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人士認為措施能減輕租樓人士的負擔,是租客的福音,亦利好租務市場更活躍,住宅租金開支扣除措施能幫助受疫情影響的打工仔,並預料能夠帶動一般住宅租賃市場活動。 業主不用擔心申報個人入息課稅,反而要納更多的稅,因稅局會用對納稅人較有利的方式評稅,並向納稅人發出轉換評稅方法的通知書。 2021/22年度薪俸稅計數機及2021/22年度個人入息課稅計數機,計算建議的稅款寬減措施實施後你應繳的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稅款。 另外,父母別以為子女仍然在學,就自動享有子女免稅額,若然他們就讀展翅、短期/兼讀課程、學徒訓練計劃等,均不屬全日制學生的定義,父母就不能申領子女免稅額。 只要受養的父母符合上述三個資格,即使父母仍然在職,並已申索其個人免稅額,納稅人仍可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
- 以下介紹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所須符合資格、可扣除居所貸款利息的情況、已婚人士可得的扣除、撤回申索的期限,以及所須保留的證明文件。
- 置業人士供樓開支不輕,政府為了減輕負擔,只要屬於自住物業,業主供樓貸款利息開支每年可享有高達10萬扣稅額,由2017/18課稅年度開始,扣除年期更由15增加至20年。
- 富衛將保證於每個保單週年日續保至受保人100歲(實際年齡),惟只要富衛保持為註冊自願醫保的產品提供者,富衛保證條款及保障將按不差於續保時由政府公佈最新版本的標準計劃條款及保障。
- 步驟 2)在填報報稅表時,請選擇「扣除居所貸付利息」。
- 報稅日子已到,但怎計算供養父母免稅額、已婚人士免稅額及子女免稅額等項目,實教不少人想逃避這份「綠色炸彈」報稅表。
至於有關10萬元利息支出上限,以目前2.5釐息計算,30年還款期,以首年利息計算,貸款額約為407萬元,則可完全使用10萬元的利息支出。 購買合資格的延期年金保單(保單數目不限),有關保費就可以用作扣稅,每年稅務扣減上限更達60,000港元。 供樓免稅額 更值得留意的是,如投保自願醫保的可扣稅範圍不單包括自己,只要你以保單持有人身份為「受養人」購買自願醫保,同樣可申請扣稅。
供樓免稅額: 父母免稅額可以多人攤分嗎?
因此套用落今次「租金開支扣稅」上,如果單位由二人合租,則會把每人的扣稅上限10萬元除以二,每人最多隻扣50,000元。 但採用如此模式,若其中一方支付較多租金,但用「合租人數」來按比例扣減卻可能構成不公,雙方又能否否申請用「實際支付租金」來分配比例呢? 相關措施在2022年4月實施,但不代表今個報稅年度,你便可以採用。 因為報稅是報上一個年度的財政狀況,所以相關租金開支最快在再下一個報稅年度才能扣減。
- 由 2021 年 4 月 1 日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陳先生已支付了 12 期供款,所支付的利息總額為 HK$12 萬。
- 假設你「加按」前尚餘300萬元本金未還,而「加按」的貸款額達600萬元。
- 同時要留意,沒有租出物業的月份,相關按揭利息不能在個人入息課稅上扣除。
- 交稅可能佔了納稅人一部分的生活支出,所以也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慎重計劃。
- 所謂「居所貸款利息扣稅」,是財政預算案之中的一項稅務寬免,讓業主可以把供樓利息的開支作為扣稅一部份,以減輕財政上負擔,但只限於自住物業,如該課稅年度只有若干時間自住,相關供樓利息支出亦只能以若干比例扣減。
- 假如你購買樓花,即使已成功獲銀行批出按揭,但樓花要到明年才入夥,並不會被視作居住地方,入夥前的供款都不會符合扣稅資格。
但有一點須留意,這只限於物業在出租期,纔可扣稅,空租期,即無租客的日子,按揭利息是不能扣稅的。 供樓免稅額2025 另外,可扣除的利息款額,不得超過出租物業的應評稅淨值。 模擬實況:假設一對姐妹,需要供養兩名已年滿六十歲、並全年同住的父母,每年可使用的免稅額合共為200,000元。 如姐姐月入30,000元,妹妹月入20,000元,二人同為單身人士,若由入息較高的姐姐全取父母免稅額,撇除其他免稅項目,原本需繳交的6,315元稅款,可大幅減至220元,妹妹這年度要交稅,是1,552元。
供樓免稅額: 業主揀「物業稅」定「個人入息課稅」最慳稅?
但要留意的是,並非交齊課程所需學費就有資格申領。 【移民英國】個個都想移民英國,不過手頭資金卻不爭氣,或者大部分資金正在投資或轉為物業。 再考慮到英國當地財政、稅務等問題,真係諗到頭都爆! Facebook blogger「抗疫爸爸」於英國居住了8年,近日分享了部分港人最關心的移英資產配置問題,提出三個處理資金方法,並略提英國稅務必知資訊。 稅季來臨,比起荷包瘦身,不熟悉報稅流程或陷入報稅誤區都有可能令打工仔面臨檢控甚至被罰款,令荷包蒙受「雙重損失」。 如物業於海外就不符合上述條件;樓花即尚未入住,故不算是主要居所;工廠大廈亦不是住宅,故海外物業、樓花及工廈都不可享有扣稅額。
夫妻其中一方入息少於其個人免稅額和居所貸款利息扣除額的總和,以及兩方均有應課薪俸稅入息,便可透過合併報稅,將剩餘的免稅額和扣除額轉撥入息較高的一方,從而同樣獲得已婚人士免稅額。 陳茂波指,已指示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修訂按揭保險計劃,可申請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將由1,000萬元提升至1,200萬元,首次置業人士可… 夫婦聯名擁有的物業,在申報居所貸款利息開支時,稅局會把兩夫婦的扣稅年度上限一起扣減。 扣稅額方面,上限會由一人10萬元,換算成兩人每人5萬元,總扣稅額上限沒有分別但年期白白浪費。
供樓免稅額: 22 及其#後課稅年度「免稅額」列表
陳茂波稱明白中產家庭壓力,「我自己都年青過,走過嚟都壓力大」,去年提出租屋免稅,庫房一年減少33億元收入,又謂希望幫中產家庭減輕負擔,但都要整體作考慮。 周黑鴨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淨利潤不少於2000萬元人民幣,2021年同期淨利潤為3.424億元人民幣。 藥明生物預期去年度收益增長約48.4%,歸屬權益股東利潤增長約30%;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經調整純利增長約47% 。 集團指出,收益及盈利增長受惠於多項因素,包括新綜合項目數屢達記錄,同時服務更多客戶以實現可持續高增長,以及商業化生產及後期階段業務延續2021年趨勢持續發展,推動收益顯著增長等。 第二個因素就是息口有幾高,因為息口高低會直接影響可否用盡扣稅額。 以剛才例子為例,你採用「H按」,現時實質樓按息口為1.5釐左右,每100萬元的貸款額,每年的利息為14,416元,但如果去到加息週期,因供樓利息會增加,扣得盡的機會大增。
供樓免稅額: 個人入息課稅VS物業稅 評稅方式稅額差天共地?
【放租攻略】業主出租單位懶人包 不少業主想趁著租務旺市放租,一邊等升值一邊收租。 假如是放租「新手」,還是建議委託地產代理協助為上策。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中建議住宅租金開支扣稅,預期2022年第二季將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 供樓免稅額 政府鼓勵市民報讀課程增值自己,更容許你每年可享高達100,000港元的扣稅額,連相關的考試費和課程所需用品都可一併扣減。
供樓免稅額: 免稅額
你可以登入「稅務易」帳戶,在螢幕左方列表選擇「聯絡我們」,然後點選「2021 /22 課稅年度報稅表的補充資料」一欄,再在「查詢詳情」內清楚註明需要更正或補充資料事項的詳情,之後按「完成」即可。 稅務局早前寄出報稅表,納稅人須於一個月內填妥遞交。 打工仔辛苦賺錢,部分人又要供樓,當然想用盡免稅額,值得留意的是,其實自住樓的供樓利息可用作扣稅之用,對小業主來說,絕對要留意,並好好善用。
供樓免稅額: 甚麼是「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最高扣除額多少?
業主買樓收租申報的「租金收入扣稅」上,以前稅局職員曾解釋過:「租約寫幾多,就用幾多租金」作評稅;但同一基準,套用於「租金開支扣稅」是否成立呢? 稅局職員表示暫未確定得到,但因上限最多10萬元,估計單計租金部份都已扣盡。 假如租客拖欠租金,業主在報稅時要計算被拖欠的租金收入,差餉由業主支付,已確認無法追討租金時,可申請扣減。 假如家庭人數較多,又要供養父母及子女,不只是3、4人家庭,或有資格申索多項免稅額,這時可利用稅局網頁計算薪俸稅,計一計整個家庭共有多少免稅額、應繳稅款是多少,夫婦合併報稅定分開較抵,以便有個預算。 但亦有例外情況,就是離婚後父母合力支付照顧子女開支,甚至是繼父、繼母都有份資助。 假如一直不能達成共識,稅局會按父母、繼父母各自支付照顧子女金額比例分配子女免稅額。
供樓免稅額: 子女在學就一有免稅額?
除了自住供樓利息可以扣稅,買樓收租一樣有稅可扣。 買樓收租,業主有機會以「物業稅」、或者「個人入息課稅」來評稅,但很多時業主也會苦惱於採用哪一種報稅方式。 一般來說,在填寫報稅表時,你只要在出租物業報表上,第一份中「選擇個人入息評稅」一項加上剔號,以及需要在「個人入息課稅報表」內的第8項,填上所付利息,稅局會自動計算兩者方法,何者對繳稅者更有利。 如果將物業「加按」套現,稅務局會按比例去計算可申報扣減的利息開支。 假設你「加按」前尚餘300萬元本金未還,而「加按」的貸款額達600萬元。
供樓免稅額: 免稅額填錯/填漏如何補救?
至於按中國習俗上契的「契爺」、「契媽」,以及未有正式註冊結婚的繼父母,則不符合條件了。 如你對自己的稅務責任有任何問題或需要任何稅務建議,請諮詢你的稅務顧問。 很難一概而論,一般而言受 3 個主要因素影響:按揭供款年期、息率高低以及申索「居所貸款扣稅」的時機,上文亦有詳述。 由於按揭供款金額是基於「息隨本減」的原則,即利息開支會隨着歸還部分本金而逐年遞減,所以越早申領供樓利息扣稅,理應越能用盡扣稅額度。 當按揭息口越高,借貸人需要繳付的利息越高,故可享有的扣稅額亦會相應增加。
供樓免稅額: 已婚人士如何申請「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最著數?💑
是項調查由恒大 ESG 研究中心策劃,在2022年4-5月期間在網上進行,共收回501份有效問卷。 供樓免稅額 調查以性別、年齡和財富水平等的分類,針對顧客對銀行服務的觀感及意見,讓他們就5個範疇評分,包括溝通的有效性、提供服務的能力、服務質素、顧客忠誠度及顧客的信任程度,最後根據評分量度出金融科技滲透率。 調查分析了顧客於疫情期間使用金融服務的行為,發現顧客比以前更注意傳統銀行的網上理財服務、虛擬銀行和網上投資平臺,但在三者之間,顧客更傾向選用虛擬銀行和網上投資平臺。
供樓免稅額: 「免稅額」及「扣稅項目 」的分別
「物業稅」評稅準則,就是以全年租金收入,扣減差餉、不能追回租金後,打個八折後(兩成作為修葺開支扣稅)釐定,政府從中抽取15%。 但大家可能會問,為何政府要先打個八折後,再才從中抽取15%稅項? 背後是因為該兩成折扣額,反映了一些修葺費,所以業主不能再申索扣減其他實際支出,如差餉、樓宇裝修費、收租費、大廈管理費、保險費用及按揭貸款利息等。 業主不用告訴稅局每年實際修葺費用,稅局也不會要求業主提供支出證明。
假如你是單身人士,沒有子女免稅額及供養父母免稅額,但仍可享基本免稅額(亦可稱為個人或單人免稅額),2021/22年度的薪俸稅或個人入息課稅的額度為HK$132,000。 供樓免稅額2025 意味全年收入只要不過HK$132,000就不用交稅。 雖然已婚人士的薪俸稅是以分開評稅方式計算,但是假如夫婦 2 人共同擁有同 1 物業,丈夫和妻子可以在各自的報稅表內,申請各自的居所貸款利息扣稅,扣稅額會根據二人業權比例作計算。 一般來說,已婚人士及其配偶的應課薪俸稅入息是以分開評稅方式計算的。
供樓免稅額: More in 按揭指南:
簡單而言,租金收入高的物業,會以一個較高的稅率來徵收差餉。 合租者可按比例定扣除上限只要符合沒有物業條件,都可以申請扣稅,但當中卻要按比例來設定扣除上限,以「合租人數」來按比例扣減。 供樓免稅額2025 而相關措施在2022年4月實施,相關租金開支,最快在再下一個報稅年度才能扣減。 不過,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指,租金扣稅上限每年10萬元,按最高稅率17%計算,即17,000元,平均每月只省1,000多元,他認為措施為市民省錢不多,亦無助置業。
假設剩餘按揭額$200萬、尚餘10年還款期及市場H按息2.11釐計算(6月5日一個月拆息0.81%計),一年按揭利息約$40,450,並未可用盡$10萬扣稅額。 相對於新造按揭平均按揭$442萬、25年還款期及市場H按息2.11釐計算,一年按揭利息約$91,955,較貼近用盡$10萬扣稅額。 業主找租客如像僱主聘請員工一樣,簽約前應留意對方的家庭、工作背景、衣着及談吐舉止等,例如租住單位的人數及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否多在家用膳及有否…
供樓免稅額: 問題2: 課稅年度內的「免稅額」、「扣除額度」夠用,我能否保留「居所貸款利息」不扣減?
究竟如何可發揮到最大的慳稅效果,我們一文為大家解構。 無論聯名或個人全權擁有物業業主,均可在個別人士報稅表內申報因購買物業而衍生的按揭利息。 業主應先在第6部「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及6(1)項剔選「是」、在6(4)項填上聯權或分權擁有的出租物業數目。 申報居所利息開支,須在個人入息報稅表第7.1部填寫詳情。 該筆利息開支必須是為了購買該物業而支付,假如期間曾經加按或轉按套現,套現部份衍生的利息開支是不能獲得扣除(表格內有位置申報)。 現時有按揭利率掛鈎存款計劃,延長貸款年期不會增加實際利息開支,但有效減低償還本金速度,並把每年帳面利息增加,長遠會獲得更多利息扣稅額。
供樓免稅額: 物業估價遭「彈弓手」調低 轉按觸礁 業主3招【星之谷專欄 – 香港01】
物業稅會按每個物業該課稅年度的淨租金收入,即全年租金扣除差餉及不能追回的租金再打八折(修葺費等支出),餘額劃一抽取15%作稅項。 供樓免稅額 業主可以選擇物業稅或是個人入息課稅評定稅報,但建議選後者,雖然兩者的計算基準一樣,但個人入息課稅能提供供樓利息支出扣減。 所謂「居所貸款利息扣稅」,是財政預算案之中的一項稅務寬免,讓業主可以把供樓利息的開支作為扣稅一部份,以減輕財政上負擔,但只限於自住物業,如該課稅年度只有若干時間自住,相關供樓利息支出亦只能以若干比例扣減。
供樓免稅額: 什麼是「居所貸款利息扣稅」?
供樓利息扣稅每年最高為10萬元,年期為20個課稅年度,且無須為連續的課稅年度。 但假如你是在收到評稅通知書後才發覺有錯漏,就必須在1個月內填妥反對/申請修訂評稅通知書的表格,列明自己尚未獲得哪項免稅額和開支扣除。 為方便評稅主任盡快處理申請,申請者需要提交報稅表和相關證明文件,否則就有機會被判反對無效。
供樓免稅額: 【慳稅攻略1】:新鮮熱辣「自願醫保」
例如夫婦二人聯名擁有物業,即使按揭供款是由其中一人獨力承擔,每人就該單位的供樓利息所得的最高扣稅額為HK$100,000除二,即HK$50,000。 還有,如果租客多於一位的情況下,扣除的上限會按合租人數按比例減少。 簡單說,如果是二人合租的話,整個「住宅租金開支扣除」的上限會從$100,000港元變為$50,000港元。 供樓免稅額2025 但如果二人合租出資不均等又如何處理,暫時港府未有確定條款說明。 如果在課稅年度中租約期滿而不足12個月,基本上租金將按比例減少扣除;一旦出現轉租情況,其免稅上限亦只有$100,000港元,不會多份租約一併扣減。
在同一情況下,如果業主的供樓利息開支為55,000元,評稅基準就在500,000元,扣減55,000元的供樓利息開支,以及132,000元的基本免稅額,業主的「個人入息課稅」評稅基準為313,000元。 至於以「個人入息課稅」來評稅,則是將租金的「應評稅淨值」作個人入息申報,同時加上個人基本免稅額,以及其他扣稅額;更重要的是,業主可填上該收租物業按揭利息來作扣除。 對於收租業主,雖然沒有「居所貸款利息扣除」的稅務寛免,但其實亦可以申報供樓的利息開支來扣稅,而且沒有20個課稅年度的扣稅年期限制。
供樓免稅額: 物業稅計算例子
例如如果你有入手第二層價錢更高的物業的打算,可以保留剩餘的課稅年度扣稅額,用於新物業的按揭上,就可以更加有效運用所有扣稅額。 由於無需連續使用,大部分業主為求將扣稅額用到最盡,都會計算清楚,什麼情況下才能扣盡$100,000。 有關物業的稅項有很多種,買賣物業時要支付印花稅,包括從價印花稅及可能適用的買家印花稅或額外印花稅等。 出租物業的合約也須打釐印及繳付相應印花稅,以上皆屬一次性稅項,各方須就有關適用條款繳付相應印花稅。 我的版稅、稿費收入可列入公司收入,我作為公司董事(Director),可決定支付多少董事袍金給自己,繳納薪俸稅。
如果是月入25,000元,而單位每月租金是9,800元內,就應採用住宅租金開支扣稅。 如果是月入30,000元,而單位每月租金是10,000元內,都應採用住宅租金開支扣稅。 供樓免稅額 如果是月入40,000元,而單位每月租金是11,000元內,都應採用住宅租金開支扣稅。 基本上,家庭月入愈高,採用住宅租金開支扣稅就愈無着數。 亦可以話,這個政策是比較惠及月入較低,而又負擔較高比例的租金的家庭/人士。 不過由於業主無需連續用盡20個年度的扣稅額,所以業主亦要考慮其他因素,決定何時申索纔是最為划算。
供樓免稅額: 父母租物業給子女不合資格
Bowtie 資訊團隊今次為大家講解 2022 年報稅途徑、薪俸稅計算方法、各種「免稅額」及「扣稅」項目,以及如果報稅時漏填扣稅/免稅項目可如何解決,盡量幫大家慳多啲稅。 【財政預算案2022】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23日)出爐。 另一個重點新政策,就是近年來不少聲音要求政府改革的差餉制度,政府終於在疫情急需要開源節流之際,在財政預算案建議,日後限制業主只可申請一個住宅物業的差餉寬減。 當然,納稅人可自由選擇是否申請扣稅額,亦不需連續申請,稅局亦會提醒尚餘可寬減的年期。 物業稅只針對買樓收租業主,如果物業於課稅年度有租金收益,業主就要報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