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半山21 BORRETT ROAD第1期,項目除鎖定大灣區豪客,當中有6成客人都是來自大灣區。 他旦言,長實今年會再推出另外兩個全新樓盤樓花項目,以及3個新盤佔全年的三成。 他認為,即使兩地未通關,但社會對住宅需求巨大,認為樓價有機會上升,樓市2021上升率約5%。 新世界發展鄭志剛在網上業績發布會表示,他對香港樓市和零售市道有信心,香港最壞時刻已經過去,並預測樓價今年有5%升幅,零售銷售在下半年會有雙位數的增長,他對香港樓市市道都算樂觀。 美聯老闆黃建業最近在媒體表示,近月熱錢流入香港樓市以及投資者開始套股換樓入市,香港樓價已重回上升軌道,黃建業預料全年香港樓價有8%升幅,假若年尾前通關成功,升幅可達10%或以上,可謂相當樂觀。
- 原業主因急於移民海外,故接受遠低於銀行估價的價錢沽出單位。
- 港英政府為了穩定人心,宣佈實施聯繫匯率制度,將港元和美元掛勾於1美元兌7.8港元,聯繫匯率制度實施而今。
- 從以往項目可見,集團善於發展及改造不同區域,集團現時積極推進黃竹坑項目,前景值得憧憬。
- 公眾亦可在辦公時間到位於觀塘建生廣場一樓的房委會綠置居售樓處、樂富房委會客戶服務中心、房委會轄下各屋邨辦事處及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房協轄下各出租屋邨辦事處及民政事務總署的民政諮詢中心索取上述的紙本文件。
- 當中,東湧映灣園銀主單位搶高約一成賣出,惟仍低估價約106萬元。
根據中原地產數據,去年12月新界西CCL_Mass(指大型屋苑)指數由03年低位累升4.5倍。 洪灝大膽預測樓價從高位回落五成,有甚麼理據與港樓對賭? 「因為利率趨勢發生變化」,洪灝分析指出,由於香港過去多年都是呈現利率趨勢性下跌,即使樓價高企,仍然有不少人蜂擁上車,原因是實際按揭利率只有兩釐多,「供平過租」之下,令港人急於置業。 樓巿走勢2025 歐元區2月綜合採購經理指數創9個月新高,德國及法國經濟數據亦強勁,助長歐洲央行進一步加息的預期,不利股市表現。 倫敦富時指數收市報7977點,跌36點,跌幅0.46%。 巴黎CAC指數報7308點,跌26點,跌幅0.37%。
樓巿走勢: 香港樓市2022|樓價指數連跌3個月
議息結果公佈前,部分投資者擔心鮑威爾言論或相對鷹派,結果會後聲明及鮑威爾的措辭均較預期溫和。 技術上,若短期港股未能重上20天線,有機會需要回補1月3至1月5日的兩個裂口,預示下方重要支持區域或為20,200至20,800點。 除基本因素發展外,投資者應留意港股成交,假如機構性投資者持續沽貨,將不利港股後市表現。 【明報專訊】上週筆者指出恒指已甚為超買,雖然難以準確判斷出現調整的時間,但肯定風險正不斷累積。 結果恒指上星期終現回吐,由1月27日的高位22,700點至上週五上午時段的低位21,459點計,跌幅達1241點。
雖然自去年七月高位至今樓價已跌10%,但因為樓價經已累積上升很多年,加上基數高的關係。 所以他認為,就算再多跌逾一成,都只是返回一八年初樓價水平而已,市場毋須過分恐慌。 皆因香港發行貨幣需要有等價的美元支撐,才能保持聯繫匯率穩定,因此增發貨幣的能力遠遜各國央行,樓價自然無法水漲船高。
樓巿走勢: 樓市走勢最重要是市場氛圍
【香港樓市2022】美國聯儲局快加縮減買債規模的速度,聯儲局政策官員又預計美國明年可能加息3次。 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預期,若本港銀行結餘維持充裕,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未必跟足美息升幅,明年(2022年)本港按息仍主要處2釐以下水平,低息環境歷史性延續14年。 現時本港情況類近2003年「沙士」情況,當時疫情過後,大批旅客來港,推動本港經濟和樓市。 目前政府放寬至「0+3」措施,由外國入境人數增加,但本港跟內地仍未通關,市場憧憬如果兩地通關,對經濟和樓市同樣起正面作用。 市場預期美國於年底再加息,香港會再加息多一次,最多加幅0.25%。
- 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資料、金融市場數據、報價、圖表、統計數據、匯率、新聞、研究、分析、購買或者出售評分、財金教學及其他資訊僅作參考使用,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或任何交易前,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以核實定價資料或獲取更詳細的市場信息。
- 月中再有擾攘逾1年的臨時過渡性房屋見到眉目,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合共涉及住宅面積逾102萬方呎,料可提供逾4,000個臨時過渡性單位。
- 基於恒指已相繼跌破10天及20天移動平均線(分別位於22,008及21,683點),反映走勢轉差。
- 他預計,今年豪宅供應將會增加,料豪宅樓價升5%左右。
- 今年樓市經歷一波三折,受到內憂外患的拖累,本港樓價先升後回,有市場人士指出,明年樓市仍是凶多吉少,甚至會有跌一至兩成的機會。
-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是中原地產根據該集團的買賣合約成交價編製作為基數,反映最新的地產市場價格變動的一項指南。
單位原叫價880萬,現減價57萬或6.5%,日前以823萬元獲承接,摺合實用面積呎價約20,783元,摺合建築面積呎價約14,515元。 張勇邦表示近年本地逐漸回升,但最近離港人數增多,離港往外地就學的比例亦明顯增加,此消彼長下,令學校各級都有空額的情況。 直資學校議會主席陳狄安指出單單是他所在的學校,今年已有50多人離港,遠高於過往大約30人的情況。
樓巿走勢: 香港樓市走勢2021升定跌?快看8大香港地產界猛人分析香港樓價走勢2021!
(四)預先睇定二手放盤,如可挑選藍籌屋苑放盤,鎖定某些單位售價,自己可負擔得起,留意是否有業主因移民等因素而急於放售單位,如有就買。 張宏業指,按照上次美國加息,香港跟隨加息較慢,美國加息5至6次,香港才加一次。 他指出,香港背靠內地,銀根不緊絀,加息次數較美國少,加息幅度亦較美國低。
樓巿走勢: 文章導覽
當中,東湧映灣園銀主單位搶高約一成賣出,惟仍低估價約106萬元。 作者簡介:汪敦敬撰寫樓市評論文章20多年,於2009年金融海嘯後認為市場會出現新的秩序及邏輯,主力撰寫有關新常態(new normal)文章,更強調在機會成本的法則下「買不買樓也充滿風險」甚至「不買樓的風險更大」! 同時創立的「龍市理論」準確推演到市場的變化,得到廣泛認同及高度評價。 踏入2022年1月,二手市場湧現不少減價盤,如港島藍籌屋苑太古城有兩房單位減至低於1000萬元成交,嘉湖山莊亦有單位成交實用呎價低於10,000元。 此外,即使已盡力爭取,但是業主在第五波疫情中只給予有限度的租金寬減;同時,香港新盤市場極其淡靜,2022年上半年一手住宅註冊量,跌至2014年以來新低。 加上「息魔」殺到,對二手成交構成巨大壓力,急於放貨的業主即時跟隨減價求售,移民盤亦加入減價行列,令樓價持續向下調整,惟料跌幅有限,預計今年全年樓價將跌約8%。
樓巿走勢: 樓市「大陽春」 豪宅先起動|布少明
紐約3月期油收市報每桶76.16美元,跌18美仙,跌幅0.2%。 布蘭特4月期油收市報每桶83.05美元,跌1.02美元,跌幅1.2%。 日本電子部件巨頭京瓷的社長谷本秀夫表示,隨着美國政府加緊管制尖端技術輸出,中國繼續擔當「世界工廠」的角色岌岌可危。 由於假期效應,以及本地有新病毒殺入社區,令以溢價銷售的一手市場蒙上陰霾。
樓巿走勢: 香港樓市見底訊號(4)新盤優惠減少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形容最近香港的疫情穩定,樓巿表現強勢。 同時由於樓價現在高位爭持,陳永傑相信樓價可以在8月內突破歷史高位。 房委會又指出,公眾可於今日開始,在房委會/房屋署指定網頁瀏覽或下載「綠置居2022」的申請表、申請須知及三個發展項目的售樓資料簡介。 公眾亦可在辦公時間到位於觀塘建生廣場一樓的房委會綠置居售樓處、樂富房委會客戶服務中心、房委會轄下各屋邨辦事處及分區租約事務管理處、房協轄下各出租屋邨辦事處及民政事務總署的民政諮詢中心索取上述的紙本文件。 房委會表示,有意在「綠置居2022」購買綠置居單位的合資格綠表人士,可於9月29日至10月12日期間遞交申請表,申請費用為250元。
樓巿走勢: 最新成交
因應「新香港人」及國內人士對香港豪宅的熱烈追捧,他估計豪宅樓價有機會跑贏大市,升幅有機會可逾15%。 原業主在2019年4月,以約810.5萬元買入該單位,持貨2年,因原業主計劃移民,故賣樓套現。 沽出轉手帳面賺約12.5萬元或約1.5%,但需支付10%額外印花稅款,即約82萬。
樓巿走勢: 樓市動向
無啖好食不單是市民,二手樓劈價、呎價跌穿萬元,新界西租金帶頭調整,可見樓市難搵食。 洪灝又笑道,最近收到不少地產代理的訊息,指要趁利率上升前買樓,「好像買菜這樣,我覺得不太靠譜。」洪重申一點,世界上沒有一種東西只升不跌,他走遍全球那麼多地方,直言香港樓價真的好高,而他亦不選擇在港置業。 我們保留權利不時更改本免責聲明並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更新版本。 閣下必須定期查閱於本網站/應用程式刊登的資訊,以確保您即時知悉任何有關的改動。
樓巿走勢: 疫情後樓巿走勢
投資銀行高盛指出,多項數據均反映美國經濟具備韌性,故把未來12個月陷入衰退的預測機率,由原來的35%大降至25%。 此一預測意味經濟有很大機會實現「軟着陸」,即通脹回落的同時也不會引發衰退。 美國2月綜合採購經理指數初值升至50.2,重返擴張水平並觸及8個月高位。 數據顯示英國企業活動反彈令市場意外,投資者憧憬英國經濟衰退風險減少。 美元兌日圓報135以上,1英鎊兌1.211美元左右。
樓巿走勢: 投資策略
而年初因為疫情第四波及限聚令影響而出現的調整, 便可能成為今年入市的最佳時機。 華爾街股市顯著下跌,道瓊斯指數跌近700點收市,標普500指數失守4,000點整數關口,三大指數均跌2%或以上。 市場擔心聯邦儲備局會維持高利率水平至更久,加上大企業業績不理想,亦令情緒轉差。 美元轉強,債市向下,10年期美國國債息率上試4釐水平。 交投方面,即使1月正值農曆新年的影響,惟一二手交投仍然齊旺。
滙控行政總裁祈耀年重申看好香港前景,料市場繼續受惠中國重新開放,盈利有望進一步增長。 去年,桂洪集團旗下紅磡單幢新盤「曼翹」銷情火爆,超購37倍多,但卻爆出有大型銀行不為該盤提供樓花按揭申請(即是即供按揭計劃)。 樓巿走勢 桂洪屬小型地產商,財力可能較弱,銀行要加強風險管理,亦無可厚非。 繼早前政府公佈引入限呎樓措施後,下一季度推屯門住宅用地,單位面積下限要有280呎,將減少納米樓供應。 更有報道指,部分銀行基於風險考慮,研究停做樓宇面積250方呎以下單位的按揭貸款,惟暫未有定案。 估計二手成交於1月全月可達到4,000宗水平,不僅按月升逾2成,更已較過去10年每月平均成交量約3,700宗高出8%,反映本地購買力因通關引發,湧入去年樓價急挫的二手市場,令二手交投率先全面「復常」。
位於樂富房委會客戶服務中心的居屋售樓處不會接收「綠置居2022」的申請表。 房委會昨日宣佈,「綠置居2022」申請期將於下週四(29日)開始,至10月12日截止。 今次出售三個綠置居項目,包括油塘高宏苑、粉嶺清濤苑、馬鞍山錦柏苑,合共4,693夥,將會以市價41折推售,當中馬鞍山錦柏苑「入場費」最低,首期只需4萬元。 當局指,預料將於今年第四季攪珠,並於明年首季開始按申請類別的優先次序邀請合資格申請者選樓。 近年不少人到屯門置業,因該區樓價相對低水,而且有升值潛力,但近日豫豐花園一個低層兩房單位竟錄蝕讓,情況罕見。 原業主於2018年以520萬元購入單位,但日前竟以485萬元出售單位,帳面蝕35萬元。
樓巿走勢: 樓花買家如何預測收樓時間 (入夥紙 / 滿意紙 / 關鍵日期 / 申請按揭時間)
錦柏苑與公共屋邨欣安邨為鄰,較近港鐵恆安站,合共提供1,896夥,面積介乎184呎至473呎。 若以最平售價79萬單位計算,以付5%首期計算,只需約4萬元便有望「上車」。 售價方面,當中位處市區的油塘高宏苑,售價由88萬元至286萬元不等,平均呎價達5,710元,是三個新屋苑中最貴的項目。 樓巿走勢 樓巿走勢 該址鄰近油塘中心及公共屋邨鯉魚門邨,合共提供2,021夥,單位面積由185至489呎不等。 新一期綠置居涉及4,693個單位,包括油塘高宏苑、馬鞍山錦柏苑及粉嶺清濤苑,將以市價41折發售。 其中粉嶺清濤苑776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約277-約447平方呎;油塘高宏苑2,021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約185平方呎至約489平方呎;馬鞍山錦柏苑1,896個單位,實用面積介乎約184平方呎至約473平方呎。
中國碳化矽(SiC)外延晶片製造商天域半導體最新估值接近人民幣(下同)130 億元,堪稱超級「獨角獸」,為東莞乃至大灣區罕見半導體「獨角獸」,展現大灣區全力製造晶片的決心。 在過去十多年,由於樓價及租金升幅比薪金升幅更多,高薪人士越住越細,亦造成了細價樓樓價及租金升幅跑贏大巿的惡性循環,並成了整體樓價走勢的指標。 灣仔:致力參與灣仔區重建項目,建設住宅項目囍滙,並將利東街打造為滙聚食肆、特色店舖的步行街,連同集團於區內的服務式住宅及辦公室等項目,為社區注入新元素。 丘卓文提到,啟德區已推盤但未賣出、已取預售紙或正等批預售紙的單位合計有1.2萬至1.3萬夥,預料相關單位將於未來1至2年內推售,暫時該區新盤發售速度較其他區份落後。
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失業率亦進一步上升至5.2%,是3年以來的高位。 王美鳳續指,按揭年期上限為30年,故按揭年期不會延長至超於30年。 明年樓市穩步發展下,樓價向升機會較高,預期香港樓市2022年平均按揭年期持續徘徊長達28年水平。 【香港樓市2022】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預期,若本港銀行結餘維持充裕,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未必跟足美息升幅,明年本港按息仍主要處2釐以下。
這亦意味著2020年4月起新財政年的私樓土地供應,有機會因應供應目標而進一步減少。 王美鳳指出,今年H按與P按之息差持續達1釐以上,2021年市場H按息平均1.4%,而P按息則持續於2.5%水平,H按慳息優勢明顯,故2021年H按選用比例持續於95%以上並持續攀升。 如果二手樓叫價持續向下,或者二手樓價跟同區一手樓樓價相若,反映樓市未見底。 若果二手樓樓價持續低於同區一手樓樓價,反映樓市不會持續下跌,屬見底跡象。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表示,本港住宅樓價由年初至今已累跌8%,並預計明年將再跌5%,指目前尚未觸底。 4月27日,美聯布少明在媒體指出,香港樓價已從低位回升。
樓巿走勢: 樓市速報:明年樓價先跌後升
受惠未來北部都會區發展,加上去年天水圍新盤熱賣,令區內樓價被看高一線。 AASTOCKS.com Limited也許連結訂戶或訪客至其有興趣的網站,但AASTOCKS.com Limited只提供此服務給訂戶或訪客並不為此安排負責。 用戶在沒有AASTOCKS.com Limited明確的書面同意情況下,不得以任何方式複製、傳播、出售、出版、廣播、公佈、傳遞資訊內容或者利用在本網站/應用程式的信息和內容作商業用途。 本網站/應用程式包含的內容和信息乃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該公開資料,乃從相信屬可靠之來源蒐集,這些分析和信息並未經獨立核實和AASTOCKS.com Limited並不保證他們的準確性、完整性、實時性或者正確性。 0.000 (0.000%)沽空 $4.37百萬; 比率 15.753%。
過去一年樓市表現反覆,利好利淡因素爭持,樓價在7月份衝破歷史高位後,即掉頭回落,持續向下。 展望2022年,市場續憧憬通關、北水流入,惟同時美國有機會加息等,《香港01》找來多位地產業界人士為新一年樓市把脈。 今年樓市可謂十分波動,外憂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內患則是年中本港開始爆發政治爭拗,進一步影響樓市成交,利嘉閣地產董事陳大偉表示,今年樓市整體表現先升後回軟,與2018年相似,2年間形成一個近似「M」字型的走勢。 2019年上半年,因持續近半年的中美貿易戰一度出現轉機,帶動股市急速回升,樓市積聚的購買力大量釋放,故上半年表現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