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未停,惟美國經濟數據卻始終異常火熱,強勁的增長亦導致物價回落速度也慢過預期。 投資銀行高盛指出,多項數據均反映美國經濟具備韌性,故把未來12個月陷入衰退的預測機率,由原來的35%大降至25%。 此一預測意味經濟有很大機會實現「軟着陸」,即通脹回落的同時也不會引發衰退。 另方面,去年以來中央推出多項政策,力圖減少房地產爭佔太多金融資源,例如對主要內房企業融資實施「三條紅綫」,從而防範房企過度借貸風險,達到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尤其是科技產業領域。 這短期或對房企造成資金壓力,但相信影響面不大,而長遠也有利穩定樓市,令整體經濟均衡發展。 此外,近年坊間鬧得沸騰的房地產稅驚嚇,迄今仍只聞樓梯響,未見有內容條文,若要提案至人大常委審批也非一蹶而就,在立法先行,分步推進原則下,相信今明年也難以成事,雖說對這利淡消息不可掉以輕心,但短期內卻也不必過憂。
不過,他認為,內房的惡劣情況不會一直持續,料內地政府經過首季低潮後,明年第二季有機會推出救市措施,帶動市況,同時料利好香港樓市,估計明年全年計樓價依然有機會上升3%至4%。 此外,政府政策可在一段時間扭轉市場力量,以香港為例,政府曾經在2002年停止賣地,在土地供應受影響下,樓市確略見起色,不過其後仍敵不過疫症出現,將市場信心一下止摧毀。 要注意的是經濟模型只是數據分析,目的是利用容易掌握因素(如失業率、利率、物價走勢) 去預測未來的變化 (如樓價)。
樓市走勢分析: 地產樓市
可惜雖然最近交投暢旺,但樓價未有突破性的升幅,本年至今只升1.82%,應該是香港經濟未見顯注復甦、熱錢聚焦股市及大量割價求售「移民盤」,所以首季樓價上升速度緩慢。 樓市走勢分析2025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今年9月份整體住宅買賣登記錄3,875宗,較8月份4,137宗下跌6.3%;按季方面,2022年第三季錄11,683宗,按季下跌21.7%。 其中二手私宅成交量於整季錄得6,857宗,按季下跌36.8%,創下自2018年第四季以來的15個季度新低。
- 在交投方面,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首5個月住宅樓宇買賣合約為20,155宗,按年同比下跌38%。
- 數據顯示樓價與失業率及按揭息率呈負相關 , 即失業人數增加,又或按息升,樓價就會下跌,相反亦然。
- 顏偉華是行健資產管理(Zeal Asset Management)CEO,超過20年基金管理行業經驗。
- AASTOCKS.com Limited也許連結訂戶或訪客至其有興趣的網站,但AASTOCKS.com Limited只提供此服務給訂戶或訪客並不為此安排負責。
- 長遠來說,樓市發展還須回歸基本因素,論人才和財力、經濟產業及交通規劃,大灣區都得到政策支撐而大放異彩,也將成為推助樓市的核心動力來源。
他認為,即使兩地未通關,但社會對住宅需求巨大,認為樓價有機會上升,樓市2021上升率約5%。 樓市走勢分析 早前長實趙國雄以約1億元賣出其「首置物業」、半山雅賓利大廈豪宅單位,持貨3年賬面微賺約800萬元,震驚了整個地產界! 近日趙國雄則對此回應,認為內地人來港置業將會成為重點。 他指出近期有不少資金流入債券、股票等板塊,如香港未找到新的定位如經濟定位,樓宇的使用價值會蒸發,租金會回落。 不過,他亦認為本港的樓價仍有機會上升,如大陸人喜歡到香港置業,有資金流出,同樣地會有資金流入,因此現階段無需悲觀,亦不宜太樂觀。
樓市走勢分析: 香港樓市仍處泡沫風險區域
正因美國通脹高,故預期美國持續加息,本港下半年會跟隨加息0.25至0.5釐。 手上沒有水晶球,難以百分百掌握樓市走勢,但從上述模式中可見,失業率對經濟影響至為重要,而目前環球經濟表現來說,失業率繼續上升機會頗大,樓市難免受壓。 樓市走勢分析 銀行估價基礎未必考慮到單位內部裝修,如果單位本身靚裝,可以搬入即住,或連租約放售,已有穩定租戶,因為買家能節省可觀的裝修費,亦避免了白白供樓而單位空置的情況,賣家有機會企硬高開叫價而不退讓。
- 他旦言,長實今年會再推出另外兩個全新樓盤樓花項目,以及3個新盤佔全年的三成。
- 事實上,本港樓市升勢已維持十多年,由2003年沙士開始,斷斷續續,直至2018年。
- 美元轉強,債市向下,10年期美國國債息率上試4釐水平。
- 另外,據最新統計數字顯示,去年12月70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上升3.8%,漲幅較11月的4%有所放緩,但上升城市數目達42個,環比增加6個,相反跌價城市減少6個,至僅22個。
- 銀行估價基礎未必考慮到單位內部裝修等微觀因素,例若單位本身保養得宜,買家既能節省可觀的裝修費,亦可縮短因裝修而出現的同租同供情況,價值或吸引度會相對較高。
- AASTOCKS.com Limited不應被視為遊說任何訂戶或訪客執行任何交易,閣下須為所有跟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評論和購買或出售評分執行的交易負責。
CVI連續2周急升74.28點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本週CVI最新報82.79點,較上週51.99點上升30.80點。 CVI近3周累升82.61點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本週CVI最新報91.12點,較上週82.79點上升8.33點。 然而,今次美國加息來得急且快,聯儲局一年間加息4.25釐,加息速度是1980年代以來最快,而且還明言利率未見頂,2023年也不會減息。 本港最優惠利率2022年累加0.625釐後,市場相信2023年也會繼續加息,換言之加息幅度難與近兩次加息週期相比。 參考歷史數據,美國加息與本港樓價非有絕對的聯動,如2016至2019年的加息週期,香港樓價就升了約27%;2004年至2006年的加息週期間,香港樓價亦升了13%。 而他分析,樓價升跌,或多或少基於抗疫能力,如西方國家如英國能成功抗疫,或會成為樓價上升因素;倘若失敗,樂觀情緒就會消失,投資者不再有信心。
樓市走勢分析: 地產中介網站指數
加上現時政府積極研究與內地通關,有利資金「北水南調」,為香港樓市注入新資金。 大摩指出,香港樓市已持續20年牛市週期,未來有兩大關鍵發展:1)供應將受新政策和監管而大幅上升;2)人口結構變化將改變需求量。 中原地產康怡康安街分行首席分區經理楊文傑表示,康怡花園2月至今暫錄得11宗成交,平均實用呎價14484元,成交單位中不乏大單位,拉低整體平均呎價。 近日市況轉旺,業主陸續收窄議價空間,買家即加快入市步伐。
樓市走勢分析: 樓市走勢及展望
銀行削減回贈等於加息,顯示以往對買家有利的條件存在一定變數,故入市前要再三考慮。 有報道指9月開始恒生銀行(00011)調整按揭優惠,將會削減按揭現金回贈,由1%減至0%。 其實,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已經削減一手買盤、二手買盤及轉按回贈,樓價在1,000萬元以下物業的現金回贈削減至1%。 滙豐亦上調新造與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掛鈎的H按的封頂利率,由最優惠利率(P)減2.75釐,調整至P減2.65釐,有分析指其他銀行會跟隨。
樓市走勢分析: 樓市「大陽春」 豪宅先起動|布少明
踏入2022年首個週末六、日,一手市場共有30個新盤推出,兩日共要售1239夥,反映發展商要吸盡購買力,心急清貨。 由於納米樓樓呎價隨時過2萬呎,兼可做九成按揭,加上有關上車客財力較弱,若樓價於未來下挫,銀行首當其衝,要承受問題貸款風險亦不少。 我們保留權利不時更改本免責聲明並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更新版本。 閣下必須定期查閱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的資訊,以確保您即時知悉任何有關的改動。
樓市走勢分析: 樓市動向
樓市走勢2023|香港進入加息週期,樓市交投氣氛大受影響。 據本地代理行統計,第三季香港樓市成交量按季跌逾兩成,同期香港樓價亦告跌,向來買家歡迎的鐵路盤物業也失守。 政府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雖然有提及放寬非本地人的置業辣稅,但調查顯示,仍有約61.9%的受訪者認為未有受惠《施政報告》中的房屋相關政策。 馬泰陽表示,《施政報告》推出多項吸納外來人才來港的措施,包括提出合資格人士可以「先置業,後退稅」,措施有助減低外來人才在港置業的稅務負擔,增加人才留港發展的誘因,長遠來說有助資金流入香港樓市,有利後市發展。
樓市走勢分析: 香港樓價有機會在上半年持續尋底
十大屋苑中,估價升幅較大的包括:太古城星輝臺銀星閣(53座)中層E室,實用面積749呎,估價上升8.0%或101萬元。 新都城2期9座中層H室,實用面積538呎,估價上升7.6%或57萬元。 美孚新村8期百老匯街 號低層C室,實用面積670呎,估價上調6.8%或44萬元。 紐約3月期油收市報每桶76.16美元,跌18美仙,跌幅0.2%。 布蘭特4月期油收市報每桶83.05美元,跌1.02美元,跌幅1.2%。
樓市走勢分析: 【內地樓市】調控措施助樓市穩中有升 分析內地樓市4個趨勢
每隔一段時間,筆者便會根據巿況及最新的差估署指數推測樓巿走勢,所採用數據的是差餉物業估價署的較受歡迎屋苑的售價指數年度變化圖。 自有數據以來,以谷底計這個圖表已經歷了九個週期,週期的間距是24個月至39個月,上一個週期的谷底在2016年6月,距今己39個月。 布少明相信樓市的回升僅是開始,隨著2月起新盤投入戰場,料可帶動樓市氣氛,一二手持續「價量齊升」,預計首季新盤成交將重返4,200宗水平,按季大幅反彈約3.9倍;期內二手成交則有望達1.4萬宗,按季亦大升約68%。 李兆波看好藍籌屋苑走勢,如太古城、美孚新邨,始終交通方便,估計屋苑樓價上落幅度不大。
樓市走勢分析: 住宅放寬按揭成數 (一) 至 (四)【星之谷專欄 ̵…
展望下半年,在政府持續調控樓市大基調下,部分升勢太猛的城市,過熱情況料將進一步遭到遏制,以較溫和的步伐調整鞏固,而新樓盤短期內料仍會延續小幅增長趨勢。 至於一些潛力優厚的城市,尤其是珠三角的大灣區內的大城市,例如廣州及深圳等,憑藉本身特殊條件及經濟刺激政策,樓市將可得到支持,穩定健康發展。 值得留意的是,6月份一綫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保持動力,按年升6.1%,漲幅微擴0.1個分點;反觀二、三綫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亦分別上升4.8%及3.7%,但漲幅則輕微回落。 不過,若從新盤及二手市場看,則一綫城市新盤依然堅挺,按月仍漲0.1個百分點,但二手市場的動力已明顯減弱,未來或會進一步擴散至二、三綫城市。
樓市走勢分析: 香港樓市走勢2023|新盤羣出帶動、首季繼續「價量齊升」
假設收入沒有上升,樓價跌兩成時,剛需買家或可回復負擔能力,但若以歷史平均淨租金收益率水平為基準,除非樓價跌幅達35%至40%,否則投資者不會重返樓市,故預期樓價跌30%的機率較大。 樓市走勢分析2025 至於一手新盤方面,成交量在今年第三季錄4,143宗,按季上升32.9%,創2021年第四季以來新高,反映發展商積極推售新盤,市場對大型新盤反應熱烈。 樓市走勢2022|受加息影響,第三季香港樓市成交量及金額齊跌,鐵路盤樓價也錄跌幅。 大行高盛料今明兩年香港樓價共跌30%,七師傅亦預言樓市即將冧市。 雖然本港近日的防疫措施有所放寬,為社會步向全面復常再踏前一步,但市場未有如期般回暖,加上12月屬市場上的傳統淡季,相信樓市仍需要一段時間解凍。
行健為聯合國支持的負責任投資原則(PRI)簽約機構,是致力將ESG融入中國投資的先行者之一。 大型屋苑成交價由大跌變急升,足可反映樓市轉旺,買家敢於追價之外,亦可見個別屋苑去年於淡市中樓價「跌過籠」,今年購買力大舉出現帶動此批屋苑「追落後」。 布少明指出,是次香港樓價回升的其中一個特點是,指標屋苑成交呎價出現「彈簧式」反彈,去年跌幅愈大的屋苑,今年反彈力度更大,升幅跑贏大市。
樓市走勢分析: 【本港樓市】花旗:移民盤負面效應逐步顯現「買樓等一等」 未來4個月樓價料跌3%至4%(附最新股息預測)
我們盡力提供準確的資訊但並不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他指出經濟暢旺,恒指上升主因在於各國政府放水,市場上有大量資金流入,所以或多或少使樓價升值。 如果落實通關的話,移民盤大多數被消化之後,買家很可能須要追價入市,造成年尾樓價比推高的因素。
至今年第三季,香港樓價於今年已錄約8%跌幅,重回低3年半低位,業界普遍認為跌勢會持續到2023年。 大行高盛指,由於拆息(HIBOR) 高升及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P),市場亦預期美國聯儲局會於明年初再加息1.5釐,故相信香港樓市仍有下行風險,最新調整今明兩年樓價分別跌15%,合計共跌3成。 二手市場的總成交金額相比一手跌勢更勁,按季跌40.7%,反映二手市道在疫情及加息影響下更見疲弱。 樓市走勢分析2025 抗跌力一向較好的鐵路盤同樣跌價,據中原地產追蹤56個主要鐵路沿線屋苑,今年首三季僅錄得4,084宗二手買賣登記,較去年同期7,072宗減少逾4成,近9成鐵路盤的呎價錄得下跌,其中4個屋苑的跌幅更逾2成。 今年香港樓市受疫情反覆、加息週期及外圍市況不穩等多項利淡因素影響,樓價由年初高位下滑,至今已回落近15%,創2000年後最大跌幅。
美孚新邨升幅不足1%,稱得平穩;太古城跌幅不逾2%,跌幅未算很大。 樓市走勢分析2025 【香港樓市2022】光陰似箭,2022年已過了一半。 回顧上半年,1月第五波疫情爆發,衝擊香港樓市,市況淡靜。 綜合專家意見,現時有兩個主要因素左右樓市走勢,包括息口趨升、本港會否放寬防疫措施。
樓市走勢分析: 影響樓價的因素
黃志祥續稱,預期加息週期壓力逐漸放緩及中國重新通關將為香港住宅市場提供支持,集團已為短期內營運環境正常化做好充分準備,同時著眼於長期可持續增長。 不過,內地貸款市場往往有季節性特點,當銀行過了時間節點,明年重獲房地產放貸額度,則可望激活樓市累積的需求,重拾動能緩展升勢,因為樓市規律通常是「量在價先」,先有成交而後有價格。 另方面,當二手房收緊放貸甚至暫停貸款,這或令新盤市場得益,可促使部分剛需及有意提升居住環境的置業者轉買新樓,有利於化解新盤庫存,加速發展商資金回籠,亦可緩解銀行在房地產融資方面的風險。 樓市走勢分析2025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指,美國加息,近期本港拆息亦一直調升,預期香港會加息,銀行貸款利率上調,從而影響樓價,並料H按封頂位會調升,最優惠利率亦有機會向上。 他不估計未來本港加息次數,但相信本港未必跟足美國加息。
施永青近期接受多個報章訪問,認為現時全世界資資產價格均呈現上升趨勢,不過實際上中美關係緊張,香港在國際上的角色受到多個限制,因此樓宇價值升值成疑。 無獨有偶,風水師「七師傅」七仙羽近來亦在社交平臺Facebook上發文表示自己先前對樓市的預測準確,勸誡大家2020、2021的樓價高位已過,未來股市將冧,樓市亦離冧市不遠矣。 她又指,樓市跌勢會持續一段長時間,似乎對未來幾年的市況相當不睇好,大批網民也對她的看法表示讚同。 而豪宅業主亦要面對現實,何文田天鑄平均呎價跌穿3萬元,9月低見25,849元,與去年12月平均呎價33,670元比較,下跌23%。
根據上述資料,2、3月買賣合約宗數最低,相信是適逢第五波疫情爆發的高峯期,當時曾出現一日逾萬宗確診個案。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Uwants.com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