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由於住宅物業是由近親(即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和姊妹)共同購入,他們在香港均沒有擁有任何其他住宅物業,而其中一人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合乎有關資格。 但如果兩夫婦希望減省一點稅項,實情又有沒有方法? 因為稅務局有特殊豁免,其中只要「提名」一個在香港擁有住宅物業的近親簽定「轉讓契約」,不論他本身是否香港永久性居民,均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而不是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值得注意,「近親」是有定義的,必須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方受理。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在買入香港住宅物業時,你並沒有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亦不是其他香港住宅物業的「實益擁有人」,在進行買賣時就只需繳交「從價印花稅」。
▲買樓 或租樓,只要一涉及私人屋苑,不論是樓齡達數十年的老牌屋苑,或剛入夥新樓,亦需支付由屋苑製定的管理費。 近年各大新盤因為以會所設施及多元化的管理服務作招徠,因而令管理費水漲船高,有豪宅盤甚至每呎10元! 面對作為必要開支的「管理費」,又有何需注意? MoneySmart便為各位讀者仔細解釋。 如果業主現有居屋單位的估值為500萬,當年以市值56折發售,折讓為44%,補地價金額,即為「500萬x44%」,等於220萬。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物業印花稅是什麼?
反之,首次置業買家則可以獲得稅務寬減,只需按照優惠的第二標準稅率繳付印花稅。 以持有物業市值為700萬元為例,若二人聯名持有,轉名便需以50%業權計算,即以350萬元計算,對應印花稅率為2.25%,即78,750元(需於簽署臨時合約後1個月內,由律師樓代為繳交)。 於轉名後換樓客購買新單位,便只需繳交以第2稅率計算的從價印花稅。
- 除非出售物業的臨約簽署日期早於新買入物業,那就不需繳付15%,否則仍需付首置印花稅。
- 睇樓時業主也在現場,陳先生與業主言談甚歡,最後業主願意減價20萬元買給陳先生。
- 在二手未補地價居屋方面,印花稅的計算方法和私樓印花稅一樣。
- 如果賣方或轉讓方買入有關物業後,於 36 個月或以內轉售或轉讓,而交易又非獲豁免,便須繳納額外印花稅。
- 計算印花稅很簡單,只需根據下列的印花稅表,按照樓價及物業種類就可以得出應繳的印花稅項。
- 這種以「提名人」增持物業的做法,就算按最高的稅階去計算,也只是8.5%,比起一起首由太太自己購入物業,要支付劃一15%的「新住宅從價印花稅」為低,可以說是條例賦予兩夫婦走灰色地帶慳稅的一種手法。
若買賣雙方同意由賣方負責繳付「額外印花稅」,我們建議買家考慮在臨時及正式買賣合約內訂明買方將會預扣部分成交價的款項以支付「額外印花稅」。 必須留意的是,由於首置客購買物業,同樣需要繳付從價印花稅,只是稅率較低,因此無法完全退回全數15%,而是會扣取新一筆首置從價印花稅後,再補差價。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2025 例如首置印花稅為4%,那業主可退回「15% – 4%」的印花稅額。 其實不少人都選擇先買後賣,以免心水單位被人捷足先登,寧願先付辣稅,再申請退稅。 如果住宅物業由一名香港永久性居民及一名非近親的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以聯權或分權方式共同購入,不論該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所佔物業的業權比例,均須就該物業的總購入價或價值(以較高者為準),繳納「買家印花稅」。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裝修報價優惠|2023年入夥大利事 送$500超市現金券
證明近親關係時,需要提供出世紙、結婚證書等。 此外,若以送贈方式轉讓、法庭令下轉讓(如離婚轉讓、遺產承辦)、居屋轉名予家庭成員(即使該成員已擁有住宅),均可免繳從價印花稅。 簡單例子1:A已有住宅物業,再向B買入另一住宅物業,樓價600萬元,印花稅為600萬x15%=90萬元。 置業前,準業主要關心各類買樓支出,其中包括繁複的物業印花稅,本文將為大家深入淺出,逐一拆解各項印花稅及相關事宜。
- ▲特首林鄭月娥於日前發表2019年施政報告,各項政策中最為轟動的,絕對是將首置9成按揭保險的樓價上限,大幅調升到800萬元,兼將此類按揭的「供款入息比例」,劃一定為50%,且按揭申請者不須符合壓力測試。
- 支持希望進入房地產階梯的首次購房者:當房地產市場以緩慢且易於管理的速度增長時,更多人可能更容易實現房屋所有權,尤其是對於第一次拼命試圖進入房地產階梯的房主。
- 如果同一個案,太太之前已經持有物業,並提名太太為「唯一購買人」。
- 值得注意,「近親」是有定義的,必須是「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方受理。
- 其實不少人都選擇先買後賣,以免心水單位被人捷足先登,寧願先付辣稅,再申請退稅。
- 我們用同樣的物業價格來對比雙倍印花稅(非首次置業)和第二標準稅率(首次置業)的花費,請參考表4。
- 每日全球經濟受到不同環境因素影響,香港樓市依然穩固。
如有業權整合需要,可與我們聯絡,我們再為你評估實際情況,透過規劃降低成本。 《稅務條例》第2條訂明行業包括屬生意性質的所有投機活動及項目。 如果賣方或轉讓方買入有關物業後,於 36 個月或以內轉售或轉讓,而交易又非獲豁免,便須繳納額外印花稅。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2025 此網站提供簡易的印花稅計算機,為讀者計算物業轉讓文書(即住宅物業買賣協議和非住宅物業樓契)及租約的應繳印花稅。 讀者只需輸入物業轉讓代價;應繳印花稅金額會自動顯示在螢幕上。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額外印花稅的主要特點 (SSD)
按照首置定義,相關人士不可持有任何本港物業,但其實有一種情況是例外的。 若果本身已經擁有一個物業,但之後再買多一個物業,理應不算是首置人士。 不過,只要在某段時間內賣走原有物業,便符合首次置業資格。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政府網站連結
根據政府發佈的新規條,現時首置人士只要不超過供款和入息比例上額,而供款額不超過月收入的五成,便無需進行壓力測試。 首先,要考慮該聯名物業是「聯權共有」抑或是「分權共有」?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如物業為「聯權共有」必須是將一半業權(50%)賣給對方﹔至於「分權共有」則要視乎雙方持有該物業的比例,如甲方持有40%業權,乙方持60%業權,甲方只能賣40%業權予乙方,反之亦然。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什麼是「從價印花稅」、「雙倍印花稅」、「新住宅從價印花稅」、「買家印花稅」?
隨著香港開始跟隨美國加息,金管局公佈2022年9月23日起放寬按揭「壓力測試」要求,假定升幅要求由3釐減至2釐,最低入息要求現時計降低約1成,入巿門檻即時降低,對樓市起正面推動作用。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而本網頁所有專欄作者的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香港大廈搜尋
▲特首林鄭月娥於日前發表2019年施政報告,各項政策中最為轟動的,絕對是將首置9成按揭保險的樓價上限,大幅調升到800萬元,兼將此類按揭的「供款入息比例」,劃一定為50%,且按揭申請者不須符合壓力測試。 8成按揭的樓價上限,則由800萬元上限放寬至1,000萬元。 ▲自由行主題樂園 門票購買或出門Book車,不少人均會到網上旅遊平臺辦理。 雖然減免了自行資料蒐集的煩惱,不過當中亦有風險。 除了早前大阪地震時,MoneySmart曾報道網購樂園入場券或不可作出退款外,小編以下將以KLOOK作例子,整合另外3個常見風險。 師奶買餸煮飯,既要慳錢,又要滿足家人胃口,如何持家有道,極考功夫。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About the Author: 按揭大師
但居屋的話一般就沒有這些配套,要由業主自行負責。 利用白表抽居屋,最多可以借九成按揭,上會時付一成首期;而綠表則更低,最多可以用半成首期上會,借九成半按揭。 2020 年居屋當中,最平是粉嶺山麗苑B座1樓9號室,售價僅為116.6萬元,單位實用面積279呎。 如果以綠表抽,最平 5.83 萬就夠付首期。 而最貴的單位是啟翔苑B座33樓8號室,售價為488.8萬元,單位實用面積502呎。 如果以白表抽的話,則要付上48.9萬首期。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建期樓花估價急挫 頓成「樓市炸彈」業主如何自保?【星之谷專欄…
額外印花稅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是香港住宅物業賣方應繳納的稅款。 立法會於2014年2月27日製定了《特別印花稅》,自2012年10月27日起追溯生效,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投機性房地產投資,因為購房者購買住宅房地產的目的是在短時間內轉售以獲取利潤。 這種類型的投機性房地產投資有時被稱為“房屋倒賣”。 購買新物業後,業主需要在1年內賣出舊物業,正式完成即項交易,至業主本人在帳目只持有一項物業,纔可以正式退回之前支付的15%印花稅。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必須留意的是,並不是退回全數15%,而是扣取由「首置從價印花稅」後的差價。 如首置印花稅為4%,即業主可退回「15%-4%」的印花稅額。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 香港印花稅的歷史
政府為了激活換樓鏈,故容許換樓人士可申請退稅,在新購入物業簽定「轉讓契約」後的一年內沽出舊有物業,就可以申請退還多繳的稅項。 由於女方並不是男方的近親、也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但卻按業權比例繳付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 樓宇印花稅計算方法2025 相當於「300萬X15%/2」,相當於225,000元,另繳付15%的「買家印花稅」450,000元。 不過比起聯權買入的方式,需支付15%「新住宅從價印花稅」及15%「買家印花稅」慳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