,於樓契添加配偶名字, 是否需要付額外印花稅?
如果不是首置客的話,則繳交樓價15%的從價印花稅(AVD);如果是3年內轉手,則需要繳交額外印花稅 (SSD);非香港本地買家,則要再交買家印花稅(BSD)。 通常適用於在英國買二手樓人士,如果你買英國二手樓的話,而樓齡超過50年或以上,建議聘請英國驗樓師去驗樓,包括其結構 。 如果樓齡為50年以下而情況尚算可以又打算做英國按揭的人士,都要提交Homebuyer Report給銀行,內容是有關該房子 / 單位狀況。 要做個精明的準買家,不要以為新盤的收票數字超額很多倍、收票數字創新高等,便代表樓盤熱賣;「入票數目」不應視為銷情指標,「成交紀錄冊」纔是樓盤實際銷售情況的可靠資料。 查閱成交紀錄冊的途徑:一手住宅物業銷售資訊網()或發展商開設的樓盤網站。 不要被售樓處現場熱鬧及緊張的氣氛影響個人決擇,切記要保持冷靜,不要勉強選擇超出自己負擔能力或非心儀的單位。
一手樓印花稅: 購買二手樓 步驟九 – 正式成交及簽「轉讓契」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指,若果選用即供付款,通常成交日期為120天,銀行批覈按揭時間不算長,期間銀行估價不會有太大波動。 過往因物業市場炒風過熱,政府認為有必要遏抑非住宅物業 (包括車位) 需求 ,於是在 2013 年引入雙倍印花稅,把第2標準稅率提高一倍。 但如果買家選擇分開兩份契約來成交,則需按照自身的印花稅來處理。 根據條例,如果一名「永久居民」跟一名「非永久性居民」近親一起買樓,可照舊繳交「從價印花稅」。 同樣地「近親」有定義,必須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方受理,否則就要繳交更高稅階。 這種以「提名人」增持物業的做法,就算按最高的稅階去計算,也只是8.5%,比起一起首由太太自己購入物業,要支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為低,可以說是條例賦予兩夫婦走灰色地帶慳稅的一種手法。
由於該住宅物業在 2012 年 10 月 27 日之前已取得,因此,陳先生無須就該項交易繳納「買家印花稅」。 律師費是根據不同個案的買賣過程和過程中所需要準備的文件而定的。 C) 申請私人貸款 一手樓印花稅2025 – 這不外乎是一種方法不過買家需要好好計算自己往後需要供的債務,不要被每月的貸款壓垮。
一手樓印花稅: 建行(亞洲) x 好師傅 信用卡分期優惠
在不斷上漲的房地產市場中,房屋翻轉可能導致房價不斷上漲,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每次都以越來越高的價格出售,並達到只有富人有能力購買或投資房地產的地步。 一手樓印花稅 在這種情況下,徵收印花稅會減慢家庭流動性,阻止人們因額外費用而搬家,從而使房地產市場能夠以較慢且更易於管理的方式上漲,並使更多人更容易擁有房屋。 總體而言,儘管印花稅會大大改變購置房產的成本,但似乎香港市民對印花稅的接受程度是合理的。 對於希望在其第一個住宅物業上登上階梯的香港永久居民而言,尤其如此,因為這類購房者有資格支付按原先較低的稅率計算的明顯較低的印花稅率(參見AVD稅率表2)。
一手樓印花稅: 按揭「舊制」非完全取消 購買即供樓花仍適用
由於新盤的預計關鍵日期並不等於收樓日期,中間有機會相距數個月,作為自用的買家應預留充份時間,期間可以與發展商保持溝通,避免出現租約完結但又未能搬入新居的空窗期。 當發展商正式交樓,會向業主發出收樓信,聯絡物業收樓部後便可預約收樓。 收樓當日可以自行或委託測量師驗樓,如果選擇自行驗樓,可以帶備相機、電筒、軟尺、告示貼、廁紙及小型工具,以便檢查。 根據一手條例規定,發展商在推售新盤前必須先向地政總署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成功申請前不得收取任何訂金及留位費。
今文ROOTS上會就會帶大家細看今年有機會推售的各區新盤! 元朗站提供 939 夥的 The YOHO Hub C 期、錦上路站 680 夥的柏瓏III及輕鐵天榮站的 1,393 夥將會是今年的重頭戲。 具備北部都會區概念的項目都有約 10 個項目,接近10,000夥。 當中屯門 NOVO LAND 第 2A 至… 【買樓撻訂】置業是人生大事,如果買一手樓、二手樓,不論簽了臨時買賣合約或正式買賣合約後取消交易,買方需要承擔後果不小,「無樓」之餘並會白白引致金錢上損失。
特別是買大單位的業主就更加要計好數,因為裝修成本可以很高。 例如,如果一手居屋最初估價為580萬元,售價為480萬元,印花稅估值則定為500萬元,政府就會以此金額計算印花稅。 政府計算一手未補地價居屋的印花稅估值,是定於最初市值估價與售價之間,意味實繳稅項會高於以售價計算的印花稅。 如先賣一層,再買,然後賣第二層,這樣都可退15%印花稅。 但要留意,如先賣第一層的買家撻訂,政府就會視換樓人士仍然有兩層樓未放賣,那麼便不能退稅。 如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非因進一步轉售,例如「摸貨」或提名另一買家),買方可於有關買賣協議被取消後 2 年內,申請退回已繳納的「買家印花稅」。
你當然要委託律師去跟進英國樓契以及一切買賣事宜,轉英國樓契所需費用大約1000鎊。 一手樓印花稅2025 如果你是以海外買家身份買英國樓,而非使用英國護照或BNO簽證,你就需要額外付出2%的英國買樓印花稅。 一手樓印花稅2025 如銷售安排涉及抽籤,準買家應留意在開售前是否須向賣方進行登記及提交款項(即所謂的「入票」),以及其接受登記和提交款項的詳情。 一般而言,所交款項將於成功購入單位時,用作支付部分臨時訂金。 一手樓印花稅2025 同年7月,同屬大埔區的嵐山第1期,推出3房單位聯合開放式單位出售的「1+親」銷售組合,包括1個實用面積905至949平方呎3房戶,以及1個面積177至196平方呎「開放式單位」,引來市場熱話。
通常在往律師行簽「正式買賣合約」時,律師會多給一份文件「法定聲明IRSD131」予買家簽署,作用是證明「自己沒有持有香港住宅物業」。 正因為在購買香港住宅物業時,若符合早前說的「三大條件」,你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否則會被要求徵收更高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買入香港住宅物業時,你並沒有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亦不是其他香港住宅物業的「實益擁有人」,在進行買賣時就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一手樓印花稅: 重點10: 公司股份轉讓仍能合規避稅
新居屋一般以低於市值估價出售,但政府又不會以實際售價去收取印花稅,一般是最初的市值估價和實際售價之間。 【個案分析】4招解決「呼吸Plan」危機 「呼吸Plan」可豁免壓力測試及短期低息,但經過蜜月期後若未能經過壓測轉按,有可能要捱高息。 要解決危機,可使用轉按、定息按揭、賣樓及出租物業…
不過,保費其實可以計入按揭貸款額,由銀行一次過借出,買家不用一次過支付。 一般準則,在置業時其中一方沒有持有物業,但另一方持有物業,稅局不會視乎持有物業的一方是否「近親」,一律視為「已持有多於一層香港住宅物業」看待,故他們需繳交更高稅階,即「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舉例兩夫婦聯名購入一層300萬元的物業,其中一方已持有本港住宅物業,他們需要繳付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即45萬元。 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或香港及海外註冊公司凡在香港購買住宅物業都需要繳交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 這個情況的從價印花稅稅率為15%,買家印花稅稅率為15%。
由於樓宇交易涉及的契約文件十分複習,律師會代會處理妥善及打釐印,而同時將會向印花稅署繳交釐印費及印花稅。 買家印花稅(Buyer’s Stamp Duty,BSD)屬於專門為應對非本地買家及公司轉讓的印花稅。 一手樓印花稅 目前只要是非香港永久居民,或是以公司名義購買物業,均需劃一支付15%印花稅。 香港政府為打擊樓市炒賣風氣,因此勒令規定所有持有一項物業或以上的非首置客人士,購買物業時,必須繳交樓價15%的印花稅。
一手樓印花稅: 額外印花稅 (Special Stamp Duty,SSD)
2017年的一手物業銷售數量是近年之最,全年共有18645夥,該批單位大部份均已入夥。 雖然仍在額外印花稅限期之內,有些業主在收樓後仍急不及待放賣。 在巿場上約定俗成的標價,是賣方負責繳付額外印花稅款項,即買方只須繳付從價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如適用)。 但到埋枱傾價錢時,有零星個案卻由買家負責繳付額外印花稅。 筆者與律師樓朋友閒談曾討論過這個問題,原來業權轉讓時的印花稅,並無明文規定由何人繳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