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塘口洞9大優勢2025!內含沙塘口洞絕密資料

這一帶出露的柱狀節理火山岩是酸性流紋質火山岩,蘊含大量鉀長石和石英斑晶,估計厚度約400米,名為「糧船灣組」,屬於早白堊世滘西洲火山岩羣。 當時火山不時猛烈爆發,熔岩覆蓋地表,形成火山熔岩層。 熔岩層在冷卻成巖期間會出現非常規則的收縮現象,也就是今天所見的六角柱狀節理。

簡單而言,甕缸羣島由四個島組成,包括夥頭墳洲、沙塘口山、火石洲和橫洲。 我們選擇後者,跟隨行山隊伍,穿越樹叢,登上開揚山坡。 我們走在前列,幸運地避過蜂窩,但後面隊伍就不幸地受蜂羣進襲,不少行友被迫折返。

沙塘口洞: 乘風破浪去 | 西貢海路導賞團 坐船睇 4 大奇石

記得事先查看潮汐預報,最好趁低潮前往,亦即水位於0.8米或以下時。 我們靈安堂在善牧巫牧師的具體領導下,能充分發揮他活地圖的作用,已經成功六次地遊覽美麗的離島──西貢甕江羣島,今年秋天還要到釣魚翁山進行步行籌款建堂活動,希望有更多的教友參加和鼎力支持。 沙塘口洞 海蝕洞有三處洞口對外溝通,洞的寬度約十八公尺,高近五公尺,海蝕洞上長了一棵碩大的雀榕,增加了不少野趣。

  • 現時經旅發局網站(HolidayHK.com)預訂,更可享95折優惠。
  • 當時香港的火山爆發和巖漿侵入具有周期特性:每期大規模火山噴發結束後,強大的巖漿侵入活動便會緊隨。
  • 它是古代海陸變遷所形成的一座巖洞,故又稱爲“古海遺蹤”。
  • 這裡亦屬世界地質公園範圍,是很多野生動物的棲身地。
  • 途上遇上多隻由果洲回來的大船,恐怕都是風浪大得不能靠近而折返改線吧!

沙塘口山四邊被海洋環抱,除了壯觀的海蝕洞及行山路線外,它還擁有一個天然雪白細沙及被山環繞的祕景沙灘「甕缸灣」。 沙塘口洞2025 此外,是次參加旅行團時還遇到一件筆者不以為然的事。 當我們來到觀賞合掌崖的地點時,雖然位置十分靠近山崖,但眾人為了拍照,儘往崖邊擠,惟恐落後,險象環生。

沙塘口洞: 新傳系 . 我們的作品

赤門景區包括赤門北岸一帶、西南岸的馬屎洲及南岸的荔枝莊。 赤門北岸的大部分地方和黃竹角咀同樣擁有香港最古老的岩石,這些沉積巖是在約4億年前的泥盆紀時形成。 沙塘口洞 雖然馬屎洲及荔枝莊的地質較為複雜,但卻是地質愛好者的樂園。 ),舊稱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簡稱香港地質公園,是一座位於香港新界東部和東北部的地質公園,包括新界東北沉積巖和西貢東部火山岩兩大園區等合共8大景區,佔地5,000公頃。

  • 西貢海又叫東海,散佈著許多美麗多姿的島嶼,各俱特色。
  • 由於除了甕缸灣以外,筆者對甕缸羣島所知甚少,所以對這個建議也提不起勁。
  • 離岸觀賞,可見這些世界罕見的淺色巖柱就像天然的六角巖柱壁畫。
  • 這裡的沉積巖是由層層平疊的粉砂岩構成,形態非常獨特,猶如千層糕,十分有趣。
  • 這趟我們使用的便是俗稱康樂艇的平臺式獨木舟,即使翻艇也容易離開艇艙,自然更見安全。
  • 為避人羣,我們走至沙橋的沙灘畔午餐,並偷閒小睡片刻,真是寫意。

在其右邊又有一修長曲折的小岔道,自此繼續深入,洞口自然光亮漸漸彎弱,洞內變得黝黑起來。 臨近洞底,又分兩岔道,洞內多卵石,此時需涉水俯身才能抵達洞底。 南果洲南部有兩個東西相通的海蝕洞,一名爲通心洞,一曰天梯洞。 通心洞是南果洲的一個最大的海蝕洞穴,洞高近10餘米,上窄而下寬,呈三角狀。 天梯洞高約13米,西邊入口處地勢較高,向東進洞後便漸漸傾斜,至東邊洞已瀕臨水面。

沙塘口洞: 藍天體育會​

洞旁岩石有大大小小的炮彈痕跡,Derek說以前曾是英國海軍用作訓練的標靶,幸好沒被完全破壞,今天才有機會成為世界級奇觀。 沙塘口洞又名蠟燭洞,本以為指附近的六角巖柱,駕船繞到後方纔發現「別有洞天」,洞口原來呈蠟燭形狀,上方還有一個如火焰的小洞。 一直往東北上攀至山崗,沿小徑往北下降一段後,再在灌木林中行進,前往崖壁觀賞合掌崖。 長形的沙塘口山呈東北至西南座向,形態儼如一隻四爪伸張的烏龜。 該島地勢不勻稱,東南部有一高山脊和布滿懸崖的海岸線,西北部較為平緩,朝巖岸傾側,這反映出海浪主要來自南方,朝南的一面遭受侵蝕,形成懸崖遍佈的海岸線。 東南沿岸的陡崖高140米,是全香港最高的海崖,展現了火山凝灰岩的柱狀節理的形狀。

沙塘口洞: 中國新聞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是位於香港東北部,面積49.85平方千米。 2011年9月18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爲第七批世界地質公園。 由西貢火山岩園區和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組成,包括8個景區。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是以香港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和特別地區爲基礎建立起來的,基礎設施完善,管理制度規範。 珍貴的地質遺蹟,優美的海島風光,多樣的生態環境,使這裏成爲天然的地質學博物館和休閒旅遊勝地。

沙塘口洞: 浮潛的安全指引及免責條款:

颱風過後,海水颳起白頭巨浪,船行飄飄盪盪,自然是不能冒險穿洞穴,唯有讓巫牧師簡介西頁甕江羣島四大洞穴,隨後即前往吊鐘大洞及沙塘口洞門前探索及拍照留念。 不久,遊艇再在波浪中繼續顛簸前進,於是大家登上了糧船灣遊覽。 天后廟是漁民祈求風雨平安的信仰反映,也是人們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意思,不過,在我想來卻是創造宇宙的上帝才值得我們敬拜和讚美的。

沙塘口洞: 海蝕洞資源簡介

距今約2000多年前,海水退出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海蝕洞。 它是古代海陸變遷所形成的一座巖洞,故又稱爲“古海遺蹤”。 古海遺蹤包括:石巷、倚石寺、倚石巖、湛甘泉釣魚臺舊址等景點。 洞和岩層走向基本一致,洞高2.5米,長20米,從東北向西南大海方向傾斜,在海蝕洞周圍還有多處海蝕崖遺蹟。 與海蝕洞洞門連接的是一隅比洞口更高更大的石巖,巖下有石臺,猶如神殿,新塘的鄉親便用這一天然殿臺建一寺廟,名“倚巖寺”(又稱“天后宮”)。

沙塘口洞: 地質遊

沙塘口洞所在的沙塘口山,又名甕缸洲,位於火石洲以西,夥頭墳洲以南。 根據香港地質公園官方網頁形容,從高處俯瞰沙塘口山,猶如一隻四爪伸張的烏龜。 沙塘口洞2025 岩石經自然風化侵蝕,有倒塌危險,因此只適宜從船上觀賞,不宜登島。

沙塘口洞: 西貢火山岩園區

老虎頭郊遊徑位於北大嶼郊野公園內,沿路徑走可看到不少奇形怪石,終點更可俯瞰大白灣、稔樹灣。 不過要小心老虎頭郊遊徑沒有太多林蔭,行山者要注意保充水份及做足防曬措施。 大嶼山以大東山及鳳凰山最受行山者歡迎,但兩座高山對行山初哥來說未免過於困難。 以下5條行山路線的交通,大部份都是先搭到東湧,再轉乘大嶼山巴士前往。 不過記得行山都要保持社交距離,自己垃圾自己帶走。

沙塘口洞: 沙塘口洞藍天獨木舟生態遊 | 連一年會藉

除了有六角形巖柱,還有海蝕平臺、海蝕島礁和受海浪侵蝕的海灣等。 而名為欖灣角洞的海蝕拱,高45米,因貌似關刀,故又稱為關刀洞。 沙塘口洞2025 今次我們更進入了洞中,在洞底影打卡照,近得幾乎伸手可觸碰。 這個最高點只有174米的小島,原來在1948年曾發生全機罹難的空難,包括上海紡織界鉅子榮伊仁、前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孫兒,島上至今仍豎有空難紀念碑。 走近一看,崖下有一門樓洞,洞口高度剛巧如一道門。

沙塘口洞: 藍天生態旅遊

此時聽到隊後傳來有團友身體不適的聲音,後來更確定為中暑。 幸好經過一番照料後最終能繼續走下去,相信原因是剛才的路令她過份緊張和酷熱的天氣,但我已經知道,加遊合掌崖與門樓洞是沒有可能的。 踏入盛夏之前的四、五月,向香港東部海域的西貢外島出發「玩水」,可飽覽香港的另一種美感。 因這個季節多吹西南風,從香港版圖來看,東部的海面海浪較小,才能增加上岸的可能性;如吹東或東北風,海浪太大便休想上岸了。

沙塘口洞: 行程C

如果量力而為,懂得照顧自身及顧及他人安全,行山遠足絕不是危險的活動。

沙塘口洞: 行程A

疫情不能出國旅遊,註定留港發掘景點,就當是重新認識香港的美麗。 香港旅遊發展局「旅遊.就在香港」計劃,推出一系列本地遊行程,包括以維港景色、本地文化、戶外活動作主題的活動,共有120個充滿本地特色的地點及活動。 今次參加了本地深度遊,坐船遊覽前往香港地質公園西貢火山岩園區。 現時經旅發局網站(HolidayHK.com)預訂,更可享95折優惠。 公園面積雖然細小,卻擁有世界一流的酸性火山岩柱,亦展現了5億2,000萬年至2億5,000萬年前的古生代期間,通過沉積作用形成沉積環境的一段地質歷史,極具典型性和稀有性。

這裡著名的地貌景點有更樓石、難過水、龍落水及斬頸洲等。 甕缸羣島景區由橫洲、火石洲、沙塘口山及吊鐘洲的金鐘巖組成。 由於海岸長期受到猛烈的風浪衝擊,在海岸作用下形成獨特的外觀,沿岸遍佈懸崖峭壁及許多海蝕穴、海蝕拱。 沙塘口山東南沿岸的陡崖是全港最高的海崖,高度達140米。 火石洲高45米的杬挽角洞、橫洲高30米的橫洲角洞、沙塘口山高24米的沙塘口洞及吊鐘洲的吊鐘拱門,合稱香港四大海蝕拱。 由於甕缸羣島位於核心保護區內,加上風浪較大及地勢險要,因此只適合在風平浪靜的夏季,乘船在近岸遊覽。

此外,海岸作用在此形成了多種侵蝕和沉積地貌,其中的化石對於瞭解古老的古生代環境、地理、氣候及生物進化提供了線索。 大隊於火石洲東隅的欖灣角停歇,亦是是次行程的景點之一,另一景點是東海四大名洞之一的欖灣角洞。 灣外有三個小島名為大排、二排及三排,阻擋外海來的風浪,灣內微波粼粼,非常適合浮潛。 我們在旁停靠大休,午餐後到處拍照留念,之後就到回程的時候。 當小舟回到三洲門水域時剛好是「順風順水」,輕輕鬆鬆就回到黃白門。 沙塘口洞2025 往船兩邊一看,可以清楚看到水底,原來黃白門水域在大潮退時,約只有兩至三米深,再路過今晨經過的海蝕柱,水位更低得連礁石都露出來。

產生這種作用的主要是波浪、潮汐、洋流和濁流,這四種海水運動是海洋地質作用的機械動力。 海岸在海洋地質作用下除了會形成海蝕洞外,還會造就出其他一些奇異景觀,如海穹、沙灘、海蝕蘑菇等等。 一整年沒有劃獨木舟,再拾艇槳,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要「穿洞」。 今次旅程的目的地是香港「東海四大海蝕洞」之一的「沙塘口洞」,位於沙塘口山的南端,距起點白臘灣約五公里遠,再航行環繞整個沙塘口山島嶼,爬了差不多十公里。

拱北海關今日(21日)指,案件已按規定作進一步處置。 政府外判工蛇王成風,工作時間瞓覺做運動,街道垃圾無人清,主責部門卻放任懶理,任由公帑被浪費。 工會指,食環署監工人數太少,造成外判工有機會「蛇王」;食環署則稱會調查事件。 沙塘口山是一個適合不同人士的外島,沒有鬧市的繁囂,環境清幽,景色宜人,圍繞著它有大小不同的海蝕洞及海崖,可以選擇坐船環島遊慢慢觀賞。

沙塘口洞: 活動說明

繞至甕缸灣畔,便分批接駁艇登岸,讓大家選擇暢泳或登山。 風火山林行山隊旗下附屬行山遠足刊物,為山友們提供行山資訊、交流平臺。 推廣多元化的山野活動,和大家分享山野樂趣,以及宣傳自然保育意識。 《風火山林月刊》是風火山林行山隊旗下附屬行山遠足刊物,為山友們提供行山資訊、交流平臺。 沙塘口峭壁環繞,登陸石灘後有種遺世獨立的感覺,稍微大聲呼喊便能聽到自己的迴音。

因洞口常年滴水,尤當雨後,則洞前水簾懸掛,堪與連雲港花果山的水簾洞媲美。 當潮水退去,右邊還有一洞,高不過1米許,深則達十幾米,自內向外望去,太陽光從外面投射進來,使得逆光下的洞人景色,彎得更加奇形堅狀,妙不可言。 吊鐘洞、橫洲角洞、沙塘口油和欖灣角洞四個海蝕洞穴,景觀奇特,獨具風采,被譽爲香港野外四大奇觀。 除這四大奇洞之外,另外還有鶴巖洞、通心洞、天梯洞、水簾洞、飛鼠巖和大石門等多處海蝕洞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