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關鍵,就是皇都戲院坐落的地點--北角,並非如灣仔中環般,是一般人會前往上班娛樂蹓躂的地方,除非你住在該區內。 因此,有不少關心文物和古蹟保護的人,而且很多是八九十後,根本連香港有這麼一座有價值的戲院也不知道。 北角的七個區議會議席中,就有六個由建制陣營在毫無競爭下自動當選。
吳韻怡至今保留着1997年2月28日皇都戲院結業當天最後一場電影票。 「那是成龍的《一個好人》,我和媽媽、哥哥三個人去看的。」她清楚地記得,「那天人很多」。 1956年6月,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訪港的內地藝術團體——中國民間藝術團在璇宮戲院演出,轟動一時。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美元
對傳統建制陣營來說,文物古蹟或歷史建築的保育從來不在其議程上,他們也不用以此爭取選票,甚至視之為社會發展的阻礙。 小時候對這座1952年落成的北角地目標背景認識並不多,只記得戲院外曾是小學校車站,一年也會去看幾次電影。 到1997年戲院停業,卻一值沒有拆卸,才開始注意到,這也是都市奇葩,竟然沒被地產商盯上,全港唯一的包物線形巨型飛拱支架和具現代主義的建築特色,在急速的社會變化中仍得以保存。 可是,直到今年夏天,這座沒落了的戲院(連同相連的住宅樓宇)終於開始有人打它的主意,近日也引起了社會對戰後歷史建築保護的聲音。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2025 記下這一段,除了能追溯香港的摩登不是五十年代之後忽然而至,甚至能追溯至更早,「我覺得這段不止是戰後歷史,其實是戰前三十年代歷史,也可能是整個摩登中國、現代中國的一頁,璇宮這一章其實幾緊要的」。 負責拍賣的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指,今次是投價屬市場水平,而項目位處北角核心區,三面臨街,地盤面積較大,屬近期市面罕有,但相信今次項目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建築成本會因而有所增加。
VIDEO
而戲院的具體重建方案,由於現時尚未完成測量和勘探,一切方案為時尚早。 集團將會夥拍民間團體舉辦一系列有關北角及前皇都戲院的講座、導賞團,以及徵集北角及前皇都戲院口述歷史及回憶等其他活動,以不同方式講解北角文化歷史以至前皇都戲院的歷史背景、特色及文化價值,並會邀請有興趣的學校、團體及公眾人士參與。 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指出,由上而下的評級機制已不合時宜,外國有不少由民間--即由下而上主動要求保育,可反映這些建築與人民的關係。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1952年建成的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前身為璇宮戲院,是本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戰後戲院,屬一級歷史建築,充滿神祕色彩。 甚至認為「流行嘢」都是過眼雲煙,當今天年輕人甚或都已不太認識她時,我們談論的集體回憶,到底是誰人的回憶,「孫中山同盟會的會址一定話要保育啦,但紅線女做過的劇院、鄧麗君來過的地方呢,一向都不被認為是一回事」。 專研流行文化多年的吳俊雄指出,流行文化其實正是香港發展的精髓,「研究香港第一樣入手的,很多時未必是殖民政制,反而是做過什麼戲,哪些大師曾遊遍東南亞最終來到了香港」。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香港皇都戲院重生 新世界鄭志剛保育計劃延續傳奇
在皇都戲院展開復修並建構成一個藝術文化表演的全新地標前,新世界旗下的非牟利機構 Culture for Tomorrow 特別舉辦名為《尋找你我他的皇都》的代入式歷史體驗活動,讓人親歷皇都的昔日輝煌。 新世界指,須待建築保育團隊進入皇都戲院進行全面及仔細的勘探工作,才能擬定出詳細保育及發展兼備的方案。 集團除了着手籌劃保育發展兼備方案,亦已開展皇都戲院的文物蒐集及口述歷史計劃,暫已收集數百件與皇都及北角一帶有關的文物,包括戲院告示牌、當年與片商簽訂的協議等,並會將有關收集得來的文物於日後的皇都戲院內展出。 集團亦將與不同團體推出一系列的社區活動,與北角街坊及香港市民一同去重新認識皇都戲院的珍貴歷史,亦希望透過育計劃將皇都戲院再次成為文化地標。
她又透露,顧問委員會於過去兩年開始收集文物、戲條文件,以及進行歷史訪問,收集了許多無形的資料,認為對團隊在保育方向有很大幫助。
擁有68年歷史的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由香港娛樂業鉅子、萬國影片公司集團創辦人歐德禮MBE(Harry Oscar Odell)於1952年創建。
按照現有的法例,超過五十年樓齡的樓宇,只要發展商收購到八成業權,餘下的兩成就可過強制拍賣業權。
記下這一段,除了能追溯香港的摩登不是五十年代之後忽然而至,甚至能追溯至更早,「我覺得這段不止是戰後歷史,其實是戰前三十年代歷史,也可能是整個摩登中國、現代中國的一頁,璇宮這一章其實幾緊要的」。
根據屋宇署公佈5月份資料,英皇道277至291號、電廠街2至16號及渣華道4至6D號,獲批興建兩幢高19層及27層的商住大廈,即是皇都戲院及鄰近皇都戲院大廈的地址。
在重建消息刺激下,鄰近大型屋苑城市花園業主憧憬新項目令全區會有變天發展,叫價進取,該盤交投步伐反而放緩,本月僅暫錄1宗買賣。 她憶述指,當年由放學到晚飯都留在皇都戲院,讀中學時亦會幫母親「睇檔」,和鄰近鞋舖的小孩亦是「由細玩到大」。 直至1997年2月,皇都戲院上映最後一部電影時,她亦有「捧場」,見證戲院的最後一刻。 從一些招牌可以看到,這裏曾經有理髮店,專門售賣眼鏡、郵票的小店。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二、流行文化 香港發展精髓
另外為了進一步吸納保育專家、學者及演藝名家的真知灼見,新世界早前亦特別成立顧問委員會,就如何落實保育皇都戲院給予意見。 表示,將會為皇都戲院啟動保育計劃,盡力保留和重塑戲院古蹟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 香港最大強拍項目北角皇都戲院於10月8日拍賣,拍賣由新世界發展提出,並由新世界發展以底價港幣47.76億元投得。 新世界表示,預計在11月中完成法律程序後,會盡力修復該歷史建築。 加上筆者本身為北角老街坊,多年來與家人在皇都戲院留下不少美好回憶,自然對今次保育與發展兼備的重建計劃深表歡迎,樂觀其成。 然而,隨着時代巨輪轉動,北角區由五、六十年代的繁華「小上海」逐漸變成舊區,加上其他更豪華、更現代化的電影院與文化藝術場館相繼落成,皇都戲院慢慢喪失其演藝殿堂地位。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香港觀察:從皇都的沒落說起
這趟體驗之旅由踏入皇都戲院商場,在售票 處接過一張舊式戲票開始,時光立即倒流回到舊時代。 當年,這裏是戲院員工們休息和聊天的好去處,她和同事們「經常上來透透氣」。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皇都商場內現時仍有洋服店和五金舖營業,90年代遷至皇都的輝煌洋服店主曾生指,做得一日得一日,盼留守至最後一天。 市場焦點新盤再有示範單位亮相,新鴻基地產(00016)屯門兆康NOVO LAND第2B期,昨日再開放一個連傢俱的兩房示範戶,並預告下週初公佈的首張價單將提供不少於146夥。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中國救援隊完成國際救援任務平安回國 香港特區救援隊同機抵達
另外,香港電臺《早辰.早晨》節目(2016年5月30日至6月1日)訪問了古蹟辦評審專家小組兩名成員,揭示他們的歷史觀超錯,價值觀駭人,也跟社會大眾的想法嚴重脫節。 早年的璇宮戲院佔地三萬平方尺,座位逾1300個,而皇都戲院座位也逾千,並劃分為前座、中座、超等和特等。 璇宮戲院開幕時曾賣廣告有標語謂「地底車場」、「遠東僅有」、「藝術浮雕」、「高尚名貴」。 多年來國際級音樂會及海外歌舞團如日本松竹歌舞團、臺灣藝霞歌舞團等亦在此處表演,當中包括鄧麗君。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北角英皇道 279-291 號
地盤工人在線上遊戲認識14歲女童,之後便連續2日與對方性交及肛交,事後被女童父親揭發。 該地盤工人今日(16日)在高院原訟庭承認與16歲以下女童非法性交、與21歲以下女童肛交2罪,被判監15個月。 法官判刑時表示,就算性行為是在女童同意下進行,但女童年僅14歲,仍須法庭加以保護。 傳媒亦常稱皇都戲院於1997年結業後改建為商場,但事實是皇都戲院商場早於1959年已開業,並一直營業至今。 由於天台「飛拱」不作對外開放,因此場內特地架設霓虹燈桁架模型,是為識別度和人氣最高的打卡點!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香港廢人」阿K,在廢墟裡探索的記憶拾荒者
正所謂:「走得快、好世界」,繼「金融巨鱷」索羅斯旗下基金上季沽清Zoom持股之後,監管文件顯示,長和系創始人李嘉誠於去年3至12月期間,減持逾294萬股Zoom,按期間平均價93.96美元計,估計套現約2.76億美元(約21.52億港元)。 集團一直積極推廣文藝工作,就皇都戲院大廈而言,雖現階段討論日後發展方案屬言之尚早,但若集團成功統一業權,將在重建有關項目過程中,積極考量如何把前皇都戲院的精髓予以保存。 此外,市場人士指出,現時項目坐落的北角區,二手樓叫價進取,反映區內住宅市場氣氛不俗,加上近期商業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故相信項目重建為住宅機會較大。 位於東區英皇道 號的皇都戲院,前身璇宮戲院於1952年落成,是一座單幢式戲院,而皇都戲院大廈及商場則於1959年落成,是本港現時最古老、碩果僅存的單幢式戲院,屋頂採外露式拱架,設計獨特。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香港文化遺產建築:皇都戲院皇建前的回顧
然而翻看規劃圖則,該地段中間一個長方形區域限制高度是主水準基準以上27米,與整個地段其餘部份為主水準基準以上110米的限制不盡相同,這是由於要讓該區域與背後的熙和街保持一條通風通道。 1991年,希慎興業將祖業利舞臺剷平重建成商場及商廈,直到今天仍然是保育或是演藝場地不足議題上令人唏噓的案例。 就是因為利氏沒有樂天集團的眼光與魄力,讓利舞臺轉型成表演場地並與商業項目共存。 皇都戲院將會開放給公眾參觀和欣賞其他文化活動,例如文物導覽和文化旅遊,這些都是保育計劃的一部分。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保育藍圖如何?
涉6188萬 料近尾聲 自2012年開始收購的皇都戲院大廈,收購接近尾聲,發展商收購態度亦趨進取。 據EPRC經濟地產庫資料顯示,該舊樓早前再錄5宗收購,收購價介乎1,064萬至1,430萬元不等,合共涉資約6,188萬元,實用呎價約2萬元。 其中皇都戲院大廈6樓F室,實用面積700平方呎,剛以1,400萬元獲收購,呎價約2萬元,相較去年同期的收購呎價1.86萬元,提價約7%。 新世界或相關人士收購皇都戲院大廈逾4年,至今購入逾百夥住宅及多個地舖單位,估計收購已經接近尾聲,故此發展商希望加快收購進展,以統一業權。 皇都戲院大廈連同比鄰的戲院,合共佔地約3.5萬平方呎,如作純住宅發展,可建樓面達35萬平方呎,屬於 市區罕有大型地盤。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美國聯儲局加息4分1釐 港緊隨調高貼現窗利率
除此以外,團隊已開始進行文物蒐集和口述歷史計劃,暫時已收集到數百件文物,包括戲院告示牌,和當年與片商簽訂的協議等,日後將會用作展品。 皇都戲院由於位置良佳,多年來已有發展商希望收購舊樓業權重新發展。 不過由於大廈的「釘子戶」眾多,發展商收購業權時遇到相當困難,未能達到強制拍賣門檻。 2015年,以新世界發展為首的發展商,斥資7億元購入兩成多業權,但其後一直未有大進展。 吳俊雄也指出了蒐集和呈現歷史的重要,指團隊開過的幾次會議上,極大量時間用於商討如何蒐集和整理史料,包括跟當年戲院客人、表演者、街坊等進行口述歷史紀錄。 期內亦有多項大型住宅項目獲批圖則,規模較大包括長實集團去年2月以102.8億元投得的啟德第4E區2號住宅地盤,準建7幢樓高28至29層的高座住宅物業,另設1幢6層高低座樓宇,住宅樓面約624,568方呎,另提供約23,587方呎商用面積。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北角
記者在展覽中看到,首演當天的《大公報》以半版篇幅報道中國民間藝術團訪港盛況,稱「演出前夕人人撲票」「萬眾爭看精彩表演」。 一些國家的外交使節和多間洋行大班也前來觀賞,名流薈萃,璇宮戲院成為一個文化外交的場所。 吳韻怡的母親1984年在皇都商場經營童裝至1997年,自小在皇都長大的她見證戲院的輝煌時期,戲院結業於1997年2月結業時,她當天亦特意進場觀看最後一場電影,期待建築活化後將來的發展。 全球邁向復常之際,當初頂着「疫情受惠股」光環的視像會議公司Zoom(美股:ZM)隨即被市場棄如敝履。
中港兩地證監會簽訂監管合作備忘錄,進一步加強有關境內企業香港上市相關事宜的監管合作。 去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今年開始內地取消新能源汽車購置稅補貼,不少車企隨即調低汽車終端價格,以維持銷量。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繼特斯拉(Tesla)國產車型全系大幅降價後,小鵬汽車(09868)的多款車型亦降價,且減幅逾一成,以維持市佔率。
集團聘請了國際及本地精英建築保育團隊,以及具份量的顧問委員會,正致力制定全面保育及發展兼備的方案。 集團亦將重塑戲院部分,並賦予新蘊,建構一個文化藝術表演場所,舉辦嶄新而多元化的國際級文化活動,希望喚醒沉睡已久的皇都戲院,注入新的文化精髓。 至於正門上方的浮雕,由於浮雕多年來缺乏保養,且部分已破損,團隊將盡力研究復修。 新世界預料下月中完成法律程序後,將正式成為該地段業權持有人,並開展保育計劃,屆時將會按照強拍條例,在6年內完成重建,強調集團會盡力修復屬於一級歷史建築的皇都戲院,保留和重塑其古蹟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將戲院活化成表演藝術的新舞臺。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北角皇都戲院被新世界申請強拍:重建計劃會積極考量戲院精髓
去年重開即成為亞洲最大型單幕電影院(翻新後有900座位),也兼具演藝場地的功能--Capitol Theatre修復完成後的開幕節目,正是上演音樂劇《Singapura》。 重開至今,戲院主要用作首映禮、電影節、音樂會、時裝表演等各類活動。 如果同一策略應用於皇都戲院,那麼,無論是回復建築物本身功能,還是回應社會現實需要,將皇都戲院翻新成音樂廳,都是最佳選擇。
鑑於皇都戲院過往是國際級文藝表演及電影的場地,活化後的皇都戲院將發展作多元化表演場地,並打算引入國際級表演,同時成為支持本地藝術人創作的地點。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2025 新世界表示,集團將盡力復修該一級歷史建築,保留和重塑戲院古蹟的歷史面貌,包括天台俗稱「飛拱」的桁架建築,致力重現上世紀50年代的輝煌,建構以表演藝術、文藝薈萃為主的香港「文化綠洲」。 2020年8月24日,土地審裁署最新資料顯示,新世界發展以底價達47.76億港元申請強制拍賣,金額創下香港歷來最大金額強制拍賣紀錄。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昔日
為了籌備保育皇都戲院,集團於3年前開始蒐集與皇都相關的舊物,是次活動將展出當中逾百件收藏,包括50年代用作簡介上演電影的戲橋、多款不同舊戲票,包括超等位、堂座、午夜場、戲院員工制服、英皇道電車站明信片、舊北角鳥瞰圖等。 除此之外,參加者還可回顧皇都戲院大廈樓書,以及由香港電影海報大師阮大勇繪畫的70年代電影海報等,更罕有展出1978年已故國際巨星李小龍遺作《死亡遊戲》的電影海報及節錄,務求重塑昔日有「小上海」之稱的北角人文風貌。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早前公佈會保育皇都戲院大廈內前皇都戲院的部分,僅清拆住宅部分作重建用途,因此會保留屬於一級歷史建築的皇都戲院本體。 顧問委員之一、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指,皇都戲院雖在2000年後改建成桌球會,但改裝僅以假天花和假地臺覆蓋原結構,戲院結構仍在,包括劇院式的「堂座」與「超等位」,而獲國際保育組織稱全球獨一無二的天台桁架,和正門上方的浮雕亦會竭力復修。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2025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旗下公司今天就北角英皇道277至291號商住物業「皇都戲院大廈」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強制拍賣,希望藉此統一業權以進行相關重建項目。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美國紋身界教父Sailor Jerry, 從流浪者到水手再到紋身宗師的傳奇。
新世界發展旗下一級歷史建築物北角舊皇都戲院,以及毗鄰皇都戲院大廈的重建發展布局已有定案,項目獲屋宇署批出建築圖則,準重建兩幢商住樓宇,總樓面約38.52萬方呎,佔逾一半為住宅樓面。 新世界表示,初步構思會盡力保留戲院部分整個建築,包括天台俗稱「飛拱」拋物線型的桁架,建構 一個文化藝術表演場所。 當發展局可在數年前繞過古諮會,把落成只有十數年的志蓮淨苑推舉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做法引起非議時,卻未有正視香港保護歷史建築的條例和機制的落後,未來恐怕還有許多有價值的建築(尤其戰後建築),難逃被拆的厄運。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2025 最近一週有一宗新聞引起筆者的注意,就是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地標皇都戲院及相連的住宅物業,半年來一直被一地產商收購。 按照現有的法例,超過五十年樓齡的樓宇,只要發展商收購到八成業權,餘下的兩成就可過強制拍賣業權。
皇都戲院重建計劃: 新聞稿
而戰後這一段流行文化尤其精彩,當幾百萬人因逃避戰亂南來,不想再提政治,反會將大量精力放在抒發自己對生活的想法,也會在賺錢時以商業方式講出流行生活是怎樣的。 團隊搜尋舊圖紙時,發現璇宮戲院的圖由一名外籍測量師簽署,而圖上同時留有真正設計者的名字,他是一個由國內南來、名為劉新科的建築師。 由於必須由認可人士簽圖,當建築人才戰亂下來港,這成為了一種戰後常見的建築項目合作形式。 一九五○年代, 一向已是殖民商埠香港遇上了戰亂南來的人,「武術界有葉問,錢穆走去開新亞書院,是個高手雲集的時代」。 當年許多事都是這裏第一次發生,「戲院點起法?不太知道,沒有需要承襲,反而自由」。
營運資金方面,可以像當初西九的構想以旁邊的商業項目養活文化項目,也可以像樂天集團一次過注資成立營運基金。 以樂天音樂廳為參考,建造成本1200億韓圜加營運基金200億韓圜共1400億韓圜,約港幣9億6千萬,對比 貴公司近年以百億計之年度純利,以至目前達港幣640億現金及存款,「9億6千萬」雖不是小數目,卻是可以應付。 至於最近期的例子,有韓國樂天集團(Lotte Group)在旗下的樂天世界購物中心8至10樓,興建了Lotte Concert Hall。 音樂廳由著名日本音響顧問公司永田音響負責設計,也於2016年8月19日正式開幕,配合集團主席辛浩彬及公司合資200億韓元(約1億4千萬港元)成立的樂天文化財團作營運基金,誓將首爾變成亞洲古典音樂之都。 經營一個音效傑出的音樂廳(前提是音效傑出),在世界各地案例看來,是讓品牌永續的絕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