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合適的人力資源系統,例如Backstage,可以幫助你透過預設的”12個月平均工資”參數,輕鬆定義根據公司政策而定的病假津貼。 疾病津貼計算 按最低規定來說,員工可以申請的有薪病假數目,可以在聘用的首12個月內,每工作1個月累積2天,之後每工作1個月可累積4天。 註二:假設僱員於2007年7月5日入職,他在2008年4月4日(即清明節)前的受僱期不足12個公曆月,該僱員於2008年4月4日的假日薪酬便相等於由2007年7月5日至2008年3月31日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
- 僱員的服務期即使未達到享有這些權益所需的服務年資,也可以獲得終止僱傭金。
- 除非合約另有規定,否則僱員在酬金期完結前辭職,不可享有按比例計算的年終酬金。
- +「無需現身」只適用於選擇網上簽署貸款合約之客戶,惟客戶須符合本公司「網上簽約」服務的相關貸款條件。
- 僱主不能扣除僱員在《僱傭條例》下享有的假期,如有薪年假。
- 不論僱員所交出的醫生證明書是由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簽發,僱主可在收到有關的醫生證明書後 14 天內,自費安排僱員接受由僱主指名的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進行另一次身體檢查,以就僱員是否適宜從事有關工作獲得另一意見。
- 如染病僱員並未完全符合領取疾病津貼的條件,例如未有累積足夠的有薪病假日數,政府呼籲僱主體恤僱員,考慮給予有薪病假。
- 假設僱員 A 在 2021 年 11 月內放了 5 天病假,月薪為 HK$20,000,休息日屬有薪。
當修訂條例草案獲立法會通過並生效後,將於刊憲當天實施,在此之前僱員因未打針而遭解僱的合法性存在灰色地帶。 申報收入時,應填寫未扣除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前的入息。 大部分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入息,包括:因擔任任何職位、受僱工作或收取退休金;均須課繳薪俸稅,但並非所有收入都屬於應課稅入息。
疾病津貼計算: 香港要收「博彩稅」嗎?《博彩稅條例》的稅率是多少?
例如你要計今年1月1日你返咗工,應該出返幾多錢,你就要計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嘅平均工資喇! 留意返12個月嘅期間嘅計法好方便嘅,唔足一個月唔計咖! 例如你係2018年9月26日有一日年假嘅錢可以攞,咁你計嘅12個月就係2017年9月1日至到2018年8月31日喇。
- 「疫苗通行證」計劃涵蓋了多類場所,相信會影響大部分的打工仔,特別是無法在家工作的行業,看來打工仔也要盡快就是否接種疫苗有個定案。
- 政府亦會調整社區檢測中心和檢測站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的對象範圍,包括因應情況適時終止提供「願檢盡檢」免費檢測,以及停止向檢測陽性人士派發抗疫物資包。
- 所有在職、離職時或離職後收到由僱主提供給你作為補發薪金、約滿酬金、延付薪酬及補發欠薪的收入,均須課稅。
- 根據《僱傭條例》,僱主不可以在僱員放取有薪病假期間解僱該僱員。
- 若僱員懷疑自己因工染疫,可依照工傷申報程序向上司匯報,僱主須在14天內向勞工處呈報。
- 如申請人需更新聯絡資料(位址、聯絡電話/接收短訊之流動電話),可填報 “個人資料更改表”,或以 “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帳戶登入社保電子服務平臺辦理。
- 在此一提,對於一些來歷不明而又沒有充分理據的銀行存款也會被納入為應評稅利潤。
僱主如違反這項規定,可被檢控,一經定罪,可被罰款港幣五萬元。 《僱傭條例》規定僱傭合約可以書面或口頭方式訂立,無論那一種方式,僱員的權益均受到《僱傭條例》的保障。 疾病津貼計算2025 只要不違反《僱傭條例》的規定,勞資雙方可自行訂立合適的僱傭條款及條件,但任何僱傭合約的條款,如有終止或減少《僱傭條例》所賦予僱員的權利、利益或保障的含意,即屬無效。 如你的疑問是有關《僱員補償條例》、《最低工資條例》或職業安全及健康的法例,請按此登入勞工處網頁「勞工法例疑問解答」。
疾病津貼計算: 疾病津貼
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私營企業香港財務報告準則》 ,基本上病假津貼及相關福利的入帳,都計入短期員工利益,可以按《稅務條例》作出利得稅扣除、員工薪俸稅的入息也包括假期工資或津貼。 一月後,Laura因身體不適提供醫生紙請假兩天,僱主需要通過終端批准,但因為請假少於4天,故有權不支付其假期津貼,此類假期類型屬於病假而非連續性病假。 當滿足418條例的連續性合約僱員Laura入職剛滿一年,因身體不適請假二十天。
此外,僱主在訂立僱傭合約條款時,應以合理和公平為原則。 公平合理的條款,例如合理的薪酬福利及終止合約的通知期,有助僱主吸引人才、提升僱員對公司的歸屬感,以及挽留富經驗及優秀的員工。 僱員如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 4 星期或以上,而每星期最少工作 18 小時,他的僱傭合約便屬「連續性合約」。 新型冠狀病毒來得快,大家當然想疫情也能完得快,不過眼見確診數字一直增加,市民固然不安,一眾僱主為了工作安排忙得不可開交,僱員也紛紛質疑企業的安排是否符合《僱傭條例》。
疾病津貼計算: 勞工法例線上諮詢
所有體力勞動僱員及在 1990 年 6 月 8 日前 12 個月平均月薪不超過 $15,000 的非體力勞動僱員,如終止僱傭合約的有關日期是在 2004 年 10 疾病津貼計算 月 1 日或以後,可追溯全部的服務年資。 *根據《僱傭條例》,在計算遣散費或長期服務金時,此金額上限為 $22,500 的三分之二,即 $15,000。 *如果你備存僱員於「指明日期」前 12 個月的詳細薪金計算資料及出勤記錄,可選擇按此計算 12 個月的每日平均工資。 **如果你備存僱員於「指明日期」前 疾病津貼計算 12 個月的詳細薪金計算資料及出勤記錄,可選擇按此計算 12 個月的每日平均工資。 患病翌日起至患病狀況終止後30日內;如患病期間超越有權收取疾病津貼的最長期間,則最遲於該最長期間終止後30內提出申請。 已發出的隔離令亦會於即日起撤銷,正在住所或隔離設施等指定處所進行隔離的人士由即日起將毋須繼續隔離。
疾病津貼計算: 主頁 > 2023 > 修訂再培訓津貼發放安排2023年3月1日起生效
簡單點來說,只要員工工作滿一個月,而病假是符合《僱傭條例》內的「疾病津貼」條件,僱主必須根據員工所累積的「有薪病假」去計算支付多少「疾病津貼」給予員工。 一般而言,大部分由僱主在你入職前、任職期間或離職後支付的款項,不論該筆款項是根據僱傭合約支付還是僱主自願超付的,均須課繳薪俸稅。 須課稅入息包括回佣、花紅、代替假期的工資、約滿酬金及在2012年4月1日或以後累算的代通知金。 僅有幾類由僱主支付的款項無須計算為入息,包括但不限於工傷意外賠償和法例訂明不須課繳薪俸稅的收入等少數項目。 A:僱員須出示醫生證明書、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即僱員如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4周或以上,而每週最少工作18小時)、放取的病假不少於連續4天、已累積足夠的有薪病假,可享疾病津貼。 如任何病假日與任何法定假日(包括「另定假日」及「代替假日」)重疊在同一日,則該日被視為病假日,而僱主無須補回該法定假日。
疾病津貼計算: 病假-橫跨星期六日
政府就此對僱主作出呼籲,希望僱主能酌情處理,讓僱員能得到整個病假期間的津貼。 疾病津貼計算 《僱傭條例》現時並無就相關情況作出規定,但政府呼籲僱主應與員工保持良好溝通,協商有關安排,在可行情況下為員工提供適當的便利措施。 僱主應接納僱員提供的證明文件,例如隔離令、網上申報系統截圖、快速測試陽性結果的照片或短片,以給予病假及疾病津貼。 如僱員已經出示隔離令,僱主亦無需要求僱員出示醫生紙。 不過,假如確診員工未能符合所有領取疾病津貼之條件,像是有薪病假日數不足,政府呼籲僱主酌情處理,考慮適量給予員工有薪病假。 法定僱傭權益參考計算機程式,旨在提供一個簡便的工具,協助僱主及僱員根據《僱傭條例》初步計算僱傭權益,以作參考之用。
疾病津貼計算: 病假「指明日期」詳情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除非僱員犯下嚴重失當行為而須被即時解僱,否則僱主絕不可在僱員放有薪病假間期解僱員工。
疾病津貼計算: 沒有醫生紙如何向僱主證明曾染新冠肺炎?(包括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
年假日數不超過 10 天可將不多於3天的假期分開發放,而餘下的年假則應連續發放。 年假日數超過 10 天最少連續發放7天年假,餘下的年假可以分開發放。 如僱員可享有的年假日數多於歇業期日數,可在歇業期後的第一個工作天開始,放取超出歇業期日數的有薪年假。
疾病津貼計算: 疾病津貼之申請
合資格人士必須在僱員死亡後 30 天內填妥指定表格,向僱主申請領取長期服務金。 僱員因健康理由而追討長期服務金,須向僱主呈交註冊醫生或註冊中醫發出指定的證明書,證明他永久不適合擔任現時的工作。 所有體力勞動僱員及在 1990 年 6 月 8 日前12個月平均月薪不超過$15,000的非體力勞動僱員,如終止僱傭合約的有關日期是在 2004 年 10 月 1 日或以後,可追溯全部的服務年資。 (a) 合理地恐懼身體會遭受暴力或疾病危害;(b) 受僱主苛待;或(c) 已受僱不少於五年,並經註冊醫生證明永久不適合擔任目前的工作。 除非該合約有所規定,根據《僱傭條例》,定期僱傭合約的任何一方如果無意於約滿後續訂新約,不需要預先通知對方。
疾病津貼計算: 病假的種類與天數
如雙方同意,僱主可將懷孕僱員調派到一個無須或較少與公眾接觸的崗位,或容許懷孕僱員留在家中透過電話、電郵、傳真等方式工作。 第1類病假最多可累積36天,36天以外的病假應撥入第2類,第2類病假最多可累積84天。 假設僱員 A 在 2021 年 11 月內放了 5 天病假,月薪為 HK$20,000,休息日屬有薪。 而在 1990 年 6 月 8 日前 12 個月平均月薪超過 $15,000 的非體力勞動僱員,其服務年資可追溯至 1980 年。 另外,僱主不得要求員工因未能上班而要賠償營運上的損失,也不得要求員工出資去聘請替工,這些都是違法的。
疾病津貼計算: 法定僱傭權益參考計算機 重設
您還可以通過展現某些積極的特質來提高找到工作的機會。 包括硬技能和軟技能的結合,您可以通過日常練習來加強所有這些技能。 為免生疑問,在2003年月1日推出的標準僱傭合約修訂本,清楚闡明在新的標準僱傭合約下,僱主毋須承擔傭工出於自願及基於個人理由離港(例如回祖家渡假)期間的醫療費用。
疾病津貼計算: 醫生證明書(醫生紙)的種類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會因應每宗2019冠狀病毒病本地確診個案風險評估、疫情最新形勢和每宗個案的情況,為密切接觸者制定檢疫安排。 疾病津貼計算2025 另外,衞生防護中心經分析病人的進一步流行病學資料、密切接觸者的感染風險,以及相關強制檢測令和限制與檢測宣告的檢測結果後,已於二○二一年五月七日更新涉及變異病毒株的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本地個案檢疫安排。 疾病津貼計算2025 你須在報稅表中申報所有由僱主提供的津貼、額外賞賜及附帶利益,包括現金津貼、僱主為僱員履行個人法律責任、可轉換成為金錢的利益、教育福利及度假旅程利益。
疾病津貼計算: 「病假也可以累積嗎?如何累積有薪病假日?那我現在有多少天有薪病假日?」
部門會因應其獨特情況作個別考慮,一刀切的安排並不合適。 疾病津貼計算 然而,公務員事務局已不時提醒各部門在可行的情況下,酌情優化合約僱員的服務條件及薪酬,以及定期檢討和調整薪酬,以確保聘用條款與就業市場現況相比仍具競爭力。 至於問題第(ii)項,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指出,政府服務承辦商聘用的員工與政府並無僱傭關係,他們與其他受僱人士一樣受《僱傭條例》(包括疾病津貼方面)的保障。 1個月工資的賠償款項應為僱員於終止合約的日期前12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月平均工資。
疾病津貼計算: D. 假日 / 年假 / 病假 / 產假以及有關的工資繳付
勞工處對於因這些資料內容或因使用這些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一概不負任何責任。 此計算機程式所提供的資料,不應被應用在任何法律程序上,或被視為申索的證據。 簡單點來說,如果在有薪病假期間解僱僱員,僱主必須給予比「疾病津貼」更多的金額予該僱員,不然就是違法,所以在有薪病假期間解僱僱員對僱主更不化算,所以一般沒有公司會這樣做。 有薪病假的計算方法為: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後,頭12個月每服務滿1個月累積2天有薪病假;之後每服務滿1個月可累積4天。
政府鼓勵僱主體恤和諒解有關僱員的情況,作出彈性處理,包括在可行情況下容許僱員在家工作或讓他放取有薪假期,這有助維持良好的勞資關係及保障所有僱員及社會大眾的健康。 如果只是病假一天,「指明日期」為病假當天;而連續病假多於一天者,則以病假首天起計算,而疾病津貼的支付日期亦不可遲於正常發薪日。 當不滿足418條例的非連續性合約僱員Tom入職30天後,因傷寒不得不請假五天。
(二)就問題第(i)項,公務員事務局表示,在「非公務員合約僱員計劃」下,各局/部門可自行訂定其合約僱員享有的病假及疾病津貼,但有關安排不得遜於《僱傭條例》的規定,否則應按《僱傭條例》處理。 在過去三年,大約九成的全職(註)非公務員合約僱員所享的病假待遇較《僱傭條例》規定優厚,他們除享有《僱傭條例》規定的病假外,亦可放取少於四天並領有工資的病假。 鑑於計劃的性質,政府的政策是對於各部門聘用合約僱員給予適度的靈活性。 疾病津貼計算2025 各部門可因應其運作及服務需求和個別工作性質的特別需要,自行決定僱員的聘用及相關事宜,包括可否放取少於連續四天的有薪病假。
疾病津貼計算: 勞工法例︰有薪病假點樣計?醫生紙有冇用?試用期又點算?
相關條文會於疫情受控及疫苗接種不再構成公共健康重大考慮時予以廢除。 註: 年齡介乎 12 至 64 歲並符合資格領取傷殘津貼的申請人,每月可獲發交通補助金,以鼓勵他們多些外出參與活動,從而促進他們融入社會。 補助金會以劃一金額,並連同津貼金一併發放給符合資格的傷殘津貼申請人。 合約院舍及參與不同買位計劃院舍的資助宿位)或醫院管理局轄下所有的公立醫院及機構接受住院照顧﹐或在教育局轄下的特殊學校寄宿。 除傭工因犯嚴重過失而遭即時解僱外,僱主解僱正放取有薪病假的傭工,即屬犯法,可被檢控,一經定罪,可被罰款港幣10萬元。 根據《預防及控制疾病規例》(第599A章),如衞生主任有理由相信某人是傳染病接觸者,該衞生主任可藉書面命令,對該人作檢疫,直至衞生主任認為該人不再具傳染性為止;或衞生主任認為該項檢疫可由醫學監察代替為止。
專責部門會蒐集相關資料,參考醫療報告,再去判斷是否工傷。 若果打工仔發現或者懷疑上司沒有向勞工處呈報,就可直接向勞工處僱員補償科求助。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勞工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接獲了541宗有關因工感染新冠病毒的個案,截至去年5月共處理了大約200宗,當中有79宗經調查後被列為工傷。
6 合資格僱員如在2020年12月11日之前分娩或其僱傭合約的終止日期是在2020年12月11日之前,她可享有10星期產假薪酬。 不論僱員是否享有法定假日薪酬,僱主仍須讓僱員放取該法定假日,或安排「另定假日」、「代替假日」。 僱主不得強迫僱員在休息日工作,除非因機器或工廠設備發生故障或任何緊急事故。 另定休息日須安排在原定休息日後的 30 天之內,僱主並須在原定休息日後的48 小時內通知僱員另定休息日的日期。 如曾明確協定有試用期,在計算僱員是否合乎資格享有部分年終酬金時,該段試用期(以3個月為上限)不得包括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