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殯葬好處2025詳細懶人包!內含綠色殯葬好處絕密資料

同時,綠色殯葬着重回歸大自然,不着重燃燒祭品的儀式,亦可保護環境,減少空氣污染。 其次,就喪葬文化來看,自然葬不但葬法簡單,甚至於日後的祭祀,家屬也可以選擇「線上祭拜」,大幅簡化傳統的掃墓祭祖流程。 綠色殯葬好處2025 例如新北市即設有「電子追思」網站,臺北市亦設有「生命追思紀念網」,提供線上追思及祭拜,使用者可留言寫下對故人的思念,網站會以動畫形式將思念與祝福寄往天上。 將生命回歸到深藍壯闊的海洋或綠草如茵的懷抱之內,讓資源得以延續,讓生命得以流轉。 因應市民採用海上撒灰的比率有所提升,我們特意為晶石添上代表「海洋之心」的藍色元素,令摯親的骨灰轉化為藍色的晶石。 既合乎綠色殯葬的環保理念,亦能將對摯親如海洋般深的愛。

7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政府統計處、衞生防護中心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根據已於2017年6月生效的《條例》,除了寬限期正在適用的私營骨灰安置所外,任何人必須在取得指明文書(即牌照、豁免書及暫免法律責任書)後,纔可營辦、管理或以任何其他方式控制私營骨灰安置所。 請參閱食物環境衞生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私營骨灰安置所發牌委員會。 綠色殯葬好處2025 移風易俗往往需要一段長時間,改變公眾對殯葬安排的觀念亦不例外。 食環署透過公眾教育及推廣工作,致力令市民明白到綠色殯葬符合”生生不息”和”回歸自然”的概念。 16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食物環境衞生署及綠色殯葬網站。

綠色殯葬好處: 臺灣藝人安於晴還原遭泰國警察勒索經歷

環保棺木以夾板、粗紙板或再生物料製成,省卻傳統棺木表面鑲嵌的金屬飾物或塑膠物料。 據東華三院網頁,以環保紙棺代替傳統棺木,能減少砍伐樹木、節省火化時燃燒能源及時間,並減低空氣污染排放物。 據政府2019年4月的資料,按人口及營運數據預測,2019至2028年累計火化總數約為51.3萬宗。 2018年死亡人數為47,479,預計有關數字會由2019年約50,400人增至2028年的58,600人。 花壇葬:花壇葬是墓葬與樹葬的創新,它改變了傳統公墓死板、無生機的形式,用花壇代替墓穴,將特製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壇中,花壇上種植花朵。 塔葬:至親淨手後,戴白手套,將親人骨灰和著鮮花花瓣一同撒入深塔處,讓逝者伴著花瓣沉睡於此;安葬者的姓名集中刻於紀念碑上,供家屬祭祀憑弔。

  • 多元自然葬以知福、惜福為初衷,一不破壞既有景觀,二可循環利用土地,不造成後代負擔,三有助於人類與自然生態共存共榮,骨灰入土後,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自然環保」。
  • 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共有十個公眾墳場:香港墳場、掃桿埔咖啡園墳場、新九龍8號墳場(鑽石山金塔墳場)、赤柱監獄墳場、和合石墳場、長洲墳場、大澳墳場、禮智園墳場及兩個位於沙嶺的墳場。
  • 綜上所述,環保葬優點多,如降低土地負荷、綠色環保又簡葬,但也有不少疑慮,像骨灰結塊問題、未說明土地如何循環利用,以及風水擔憂。
  • 但根據政府2015年的統計,本港申請綠色殯葬人數只有4073人,雖較2010年增加逾2倍,但僅佔全港死亡總人數約8.7%。
  • 填妥後的申請表格,連同「領取骨灰許可證」正本[此項不適用於仍存放在政府火葬場內的骨灰。
  • 報告亦認為儘管環保棺木有很多優點,但普及性低,故此「食物環境衛生署」有需要探討及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克服困難,並推廣使用環保棺及加強推廣環保殯葬。
  • 德國法律禁止拋撒骨灰,也不準親屬將骨灰盒私自帶走,即使是安置在家中也一樣不合法;然而,近幾年愈來愈多人有「回歸大自然」的想法,所以很多人只能偷偷地進行,或是委託國外的殯儀公司來處理。

海上撒灰:2007年,食環署指定3個海域作為海上撒灰的範圍。 2010年開始,食環署提供免費渡輪服務,並駐有禮儀師協助進行悼念儀式。 綠色殯葬好處 現時,每逢星期六均提供有關渡輪服務,並於每年清明節及重陽節前安排一共四次的海上追思活動,邀請家屬參與。

綠色殯葬好處: 香港製造環保棺木 解燃眉之急

此外,我們亦為每項產品設置不同的個人化選擇,務求令家屬用最貼身的方式向逝者表達心意。 無可否認,綠色殯葬必定會在短時間內影響業界利益,如薄葬思想和撒骨灰等,都會減少市民花在哀葬儀式上的金錢,然而,並不是所有綠色殯葬都會影響利益,如外國流行的鑽石葬,或是愈來愈流行的紙棺材,其實都是新的商機。 「無盡思念」網頁:2010年,食環署設立名為「無盡思念」的網站,提供免費悼念平臺。 翌年,食環署推出網站的流動版,並計劃在今年之內增設應用程式。

  • 資訊述要的版權由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下稱”行政管理委員會”)所擁有。
  • 基於土地利用與環保需求,近年來越來越多人採用樹葬、花葬、植葬、植存、海葬、灑葬等自然環保葬,名人也紛紛以身示範,如資深瓊瑤劇演員李麗鳳以樹葬歸塵;藝人黃鴻升以花葬長眠於陽明山。
  • 在2016年至2020年間,約13%的綠色殯葬個案為海上撒灰,餘下的則選擇在紀念花園撒灰。
  • 她說,海洋裡有魚,海葬的話骨灰會被喫掉,有人會覺得是「葬生大海」,但有一位民眾,雖是風水師,對身後事卻不侷限於風水的觀念。
  • 臺北殯管處每年為殯儀業界提供訓練,課程涵蓋殯葬習俗及文化的發展、殯葬政策、消費者保護及爭議處理等。
  • 「葬儀舍」為恩福社企旗下成員,提供專業及值得信賴的一站式殯儀服務,為逝者規劃一個周詳並且溫馨莊重的告別禮。

這些環保葬儀方式可持續發展,亦符合圓滿人生和回歸自然的信念。 使用者可透過電腦或”無盡思念”網站流動應用程式,登入免費紀念網站,為已離世的摯愛開設紀念網頁,供親友上載留言和相片,以及送上如鮮花等”網上祭品”表達心意。 13註釋符號代表使用者可在網頁()為離世者撰寫生平及個人資料,並上載相關相片及影片。 截至2021年8月,”無盡思念”網站已累計有約2 200個紀念網頁,點擊率逾594萬。

綠色殯葬好處: 海上撒灰

它的名稱多種多樣:無煙火葬、綠色殯葬或「化火為水」法。 最近幾年,亞洲各大城市都面臨著相似的殯葬空間短缺問題。 港人開玩笑說,在有些社區,現在買一個存放骨灰罐的壁龕的價格,單位價格比房價還高,一些私營性質的壁龕價格超過10萬港元。 最豪華的私營骨灰堂提供24小時的安保服務,可以眺望海景,還會有和尚定期來念經。 由60家殯葬店組成的香港殯儀業商會也這麼認為,並且已經就政府的這一政策舉行了抗議活動。

綠色殯葬好處: 申請安裝紀念牌匾

]及先人香港身分證明文件副本,需在擬撒灰日期前至少十日交到本署下列任何一間墳場及火葬場辦事處。 當局舉辦抽獎活動,邀請市民以綠色殯葬為題撰寫短文。 綠色殯葬好處2025 頭獎得獎者可獲得價值1,000元新臺幣(280港元)的商品禮券,而部分作品亦上載至臺北殯管處的綠色殯葬專題網頁。 導賞團服務屬試行性質,現時只提供曾咀紀念花園的導賞團,相關服務將會陸續擴展至其他紀念花園。

綠色殯葬好處: 臺灣終於重新開放港澳居民自由行,你會唔會去飛返轉?

土地使用是最大開支,除了即時需要的墓地、骨灰龕位、喪禮場所之外,還有由世世代代後人繳付的管理費。 綠色殯葬提倡「少佔地」、減少使用品、省去繁文縟節,將大大節省花費。 環保葬一樣有火化遺體的步驟,不過與以往葬禮真正不同的是遺骨的保存方式,多元環保葬包含了樹葬、花葬、植存、海葬、灑葬等,綠色環保殯葬相對於傳統喪葬禮俗是一種簡葬。

綠色殯葬好處: 殯葬方式┃土葬

如此盤算下來,參加地方政府舉辦的聯合公祭並選擇自然葬,最是經濟實惠,從追思會、火化到自然葬,幾乎統統都免費。 亦即將研磨處理過的骨灰,帶到政府規劃的地區(非墓園),裝在可分解的環保紙袋內埋入地上人工挖掘的小坑洞中,或直接將骨灰拋灑於地面;因自然葬園區規定禁止焚香燒金或祭祀供品,因此通常是以拋灑鮮花花瓣來代替。 在這期間,由毋忘愛負責處理的喪禮服務比平時增達三倍。 申請人或授權申請人將已填妥申請表格在擬撒灰日期前至少十日交到食物環境衛生署下列任何一間墳場及火葬場辦事處。 推行綠色殯葬,有利於減少資源消耗,減低並控制污染排放。

綠色殯葬好處: 文化

使用者可在網頁()為離世者撰寫生平及個人資料,並上載相關相片及影片。 截至2021年8月,”無盡思念”網站已累計有約20 200個紀念網頁,點擊率逾594萬。 綠色殯葬好處2025 該兩個紀念花園分別位於華永會管理的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以及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管理的薄扶林道華人基督教墳場。

綠色殯葬好處: 香港守夜/出殯名單

儀式前,會把原本盛載先人骨灰的膠袋轉移到特製環保袋 (在3-4分鐘內,特製環保袋會於海中自行溶解)。 在獲得批覈後,若遇上突發情況而須更改撒灰日期及/或時間,申請人應即時以電話、傳真或電郵通知食物環境衛生署,以便重新處理批覈事宜。 申請海上撒灰只需填好申請表格交到食環署辦理批覈事宜。 綠色殯葬好處 申請被食環署確認後就會安排在指定日期進行海上撒灰。

綠色殯葬好處: 服務套餐

若自行委託業者海葬,會視船隻大小、參與人數跟流程規畫,價格2萬元至5萬元不等。 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環保葬比例逐年增加,從2006年的246件、佔死亡人數0.18%,到2017年攀升至7743件、佔死亡人數4.50%,12年間總計39203件,顯示民眾日益接受環保葬。 花壇葬的價格雖然便宜,但因為不保留骨灰盒,而且無法進行合葬,所以銷售情況不太好。 另外,花壇裏的花不能四季常開,也是不被認可的原因。 高永賢是工程師出身,他和創辦人範寧一樣,一直參與無國界醫生人道救援工作,多次出生入死,遠赴蘇丹、烏茲別克、巴基斯坦、南亞海嘯及四川地震等多個戰區、災區,在大型天災人禍後參與緊急救援任務。 「香港未試過有咁多人同時間死去。」他說,自從戰爭結束、社會穏定、經濟起飛之後,香港就幾乎沒經歷過生死危機,即使最常見的天災颱風和山泥傾瀉,也不會引起大型傷亡。

綠色殯葬好處: 臺灣綠色殯葬的推廣

綜上所述,環保葬優點多,如降低土地負荷、綠色環保又簡葬,但也有不少疑慮,像骨灰結塊問題、未說明土地如何循環利用,以及風水擔憂。 殯葬業者也曾觀察到,曾有後悔選擇環保葬的家屬,卻已無法追回骨灰重新安葬。 多元自然葬簡化了殯葬儀程,既不需要香燭冥紙供品,也可以省略傳統禮俗的繁文縟節,以一瓣心香,祝福往生者放下萬緣,自在回歸天地——這是「禮儀環保」。 綠色殯葬好處 「多元自然葬」在臺灣已有十餘年的發展歷史,大致有陸上的植葬、海上的海葬這兩類,植葬者一律不設墳、不立碑、不記亡者姓名;不過,無論植葬或海葬,都需要先將遺體火化,然後把骨灰研磨成顆粒更細的骨粉。 在三月的疫情高峯期,醫院及公眾殮房有大批遺體無處安放,內地又因疫情封關而截斷棺木供應鏈,導致本港一度鬧「棺材荒」。 在危急關頭,毋忘愛即時釋出環保棺木存貨應急,並在短時間內籌得善款,捐出三百個環保棺木給公立醫院存放遺體之用。

綠色殯葬好處: 紀念花園撒灰

:臺北殯管處接獲申請後,會安排免費綠色殯葬服務。 先人骨灰經研磨處理後,在管理員協助下由家屬埋藏於葬區內的樹/花葬穴中,並可同時舉行紀念儀式。 綠色殯葬好處2025 29註釋符號代表根據適用於所有臺灣城市的《殯葬管理條例》,樹/花葬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土中,再植花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之安葬方式”。

綠色殯葬好處: 土葬服務

在歐洲,骨灰不可隨意撤在野地、森林或花園,瑞士是歐盟諸國中對死亡和墓葬採取最寬鬆標準的國家,人們可以決定把骨灰灑在空中、湖泊、森林、冰川或大自然。 這種寬鬆的政策也吸引來自德國、奧地利等周邊國家的公民,將骨灰委託給瑞士的殯儀公司處理。 填妥後的申請表格,連同「領取骨灰許可證」正本[此項不適用於仍存放在政府火葬場內的骨灰。

政府除了增加骨灰安置所的龕位供應外,亦一直致力推動綠色殯葬,以期紓緩缺乏土地興建相關設施的問題。 雖然社會現已較為接納綠色殯葬,但有意見認為仍有空間再推而廣之。 在臺灣,當地早於2001年開始推廣綠色殯葬。

食物環境衞生署每年在政府憲報頒布規令,規定凡葬於上述公眾墳場墓穴已逾六年的骸骨,必須遷移或撿拾。 倘於規令期限屆滿骨殖仍未撿拾,則由政府撿拾,加以火化,然後將骨灰安置於沙嶺墳場公墓內。 綠色殯葬好處2025 宏施殯儀服務公司提供綠色殯葬、墓葬、火葬等殯儀中介服務, 為喪親家庭提供優質的一站式殯儀服務,我們公司致力打破傳統營運模式,提升及改善殯葬行業的服務質素,所有喪禮全由持牌殯儀殮葬商承辦。 根據某些家屬或逝者的生前意願,家人可選擇採用海葬方式安葬先人骨灰,本公司會因應家屬的需求提供一站式的海葬服務,細心為家屬編排海葬服務,減輕家屬的煩惱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