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辦活動或調查我們歡迎與各方合辦以環保為主題的活動,例如嘉年華會、商場活動、比賽、展覽等,一同為環保出力。 另若果希望舉辦環保活動但未有構思,也可跟我們聯絡共同商討。 Mall樂哥近排同屋企人逛新都會廣場,發現充滿陽光氣息,好有環保feel。 原來新都會廣場由即日起展開「Metro Green年度企劃─綠色夏日營」,畀大家喺鬧市輕易親近大自然,拉近環保生活嘅距離!
在賽馬會「綠惜活動減廢同行」計劃下,本會將為不同的義工隊提供免費環保培訓。 環保署除了提供《大型活動減廢指南》(指南)協助活動主辦者在活動中落實源頭減廢、乾淨回收的措施外,活動主辦者亦可尋求合適的政府資助及尋找其他慈善基金計劃(基金詳情)以支援減廢活動。 塑膠普及化和人們沒有妥善處理塑膠廢物的問題,嚴重地影響地球環境,動植物及人類的健康。 活動期間,零碳天地將被劃分出三大主題園區,而且都是用一些平日不起眼的物料再造:包括入口處用卡板和木盒築成彩色的聖誕樹、用紅白藍膠袋製成的三角錐體聖誕樹羣以及藝術裝置。
環保工作坊: 升級再造工作坊
近二百人於星期日(9/2)聚集在尖沙咀鐘樓,乘著「膠粒清理號」登陸… 傳統上,農曆新年都會送舊迎新,寓意「新開始」的好兆頭。 習俗之一的派利是也不例外,因此不少市民購買或領取全新利是封,但往往使用一次後便用完即棄。 DIY環保手繪CD時鐘 – 坊間購買一個坐枱鐘,動不動也需要幾十至數百元,既然要花費這筆金錢,何不自己製作一個坐枱鐘? 只要加點創意,在CD背面畫上喜愛的圖案,製作成特式的坐枱鐘,既實用又環保。
- 工作坊於九龍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大樓4樓展示廳舉行。
- 一經委任,學生將在整個小學或中學階段擔任「學生環境保護大使」。
- *此為收費活動,所有收益扣除必要活動開支,將會全數撥捐跑去你屋企慈善基金會及展能機構,作社區服務發展用途。
- 「利是封回收重用大行動」讓大家過節之餘,亦不忘保護環境。
- 其後亦有復活節開心農場主題打卡裝置及遊樂設施,讓小朋友快樂過復活節。
- 節能,被視作第五能源,是最快速、有效和經濟的方式,去回應氣候變化及空氣污染的挑戰。
講座會帶你從香港的燈光故事,認識過度使用能源的情況,從認識到實踐,與大家分享如何從生活中減排減碳,為挽救氣候變化問題出一分力,同時反思此城追求燈火通明背後的發展。 示威、抗議不斷,顯示出港人對政府及立法會過往多次違背民意、破壞社會公義已忍無可忍,當中亦包括多項大型基建、有違可持續發展的項目被粗暴通過。 環保工作坊 我們一眾環保團體要求政府尊重民意,不要硬推具爭議性… 環保工作坊2025 環保工作坊 與其用商塲派發的即棄雨傘膠袋,不如自製一個有個性,又環保的雨傘套。
環保工作坊: 環保手工
現時全港33所大專院校及職業訓練學院已設置了3種顏色的分類回收桶,收集廢紙、鋁罐和膠樽。 此外,1 194間中小學亦參加了「學校廢物分類及回收計劃」,在校內設置分類回收桶。 環保工作坊 環保工作坊 這項計劃喜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大部份校內的回收桶均由該基金贊助。 為了培育新一代的減廢意識,「學校廢物分類及回收計劃」於2002年推展至幼兒學校,讓學前幼兒從小認識減少廢物的好處。 這項計劃得到新界崇德社慷慨贊助,該社特別設計了一款別緻的分類回收桶模型供幼兒學習如何把廢物分類。
工作坊協助教師獲取基礎環保知識並成為「基礎環保章」的認可培訓導師 ; 及長遠協助他們為基礎環保章建立評審機制。 此傳統手工班教授大家用以竹篾或鐵絲紮成燈籠骨架, 加上色彩繽紛的玻璃紙紮出獨一無二的DIY燈籠, 為節日增添獨特性。 Decoupage Art源於歐洲的傳統手工藝, 常用於漆器裱貼。 輕黏土、低溫黏土或樹脂黏土有著不同的特性,製作黏土中透過揉、搓、捏、貼、捍、壓等動作的反覆練習能提升手指力量,滿足觸覺與大腦感覺統合,增加手部精細動作能力。
環保工作坊: 社區項目
「幼兒學校廢物分類計劃」開幕典禮主禮嘉賓(自左至右)王敏超太平紳士、範徐麗泰太平紳士、林貝聿嘉太平紳士、黃陸永恩女士及楊馮慧懿女士示範如何使用廢物分類回收桶。 環保工作坊 疫情反復,很多活動都在網上舉行,保持社交距離的同時,也能獲得學習的樂趣。 小朋友只要在家中準備好物資,就能和爸爸媽媽一起探索科學世界、學STEM和做手工,活動費用全免,並已接受報名。 室內活動:如活動前兩小時,香港天文臺發出黑色暴雨警告及八號以上颱風訊號,是日活動將延期。
環保工作坊: DIY 工作坊推介 5:自助烘焙工作坊,化身 Cooking Mama
塑膠的出現無疑帶給我們無限的方便,但卻亦成為三大都市固體廢物之一。 每日500多萬個廢膠樽被送往堆填區,香港人儼如活在塑膠村,還有走進食物鏈的微粒塑膠、雙酚A等挑戰,威脅生態環境及公眾健康。 講座讓大家重新認識塑膠,以輕鬆有趣的方式,講解塑膠廢物問題及可能出路。
環保工作坊: DIY 工作坊推介 9:香港自製紋身圖案工作坊
活動得到政黨、各大專院校、過百中小學及超過五十間公司支持,共超過五萬家庭參加。 由於香港的光污染嚴重,多年來環保觸覺都建議立法管制光污染,政府終於二零一二年推出《戶外燈光裝置良好作業指引》,但本會對仍未展開立法工作感可惜。 面對氣候變化和資源耗盡,我們需要更多人建立綠惜生活態度。 環保工作坊 講座會以衣、食、住、行四個角度去探討愛地球愛自己的生活貼士,你會發現,原來一個轉念,就可以輕易做到實踐綠惜生活。 政府於2016年4月1日推出「戶外燈光約章」,應對光污染的挑戰。
環保工作坊: 講座
此外,社區關係組亦提供行政支援予政府委任成立的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擔當該會的祕書處。 屋苑廢物回收運動成績斐然,但這項計劃的網絡並不包括舊式樓宇和鄉村。 此外,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在2001年獲政府撥款1億元作減少廢物的宣傳和回收活動的經費,目前全港共有31項廢物回收計劃獲基金撥款資助。 為了把環保訊息帶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環保署在屋苑、中小學、鄉村舉辦各類老少咸宜的環保宣傳和教育活動,並邀請商界和區議會協辦各式各樣的環保推廣項目,當中不少活動均以減少廢物為主題。
環保工作坊: 環保基金 – 環保‧簡約‧生活計劃
綠領行動以行動實踐環保,並向社會宣揚及推廣環保訊息。 有見本港每天浪費的食物超過3600公噸,當中大部分被運到堆填區丟棄, 綠領行動於是推出有關拯救廚餘的「食物分享計劃」,當中包括長沙灣… 木片聖誕擺設環保工作坊 環保工作坊 – 這個工作坊會利用不同環保物料製作有聖誕氣氛的小小擺設,有不同形狀小木塊、松果、十字果等等材料,環保之餘又可以用來創作DIY聖誕小手工。 蝶古巴特年輪木杯墊工作坊 – 法文「Decoupage」蝶谷巴特,是指將紙上的美麗圖型剪裁並拼貼於飾物或傢俱上,是一個具創意設計的裝飾藝術。
環保工作坊: 聖誕親子「導」賞團
冰天雪地小企鵝工作坊 – 環保DIY材料中經常會用到石頭、木塊或小石子,這個工作坊中就利用了這幾款材料加上顏料彩繪出小企鵝和冰天雪地效果,大家也可以發揮創意製作出獨一無二的小雪地。 為方便和鼓勵公眾參與廢物源頭分類及乾淨回收,環保署於2020年第四季起陸續在全港各區設立超過100個「回收流動點」,以每週定時定點街站形式運作。 「回收流動點」主要位處缺乏分類回收設施的單幢式及「三無」住宅樓宇附近,以便利居民參與回收,做到「慳多啲、點止三色咁簡單」。 藝術家姜立如利用此工作坊,教導大家如何廢紙利用,製作一隻活潑生動的箭豬紙偶,參加者須自備一張約 A4 大小較薄的紙皮、五張雜誌紙或五個食品包裝紙盒,以及飲管一支。
環保工作坊: 學校項目
Fotomo 立體相片模型由相片剪裁而成,把相片中的人和物按照相中的位置前後配置後, 一張平板的相片立即變成立體的模型。 是北美奧吉布瓦人的文化中一種手工藝品,中間編織著鬆散的網。 奧吉布瓦人相信掛上捕夢網能夠「捕捉」好夢,阻擋惡夢。 自己動手製作充滿個性手工皁, 用大自然的原始素材做為原料, 調配原料, 環保工作坊2025 加入香料, 之後灌模, 等待冷卻成型就可以了。
環保工作坊: 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學校界別)
由藝術家鄭文穎帶領參加者利用舊衣物製作布偶掛飾,參加者須自備兩塊(20釐米 x 20釐米)舊棉布,以及少量不限材質的碎布料,亦可帶備一些裝飾物如鈕扣、拉鍊及繩等,製成可隨身攜帶的布偶掛飾。 生態先鋒希望透過不同的活動及體驗,將”生態多樣性”這個重要理念更有效及有趣地推廣出去。 學習製作一支沒有化學成份的環保酵素清潔劑,既可實踐綠色生活,又… 綠活地圖 wherevergreen 為一以地區為本的資訊平臺,助你分享與搜尋綠活地點、活動和故事,實踐綠色生活。
環保工作坊: 活動後
紫雲膏是由明朝已開始出現的古方,現於日本及臺灣大受歡迎。 利用家居廢油製成環保肥皂,既能減輕污染,又經濟、環保,製成後的肥皂去污力強,可清潔不易去除之廚房、廁所等頑固污垢。 大部分忙碌的都市人,都沒有時間停下來,親手寫一張心意卡給重要的人。 工作坊中,Greennomarket特別設計了一系列填色畫明信片,讓大家靜下來寫寫信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