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城呎價好唔好2025!(持續更新)

不過實用面積同時包括了22方呎露臺、16方呎工作平臺及132方呎外牆,亦不包括面積達34呎的窗臺,結果單位最後剩下615呎,實用率不足60%。 接著盛薈推售時,首批實用面積平均呎價為11581元,較建築面積呎價8763元,高出逾24%,買家需用四分一的樓價,購買公用空間,包括會所、大堂及樓梯等地方。 世紀21奇豐助理區域營業董事周淑萍表示,沙田第一城新錄成交,單位為51座中層A室成交,面積284方呎,2房間隔,獲用家入市,以463萬元易手,呎價16303元,屬市價水平。 據瞭解,原業主於2013年購入上述物業,持貨僅約4年,屬從價印花稅「鬆綁貨」,當時作價317萬元,現轉售帳面獲利146萬元,單位期內升值46%。 美聯黃錦瀚表示,單位為14座極低層D室,實用面積853方呎。 單位曾作收租之用,開價1,000萬港元,放低鎖匙予代理安排睇樓僅兩星期,減至910萬元售出,呎價10,668元。

  • 進退兩難 離港前熱衷支援香港社會運動的張媽媽說,為護照一事回到《國安法》實施下的香港和踏入中國駐英國使領館讓她擔心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 香港樓價沒有最癲只有更癲,以前住得越高越富貴,港島樓一定貴過新界樓!
  • 至於聖母無玷聖心學校校長黎少玲表示,該校也是近月才知出入安排,認為這樣是辛苦了小朋友。
  • 雖然屋苑保安非常嚴密,居民需經三重八達通出入住宅,但仍擔心保安問題。
  • 原業主2000年以232萬元買入,持貨18年,帳面勁賺1018萬元或逾4倍。
  • 私營房屋方面,估計由今年起計的5年內,私人住宅單位每年平均落成量超過19,000個。

貨尾平均呎價8,573元,823萬元入場,與2010年名城首推相若,但較現時屋苑的二手價低逾一成。 建議撤銷DSD,為換樓人士開方便之門,加快香港人口的流動性。 如想助有意上車的人士置業,亦應將500萬元以下物業的釐印費一律減至100元,降低港人的入市負擔。 未來供應增加,特別北部都會區,將軍澳及啟德,相信未來人口居住的流動性會大增,開發新界新發展區一方面冀增加房屋供應,同時有助疏解市區人口,惟遷移目標及對象除上車人士外亦包括換樓人士。 若以十大屋苑計算,當中太古城、康怡花園、海怡半島、黃埔花園4個屋苑於月內全月帳面獲利,主要因早年購入單位。 以太古城為例,去年全年成交呎價跌25.4%,但是2023年迄今,已回升22.3%,是表現最好的藍籌屋苑。

第一城呎價: 藥材變藥粉劏客伎倆再現 內地女遊客澄清獲海關跟進並解決事件

而升幅最少者分別是麗港城的38.7%,及康怡花園的51.5%。 是次銷售的單位實用面積由286至794平方呎,單位售價由913.9萬元至2,931.6萬元,呎價由28,583元至37,783元,平均呎價32,882元。 單位折實售價由731.12萬元至2,345.28萬元,折實呎價22,866元至30,227元,折實平均呎價26,305元。 發展商預計次輪銷售可套現約18.81億元(售價計),折實約15.05億元。

【星島日報報道】樓市氣氛呈「價升量跌」之勢發展,二手市場連錄高價承接。 其中,沙田第一城錄從價印花稅「鬆綁貨」以463萬元沽出,呎價達16303元,屬市價水平;另外,元朗翠韻華庭以688萬元承接,造價創同類單位新高。 另離島屋苑馬灣珀麗灣一房逼近600萬元,且呎價更創出屋苑分層新高。 中原副區域營業經理溫明峯表示,珀麗灣17座低層I室,實用面積360方呎(建築面積488方呎),1房間隔,成交價582萬元,創屋苑1房新高,實呎16,167元(建呎11,926元),為屋苑分層戶呎價首破1.6萬元成交。

第一城呎價: 發展商即晚提價2.5%加推88夥

名城由九鐵公司於2006年招標(可選擇只投標一部分(第一及二期為合約一,第三期為合約二)發展權,或全部兩部分發展權,唯後者優先考慮),最終由長江實業中標合作發展。 第一城呎價2025 項目在2007年10月動工,於2012年落成,合共提供4,264個住宅單位,全部為三房及四房大單位,並由長江實業及港鐵合作發展。 名城英文名為Festival City,寓意享有多姿多采的都會生活。

  • 李氏續指出,新買家為上車客,而原業主持貨不足3年,是次成交需繳付達樓價10%的SSD。
  • 美聯物業指出,樓價「U Turn」急轉彎升逾2%,尤其是去年呎價急跌的屋苑更出現「彈簧式」反彈,其中太古城呎價年初至今急彈22.3%。
  • 中原高級分行經理朱偉雄稱,青衣翠怡花園7座高層C室,面積365方呎,成交價585萬元,呎價16027元,呎價創屋苑新高。
  • 財政預算案2023|香港樓市走勢|財政預算案2023在樓市政策方面最大亮點,就是從價印花稅稅階降低,一文看清不同樓價物業的應繳稅款例子及比較。

同時,年內亦看到不少發展商積極尋找合作投資夥伴或夥拍營運商,收購合適地盤以作重建或發展用途。 根據中原地產網站資料,11 月沙田第一城成交實用呎價約17,962元,二手放盤叫價介乎490萬至1,330萬元,放盤呎價則由12,821元至23,944元不等,屋苑全月成交量達33宗。 期內,總收入38.1億元,按年升不足1%;服務收入23.3億元,按年升4%,主要由於本地核心服務業務表現強勁,以及漫遊業務收入回復增長,並自12月底加速增長。 手機及配件銷售額則跌5%至14.8億元,受5G旗艦手機需求疲弱影響。 流動服務月費計劃每月每戶平均收入(ARPU)增加6%,至223元,受惠5G用戶持續上升,以及政府在去年逐步放寬防疫限制措施,帶動漫遊業務收入溫和回升。

第一城呎價: 單位數目

偉易達發盈警,預期截至3月底,全年度盈利按年減少15%至20%。 公司指,下半財年盈利下跌,主要是北美及歐洲宏觀經濟環境具挑戰性,電子學習產品和電訊產品銷售額低過預期;為確保電子學習產品在節日期間的銷情,廣告和推廣開支高於預期,但強調集團的財務狀況仍然強勁。 根據農委會最新公佈的雞蛋產銷資訊,本週產蛋雞數約3103萬隻,比上週3136萬隻再減33萬隻 ,… 【明報文章】23歲中國男子網球小將吳易昺日前歷史性奪得ATP(世界男子職業網球聯合會)巡迴賽冠軍,成為中國第一人,也創下中國網球男單世界最高排名紀錄。

第一城呎價: 太古城3房售1,370萬

利嘉閣雷敏儀指出,西區寶翠園6座中高層套三房戶,放盤僅五個月,已累減700萬元,終以3,100萬元易手,呎價約25,898元。 中原陳文傑則透露,北角海峯園高峯閣低層C室,更於一個月內減價150萬元,以1,050萬元易手。 事實上,上述指數成分屋苑中,不少的實用面積調整呎價跌勢加快。 第一城呎價 當中沙田第一城呎價由17,697元,僅一週已回落至16,831元。 而荔枝角美孚新邨及紅磡黃埔花園,同期都錄得約1.9%及0.8%跌幅。 美聯高級營業經理徐廣森表示,九龍灣德福花園K座低層10室,491方呎,獲用家由轉買以700萬承接,呎價約14257元。

第一城呎價: 最新雞蛋產銷曝光!蛋雞周減33萬隻、雞蛋日供減1000箱

至於新買家為用家,見單位入場門檻低,做價吸引,加上位處市中心,十分方便,另付10%額外印花稅約31.3萬元入市。 市場消息稱,該盤翠樺道單號屋,實用面積1,902方呎,由向為收租物業,早前開價2,000萬港元放售,減價後僅售1,900萬元,呎價9,989元。 利嘉閣楊浩賢亦稱,沙田第一城31座中層E室售276.6萬元,面積562方呎,呎價4,922元屬理想價。 另世紀21陳朝霞稱,火炭穗禾苑G座高層7室以168萬元售出,呎價3,123元,為屋苑金融海嘯後新高呎價。 次輪銷售將分A、B兩組,A組每個登記人須揀選最少 1個及最多 3 個指明住宅物業,須揀選最少 1個實用面積為700 平方呎或以上的指明住宅物業;B組每位登記人則揀選最少1個但不多於2個指明住宅物業。 項目將於星期二(3月16日)下午8時截票,星期三(3月17日)即場抽籤。

第一城呎價: 中學:沙田區

他續稱,政府同時要活化換樓市場,如用家換購樓價1,500萬元或以下住宅,宜將最高按揭成數調升至七至八成,以刺激換樓需求。 本港住宅樓宇受多重負面因素夾擊,地產代理行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認為,要趁機拆牆鬆綁盡快撤辣,不是要令樓價回落,而是要讓更多人可以上車。 第一城呎價2025 青衣公屋樓王長安邨身價大跌,美聯葉偉林稱,該盤安泊樓中層12室,未補價第二市場開價380萬元放售,累減87萬元,獲綠表客以293萬元購入,呎價6,041元。

第一城呎價: 樓市走勢|視乎加息步伐、經濟及通關進展

預計本週成交量將可重上350宗水平,樓價料平穩,調幅料1%以內。 如選用「180天付款計劃」,並扣除價單上各項折扣最高20%優惠後,單位折實售價由731.12萬元至2,345.28萬元,折實呎價由22,866元至30,227元,折實平均呎價26,463元。 發展商指,是次第4號價單88夥預計可套現約15.15億元(售價計),折實約12.12億元;撇除座向、樓層同景觀等因素,是次加價0.5%至2.5%。 祥益分行經理謝利官表示,天水圍嘉湖山莊6期美湖居3座高層H室,面積540方呎,獲區內換樓客以600萬元承接,呎價為11111元,成交價及呎價均創同類新高。 中原高級資深分區營業經理陳彪透露,鰂魚湧太古城天山閣極高層C室,面積689方呎,3房連天台,坐享海景,以1520萬元易手,呎價22061元,新買家為區內用家。

第一城呎價: 美俄總統同日演講「隔空對決」 中國「和平方案」備受期待

此外,長實分別以1,000萬和400萬製作了2輯短片及在多處地方刊登廣告。 位於紅磡國際都會廣場9樓示範單位於3月20日-7月5日對外開放。 香港置業助理分區董事劉浩勤表示,將軍澳廣場新錄得成交,單位為1座高層F室,屬2房間隔,面積429方呎,以約668萬元沽出,呎價達15571元。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第一城呎價: 香港樓市走勢2023|個別屋苑去年樓價「跌過籠」

考慮到買賣或轉讓住宅及非住宅物業須繳付的從價印花稅(第二標準稅率)的稅階自2010年都未有調整,故決定對此作出調整。 新地旗下九龍站天璽今以招標形式售出1夥四房單位,為天鑽璽87樓A室,面積1574方呎,成交金額約1.319億,呎價83800元,成交呎價創項目新高。 2006年時,環保觸覺及大圍屏風樓關注組均認為多幢新興建的屏風樓將大大影響區內空氣、光線及居民健康。 絕大多數的大圍居民反對興建名城,但九鐵及城規會最終沒有理會有關訴求,項目通過興建。。 唯名城業委會在2014年拒絕,表明不同意在其大廈天台安裝電視訊號轉發器。 名城第二期命名為「盛薈」,提供1,368個單位,單位間格與第一期一樣,面積介乎902至1,400呎。

第一城呎價: 沙田區

美聯陳智生稱,一名投資客以89萬元購入同區兆康苑I座低層3室,呎價1,630元,單位三個月升值4萬元。 利嘉閣陳大偉指出,上週50屋苑交投按周升11%至336宗,以屋苑分析,元朗YOHO 第一城呎價2025 Town交投按周飆升五倍至24宗最高,其次的青衣盈翠半島及元朗錦繡花園亦大升4.5倍及3倍,成交量分別錄11宗及4宗。 樓價方面,該批屋苑上週樓價再升0.5%,期內西灣河嘉亨灣、小西灣藍灣半島及將軍澳廣場同錄4.8%升幅齊居首。

盤點十大屋苑去年被廣泛報道的「破頂」單位,部分盤的銀行估價較當時成交價「潛水」15%至逾20%不等。 其中,第一城兩房「呎價王」最新估值僅433萬元,較去年10月成交價低近3成,亦低過目前市價。 面對部份二手樓銀行估值「深潛」,專家教路準買家置業前可這樣做。 新冠肺炎衝擊本港住宅樓市,二手樓價指數連升四周後掉頭向下,預期今年上半年跌幅會高近半成。

作為新界指標上車屋苑的沙田第一城,成交呎價歷史最高的幾個細單位跌幅最為驚人。 據土地註冊處成交紀錄,37座低層F室,實用面積284呎,去年10月錄得成交價600萬元,呎價高達21,127元破頂,惟最新估價跌至433萬元,跌幅近3成! 至於呎價紀錄緊隨其後的3個同類型細單位,銀行估值亦低水15%至22%,最新估價介乎462萬元至505萬元。 【香港樓市走勢2023】香港樓市跟香港經濟一樣,逐步復常,樓市成交回暖,香港樓價亦止跌回升!

由於屋苑鄰近多間大學,吸引不少港漂生居住,加上有不少說國語的人居住,因此中港矛盾時常發生。 原業主2000年以232萬元買入,持貨18年,帳面勁賺1018萬元或逾4倍。 去年樓價屢創新高,準買家抱住「遲買仲貴」的心態,不怕業主獅子開大口,連帶熱門屋苑樓價亦癲升,好似沙田第一城去年有單位呎價曾高見21,000元,就連近期新盤也望塵莫及。 然而,自第3季起樓市轉勢,「劈價」成交屢見不鮮,連帶銀行估價亦隨之「收斂」,甚至較樓價走勢還要「低水」。

第一城呎價: 內地遊客銅鑼灣買藥材遭極速磨粉 被逼支付11萬天價藥費

此外,項目亦預留空間,以銜接通往柏傲莊商場及港鐵大圍站的天橋。 名城住客會所命名為Club Festival,發展商聲稱會所斥資4億港元興建,會所及園林總面積達62萬呎,規模為長實眾多物業之冠。 會所內由3個主體會所組成,設近50種遊樂設施,分置於各期基座,供1至3期住客共用。 中原元朗分區營業經理王勤學表示,元朗翠韻華庭新錄成交,單位為4座高層B室,面積682方呎,3房間隔,獲用家入市,以688萬元承接,呎價約10088元,樓價創屋苑3房單位新高。

據本報統計,10大屋苑於2月上半月暫錄131宗成交,雖與上月同期約140宗相比,按月下調6%,但已為近5年以來成交量最多的2月上半月,較2021年同期錄115宗成交,多出14%。 2016年11月底,有住戶發現家用食水出現黑點沉積物,煤氣熱水爐水隔亦遭沉積物阻塞,開水亦見有黃泥水流出。 港鐵表示,受到大圍附近水管工程供水恢復後沖起沉澱物之影響,12月1日起收到約400戶求助,稱食水有沉積物,名城客戶服務處已安排承辦商陸續清洗各座食水缸以及加強屋苑供水系統過濾裝置。

第一城呎價: 美孚新邨︰代理指上月成交少  銀行難估價

資料顯示,何文田欣圖軒2座低層D室,實用面積725方呎,以1,120萬元自由市場價登記售出,做價料創全港資助房屋新高,呎價15,448元。 業界人士認為,交投增多,二手盤被持續消化,政府應撤辣釋放盤源,增加供應,避免樓價再升上高峯。 全港上車指標沙田第一城兩房單位,剛以呎價21,690元轉手,創下項目歷來最高紀錄。 朱立基一直活躍於本港樓市,在港持有不少物業,包括上環商廈The Wellington及盈置大廈全幢,另亦持有不少豪宅物業,如山頂倚巒、西半山天匯等。 過去朱氏曾被市場指捲入天匯買賣,該物業2010年推出首批共24夥,由離岸公司購入,但當中20夥撻訂收場,朱氏曾被市場指是該批單位的幕後買家。

戴德梁行執行董事及香港研究部主管鄧淑賢女士表示,展望2023,住宅市場仍然受加息及環球經濟影響,左右買家入市意欲,同時相信部分業主因供樓壓力加大而擴闊其議價空間。 預計2023年上半年樓價仍會維持跌勢,但隨著市場預期息口有望於明年見頂,下半年樓價或將漸趨穩定,全年預計續調整0-5%。 德勤早前向財政司司長提出建議,就香港永久性居民的首次置業印花稅提供一次性扣除(上限為 200,000港元)。 尹佩儀表示,集團樂見政府推出類似措施,以減輕首次置業人士的負擔。 財政預算案2023|香港樓市走勢|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2日)公佈2023至24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 在樓市政策方面,今年最大亮點為辣招維持不變,但從價印花稅的稅階降低。

中原高級分行經理朱偉雄稱,青衣翠怡花園7座高層C室,面積365方呎,成交價585萬元,呎價16027元,呎價創屋苑新高。 美聯助理區域經理翁凱傑指出,沙田第一城19座高層D室,面積327方呎,2房間隔,以585萬元售出,呎價17890元,創同類成交價新高。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截止至2月23日,今年2月,整體樓宇買賣合約登記(包括住宅、車位及工商舖物業)暫錄3,383宗及303.26億元。 預計全月錄4,100宗及360億元,將較1月份分別下跌30.6%及33.8%。 第一城呎價 登記宗數將創2020年1月後25個月新低,金額將創23個月新低。 其中夏宮閣低層H室,實用面積690方呎,屬3房戶,剛以超低價1,048萬元易手,呎價15,188元,較銀行估價低逾200萬元。

屋宇署資料顯示,該地盤面積約4200方呎,過去獲批建1幢32層高的酒店,樓面62,980方呎。 今年《財政預算案》中,目前的各項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即所謂「辣招」)維持不變,換言之,包括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等稅項在內,都將按原有安排繼續實施。 為配合市況改變方向,盛薈原調升意向呎價,調幅5%至7%,項目呎價有機會逾1萬元。 不過在11月11日公佈價單後,首批單位以貼市價首推108夥,最快在11月19日開售,平均即供呎價8,326元,較市價折讓2%至3%,較名城一期開價低約4.2%,並較1期二手放盤價低出17%,入場費為712.8萬元。 無線電視的《東張西望》節目內提出,單位以建築面積尺價計算,呎價是比一期為低,但以實用面積呎價比較,就會比一期為高,發展商實以名減實加的方法推銷。 惟個別屋苑錄蝕讓個案,世紀21奇豐高級分行經理李仕明表示,大埔天賦海灣新錄成交,單位為1期21座低層特色戶,面積932方呎,連約471方呎平臺,3房間隔,獲區外買家以1300萬元承接,呎價13948元,屬市價水平。

過渡性房屋方面,截至2022年年底,約7,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已投入服務,預計未來兩年另外有約14,000個單位相繼落成啓用。 若以一個800萬元住宅單位為例,其稅率原為3.75%,須繳付的印花稅為30萬元;從價印花稅稅階調低後,同一個單位的稅率降低至3%,應繳稅款為24萬元,比原先的30萬元,足足減少了2成。 The post 沙田第一城呎價再升穿2.1萬 疫市創歷史新高!!

第一城呎價: 花園平臺

香港現在的「大局」是由治及興、社會復常,對內對外完全通關,一切開始回復正常。 第一城呎價2025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科網股早前「彈得好勁」,累積升幅不小,加上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強勁,意味市場對加息看法太樂觀,使對加息敏感的科網股回吐。 他提到,恆科指已連跌三週,料近期繼續受壓,港股則受科網股及業績期影響,料第一季仍處於反覆調整格局。 國指跌138點或2%,收報6925點,恆科指瀉153點或4%,見一週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收報4158點,技術走勢上10天線下穿50天線(見圖),短期走勢或進一步偏軟。 自上次美國聯儲局加息以來,市場對美國加息預期升溫,科網股首當其衝,科指自上月底以來開展跌浪,由高位4813點逐步回軟。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昨日接受彭博節目訪問時稱,近期經濟數據較預期強勁,估計聯儲局將在3月、5月、6月分別加息0.25釐,應對經濟加速擴張,即今年全年或合共加息1釐,明年不減息機會亦不低。

總結全年,戴德梁行董事及香港研究部主管陳健珩表示,2021年住宅市場交投活躍,成交量達9年以來新高,隨著樓價逐漸接近歷史高位,成交及樓價增長於下半年略為放慢。 食藥署缺藥平臺最新資料顯示,Ciprofloxacin注射劑型、Moxifloxacin注射劑型等兩款後線抗生素也處於缺藥狀態,如遲遲未改善,恐影響細菌感染患者的治療成效。 中信證券發表報告,預料今年中國經濟復蘇,加上目前中資估值有優勢,相信外資及北水將重新增配港股。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挫357點,科網股成跌市元兇,多隻科網藍籌跌逾4%,合力推低大市,拖累恒指跌穿50天線,全日收報20,529點。 有證券界人士分析,科網股早前累升不少,加上市場對美國加息預期有調整,故現時繼續受沽壓;而市場正觀望業績,預料港股首季仍處反覆調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