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公屋個案6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為確保公屋資源能夠合理及公平地分配給這些家庭及令他們早日入住公屋,房屋署一直致力打撃濫用公屋的情況。 政府必須定期檢視及審核獲享公共資源或服務人士的情況,以確保他們仍是合資格人士,記得公屋早期甚至有房署職員晚間抽查公屋住戶的居住情況等。 我們知道這些監管制度或措施的執行,可能會被詬病為標籤弱勢社羣、侵犯個人私隱等,但公共資源的妥善運用,正倚靠這種維護公平公正的勇氣和精神來執行。 濫用公屋個案 另外,由於私樓樓價高,吸引不少公屋租戶非法放租單位,有租戶公然在網上招租公屋單位,部分月租索價五、六千元,較原本的公屋租金多出逾倍,使租戶有錢落袋。 房署發言人指過去四個月網上巡查組共發現約三百宗網上留言,大部分為徵租個案,十一宗為招租,房署跟進後,最近成功收回兩個市區公屋單位,房署亦已聯絡有關網主刪除留言。 按照現時公屋政策,住戶入住滿10年後,每隔兩年須申報家庭總收入,以確定租金水平。

截至2012年12月底,須繳交額外租金或市值租金的公屋住戶只佔總體公屋租戶約3%,在過去一年須遷出公屋的「富戶」則有80戶。 我們從來沒有忘記初心,但可惜,過去兩年社會的遽變,傳媒生存環境惡化,令我們無法再毫無擔憂地,達成我們的理念。 過去5年,每年平均接獲舉報的個案數目約有6,440宗,查明屬實的個案則每年平均約有188宗;以2021/22年為例,查明屬實的個案約有160宗,佔全港公屋租戶約0.02%。 她又稱過去5年,每年平均接獲舉報的個案數目約有6,440宗,查明屬實的個案則每年平均約有188宗;以2021/22年為例,查明屬實的個案約有160宗,佔全港公屋租戶約0.02%。 往後,我和房署同事會繼續不遺餘力做好打擊濫用公屋的工作,並會不斷與其他部門一同協作做好搜證、舉證工作,令公屋的使用得以公平分配。

濫用公屋個案: 相關內容

我感謝同事們一直努力不懈地打擊濫用公屋,並與他們分享公平使用社會寶貴資源的重要,鼓勵他們繼續與不同掌握有效資料的部門攜手,多研究和思考更精準地打擊濫用公屋的辦法,同心協力把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與善用公屋資源分組同事會面期間,他們向我介紹了自己的工作情況。 過去三年,房屋署中央調查小組每年處理約8 000宗抽查或懷疑濫用公屋個案,而丟空單位為最常見的濫用公屋情況。 濫用公屋個案 在調查期間,個案性質或會轉變,例如涉嫌丟空單位的公屋租戶在得悉被調查後,可能會自願交回單位;或因得悉會因濫用公屋而被收回單位,故特意拖欠租金,最終被房委會以拖欠租金為由而收回單位等。

  • 滙控上季列帳基準預期信貸損失14.3億美元,按年急升近2倍,按季則升33%。
  • 其中一個「畸形濫用」個案,戶主與3名兒子原居於房署甲公屋單位,03年戶主及他的長子和孫透過「家有長者優先配屋計劃」,成功繞過一般公屋輪候冊,獲配乙單位;但兩人沒有刪除戶籍,變成雙重戶籍。
  • 經調查後,過去5年違反《房屋條例》而遭檢控的個案中,截至今年11月25日,有11名住戶因此而被判監,包括緩刑。
  • 另外,由於私樓樓價高,吸引不少公屋租戶非法放租單位,有租戶公然在網上招租公屋單位,部分月租索價五、六千元,較原本的公屋租金多出逾倍,使租戶有錢落袋。

另一宗個案中,申請人申報的婚姻狀況為已婚,但是經過調查後被發現已經離婚,所以實際上並不應該獲配該單位。 日後配屋時,不會獲編配至地理位置、樓齡和樓層比其前公屋居所較佳的單位。 濫用公屋個案 當然,很多個案有其社會或家庭問題的複雜性,而需要其他專業人士,如社工、醫生等的專業判斷及有效支援,再配合社署或其他政府部門的妥善安排,才會得到更合法理情的解決方案。

濫用公屋個案: 網上放租公屋被收回

至於近年多少公屋戶在內地置業,消息人士指,公屋居民有責任申報境內及境外的單位,否則亦屬違法。 息影影星邱淑貞的丈夫沈嘉偉,曾居於香港仔華富邨,早年雖退出戶籍,但其母仍以每月1,400元的非富戶租金,租住華富邨300多呎單位,但並非持續長期居住。 2005年被揭發後,礙於沈母資產及入息沒超標,房署只能以單位長期空置為由,迫使她交回單位。 公屋戶擁有私人物業仍霸佔公屋的個案十分普遍,當中,最廣為人知的則是因詐騙綜援及公屋而入獄的高院退休法官李柏儉夫婦。 善於「走法律罅」的李氏夫婦,因隱瞞190萬元資產騙取公屋單位、綜援及傷殘資助等逾11萬元,被判入獄11個月及交還華富邨公屋單位,其後夫婦不服判刑向高院提出上訴,最終成功將刑期減至4個月。

  •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向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瞭解當局有否跟進相關情況,以及有否就不經常在公屋單位居住的租戶採取跟進行動,包括收回有關單位等。
  • 至前年戶主向房協表示與丈夫分居,父親亦早於2007年去世,於去年1月補交離婚證明,房委會才刪除她公屋戶籍,共歷時近8年才完成處理。
  • 如果你對於房屋條例並無概念,那你切勿錯過以下文章,千居將會為你拆解條例各部分機制,告訴你一旦違例可能造成的後果,提醒你避免誤墮法網。
  • 由2021/22年度至今年7月底,完成上訴程序及收回的單位有約400個。
  • 房署預計今年需要聆訊的上訴個案會上升,會密切監察情況,有需要時會增加聆訊次數及聆訊節數,確保有效處理上訴個案。
  • 房委會表示,為打擊租戶濫用公屋,除透過日常管理措施和兩年一度家訪調查時偵察懷疑濫用個案外,房委會轄下的中央專責小組亦會深入調查隨機抽選及公眾舉報的個案。
  • 另外,平均普通股股東權益回報率5.5%,按年跌2.2個百分點。

政府外判工蛇王成風,工作時間瞓覺做運動,街道垃圾無人清,主責部門卻放任懶理,任由公帑被浪費。 過往養不少「大懶蛇」員工的食物環境衞生署再下一城,被市民揭發西環士美非路熟食中心有通宵更清潔外判工當值時「蛇王」,工作毫不認真,躲懶不清潔該熟食中心,更全組總動員大覺瞓,甚至自備充氣牀墊及眼罩幫助入眠,十分養生。 工會指,食環署監工人數太少,造成外判工有機會「蛇王」;食環署則稱會調查事件。 他指出,目前房署的做法非常被動,主要仍是等待有投訴或舉報後才作跟進,倘若加大打擊力度,有機會增加回收單位,從而有助再加快公屋回收與輪候的流轉量。 另方面,過往亦曾揭發多宗「公屋淫窟」個案,如黃大仙一個公屋單位,就先後兩次被警方揭發經營淫業,男戶主被判監4個月及遭房署收回單位。

濫用公屋個案: 打擊濫用公屋5年檢控約670宗 11人判囚包括緩刑

房委會在處理所有濫用公屋個案時均一視同仁,如租戶被發現嚴重違反租約,不論其為一人住戶或非一人住戶,房委會均將不予警告而發出「遷出通知書」。 如租戶只是短期離港工作而非經常持續居住於單位,房委會對個別個案會作酌情考慮。 由2021/22年度至今年7月底,完成上訴程序及收回的單位約有400個。 根據《房屋條例》規定,任何人士若就申報表所需的任何資料,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萬港元和監禁6個月;任何人拒絕或忽略提供申報表指明的任何資料,最高可被罰款2.5萬港元和監禁3個月。 濫用公屋個案 根據最新立法會文件顯示,過去5年,被查明屬實濫用公屋的個案數目更達940宗,而違反《房屋條例》遭檢控的個案更有約670宗。 香港房屋委員會表示,會因時制宜採用不同的策略和調配人手,加強與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打擊濫用公屋。

濫用公屋個案: – 舉報涉嫌欺詐及濫用

她表示,若房委會懷疑有濫用公屋單位的個案,例如長期沒有人居住或單位被丟空,將會嚴肅跟進及進行調查;若證實住戶違反租約,將採取適當的租約管理行動,包括收回其公屋單位。 一年查逾1.3萬宗個案 收回逾1300個單位數字最能說明事實,房屋署同事在打擊濫用公屋的工作也顯示出實質成效。 儘管疫情嚴峻影響部分調查工作,分組依然能夠在上年度查覈了逾1萬3千宗個案,包括住用情況和入息及資產申報。 濫用公屋個案 打擊濫用公屋專隊日夜出動打擊濫用公屋有賴盡心盡力、日夜出動的團隊。

濫用公屋個案: 過去3年濫用公屋遭收回個案年均400宗

房屋署過去一年因租戶濫用和違反租約等原因收回約1,300個公屋單位。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近日視察該署的善用公屋資源分組辦事處後,撰文強調會繼續打擊濫用情況,務求公平分配公屋資源。 濫用公屋個案2025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房委會採取多管齊下的方式打擊濫用公屋的情況,過去5年,因違反《房屋條例》而被檢控的個案有大約670宗,截至上月25日,當中11名住戶因而被判監,包括緩刑。 至於富戶政策,發言人稱,現時沒有相關房屋條例賦權房協調查住戶入息,主要靠住戶自行遷出單位,但日後會考慮在新建的房屋加入新租約條款,令房協可瞭解住戶的入息情況,但具體情況仍需要研究。

濫用公屋個案: 相關文章

早前就有公屋租戶在單位開設非法賭檔,經調查證實後,房屋署向該租戶發出「遷出通知書」,收回單位。 而另有一名公屋租戶在申報入息時少報受僱收入,被法庭判罰款20,000元,房屋署亦向有關租戶追收少交的租金。 公屋具津貼性質,租金廉宜,加上不少「發跡」公屋戶更視公屋單位為風水屋,不願放棄單位,有超級富戶更瞞報入息及資產。 為防止濫用情況及有效運用公屋資源,政府去年在施政報告中特別要求房署除了恆常抽查的五千戶外,額外再增加抽查五千個單位,核實住戶有否瞞報及漏報情況。

濫用公屋個案: 最高瀏覽

經調查後確定為濫用公屋的個案每年平均約650宗,包括丟空單位、違規使用、將單位轉租或分租及虛報資料等。 濫用公屋個案 而過去三年,租戶因非經常持續居住於單位,被發出遷出通知書並經上訴委員會審理的個案每年平均約250宗,審理後而有關遷出通知書被確認、修訂或取消的每年平均個案分別約為160宗、50宗和40宗。 除屋邨辦事處執行日常租約管制工作外,我們亦成立了「善用公屋資源分組」,打擊濫用公屋。

濫用公屋個案: 美元

由於條例列明房委會需要每兩年檢討公屋租金一次,並按租戶收入指數變動調整租金,所以公屋租金大概每兩年會改動一次。 濫用公屋個案2025 香港房屋條例主要用作規管公共屋邨住戶,條例機制主要從香港房屋委員會角度出發,透明化公共房屋政策,並且釐定住戶的權益和義務。 如果你對於房屋條例並無概念,那你切勿錯過以下文章,千居將會為你拆解條例各部分機制,告訴你一旦違例可能造成的後果,提醒你避免誤墮法網。 現年26歲的阿姿(化名),一直想獨個兒搬離家居住,早於07年3月初趁入息仍符合資格,入表申請公屋,同年更因參加特快編配計劃,繞過計分制極速獲派廚廁共用的長者合住單位,並在08年3月遷入。 消息人士強調,「如果住戶有其他物業及汽車,根本無得瞞,因為一查田土廳及運輸署,就可以知道有關人士有幾多物業及汽車,住戶唔應該鋌而走險。」他指大部分瞞報住戶只有一兩個物業,但有小部分則屬超級富戶,同時擁有多個豪宅單位。

濫用公屋個案: 打擊濫用公屋專隊日夜出動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錶示,該政策可以讓部分住戶逃過審查,趁機將單位「出租」或借予相熟親友居住。 他續稱,由於要住戶入住滿10年才申報家庭總收入,一些新建的公屋單位,以及樓齡不超過10年或以上的公屋大廈就成為「黑公屋」的熱點,當中包括一些新發展的地區或較為偏遠新界地區。 冰山一角 全港約有70萬個公屋單位,公屋聯會主席王坤直言,公屋租戶「出租」單位情況嚴重,房委會的數字只屬冰山一角,未能正確反映濫用問題的實況,估計最少逾千個單位被非法出租,約佔全港公屋單位2%至3%。 濫用公屋個案 他更透露,由於要住戶住滿10年才申報家庭總收入,一些新建的公屋單位,以及樓齡不超過10年或以上的公屋,就成為「黑公屋」熱點,地區包括將軍澳、東湧及天水圍等。 公屋租戶「出租」單位屬違法行為,但經濟不景,非法出租單位情況更為猖獗。

濫用公屋個案: 濫用公屋個案遭檢控 11住戶判囚或緩刑

房協發言人稱,雙重戶籍問題與房署有互通機制,由於有90天的期限,加上一些個案複雜,涉及人道與酌情因素,未必可以即時處理;現時每月約處理數十宗雙重戶籍個案。 濫用公屋個案2025 利物浦班主芬威體育集團去年底透露有意引入新投資者,亦有傳他們有意出售球會。 然而,主要班主約翰亨利接受訪問時公開宣佈他們無意出售紅軍,令一直都十分討厭他們的紅軍迷即在網上叫苦連天,指過去數月都是假希望。 公屋申請人於審核過程報稱的資產淨值,比實際持有的銀行存款少五十多萬,由於申請人的總資產淨值超過限額四十多萬,並不符合申請公屋的資格。

上季列帳基準收入149億美元,按年增加24%,受惠淨利息收益增長強勁,加上資本市場及證券服務收入增加。 上季列帳基準預期信貸損失14億美元,已包括與內地商業房地產行業風險承擔,以及英國企業風險承擔相關的第三級準備。 在第三個案中,一公屋居民於二○○八年填寫入息申報表時,作出明知的虛假陳述,少報收入約七千元,於去年五月在荃灣裁判法院經審訊後被裁定罪名成立,罰款七千元。 在另一個案中,一公屋居民於二○○八年填寫資產申報表時,隱瞞擁有住宅物業的事實,作出明知的虛假陳述,於二○○九年十月在荃灣裁判法院經審訊後裁定罪名成立,罰款八千元。 房屋署發言人今日(九月二十六日)表示,房屋署一向致力打擊濫用公屋個案,最近,有五名公屋居民作出明知的虛假陳述,被法庭裁定罪名成立。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15日)表示,房屋署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一年查逾1.3萬宗個案,收回逾1300個單位。

根據房署公共屋邨租約規定,租戶不能將單位改變用途或作違法活動,一旦成功被檢控,房署會向有關單位住戶收回單位,住戶若明知而作出虛假陳述即屬犯罪,最高更可判罰款港幣5萬元及監禁半年。 【大公報訊】記者伍軒沛報道:房屋問題一直是香港民生議題的最重要一環。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表示,房屋署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上年度查覈逾1.3萬宗個案,回收9000個可重新編配的公屋單位,當中逾1300個單位涉及濫用和違反租約。 她強調會協同相關部門,循不同方法和渠道致力提升成效,確保資源用得其所。

房屋署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包括由前線屋邨管理人員透過執行日常管理職務,及在兩年一度的家訪週期,到訪約80萬戶公屋居民,他們會細心偵察懷疑濫用公屋個案。 而「善用公屋資源分組」由經驗豐富的前線管理人員組成中央專責小組,就屋邨轉介、公眾舉報和不同情報渠道收集到的懷疑濫用公屋個案進行深入調查,並隨機抽查不同類別的租戶。 對於有聲音批評當局打擊濫用公屋不力,何永賢則指,「善用公屋資源分組」在疫情下,去年仍是查覈逾1.3萬宗個案,包括住用情況和入息及資產申報,而由2021/22年度至今年7月底,完成上訴程序及收回的單位有約400個。 而善用公屋資源分組由經驗豐富的前線管理人員組成中央專責小組,就屋邨轉介、公眾舉報和不同情報渠道收集到的懷疑濫用公屋個案進行深入調查,並隨機抽查不同類別的租戶。 房屋署同事一直致力打擊濫用公屋,我近日前往房屋署的「善用公屋資源分組」(分組)辦事處,進一步瞭解同事的工作,感受到我們有努力執行職務的團隊、有方法有效搜證,也有刑罰阻嚇及處理濫用公屋的人。

濫用公屋個案: 打擊濫用公屋 房署收回1300單位

陳帆表示,截至2018年12月,房委會共收到約120宗公屋申請申報擁有房產/物業,但系統並無備存房產於香港境內或境外的分項統計數據。 他又稱,2017年7月前,房委會並無備存有關資產項目按類別分類的統計數字。 此外,根據房委會現行政策,無論有關人士是否被起訴或定罪,房屋委員會均可根據《房屋條例》賦予的權力,終止有關公屋單位的租住權。

恒生銀行去年預期信貸損失變動按年急升1.7倍至76.3億元,由於內地商業房地產持續有面對再融資風險,集團調低部分企業評級,顯著增加相關預期信貸損失提撥,對業績帶來影響,但強調下半年業績重拾增長勢頭。 集團表示,正逐步降低投資組合風險,以及採取其他行動維持貸款組合質素,繼續密切監察市場發展。 去年總減值貸款升1.3倍至242億元,至去年底,總減值貸款比率升至2.56%,較去年6月底升0.64個百分點,按年亦升1.52個百分點。 去年扣除預期信貸損失變動及其他信貸減值提撥前,營業收入淨額339.7億元,按年升2%,受惠於淨利息收入升22%,淨利息收益率擴闊28個基點至1.77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