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喺2013年嘅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係到2043年就會去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會好高,若果拆咗起過,可重新規劃,以符合當時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同美東邨確定重建。 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嘅公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係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唔代表喺可見將來就可以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喺邊度搵到遷置居民嘅資源。 港府於1954年4月成立半獨立機構屋宇建設委員會,即今日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前身,宗旨是為當年「白領階級中的低薪者」(如教師、記者、公務員及小文員)提供水準較高但租金較廉的單位。 屋建會於1963年宣佈在瀑布灣興建廉租屋邨,命名為華富邨,負責的主建築師是香港首位華人政務司廖本懷,目標是要建成一個低成本公屋羣,可容納五萬多人居住。
- 方案亦建議毗鄰學校的華建樓首批清拆,以減少日後施工對學校的影響。
- 到翌年1月3日,罷工工人首度獲工會發放罷工基金,每日250元。
- 93年落成的赤柱馬坑邨同樣擁有醉人美景,鄰近馬坑公園,加上近海及環境清幽,其綠化工程更兩度獲奬。
- 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將於1961年屋委會宣佈興建華富邨,是當時計劃興建的10座廉租屋邨之第8條屋邨,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設計。
- 當中狀況最差的華昌樓、華康樓及華樂樓混凝土強度分別只有6.45MPa、6.5MPa及6.8MPa,遠低於標準。
- 因為富昌邨的興建比南昌邨晚,啟德機場已經搬走了,也就蓋得高很多。
- 之後海富苑嘅部分樓宇出現老化問題,而海富苑嘅業主立案法團多次拒絕承建商入去屋苑做工程,最終房屋署向海富苑業主立案法團發出傳票,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要求法院向法團頒令同埋發出多項禁制令,先至解決到問題。
華富邨在落成之初,並未吸引太多市民申請,原因是該邨在當時位處偏遠,交通非常不便,對外交通如前往中上環,僅能夠依靠一條狹窄的薄扶林道,即使來往最近的社區香港仔也要乘車,加上屋邨原址為雞籠灣墳場及香港日治時期的亂葬崗,使不少迷信的市民不願意申請入住。 至落成該年,香港政府為了吸引市民入住,而播放了一齣名為「華富新邨」的宣傳影片, 並請來藝人譚炳文作旁白。 換言之,那個滿天神佛的角落,早在黃伯到來前已經建立。 他聲音沙啞,說起一件華富邨的往事,可以與這裏的由來有關。 於1968年落成的華富邨,面朝無敵海景,素有「平民豪宅」的美名。 然而他說,屋邨前身其實是雞籠灣墳場,臨海處是日治時期的亂葬崗,以前不少屍體或埋葬、或拋到海裏,過去經常有鬧鬼傳聞。
海富邨: 重建華富邨
居民多以地理位置,即「上邨」和「下邨」來形容自己住所,所以位置較低的一邨反而是下邨,二邨是上邨。 由於海麗邨設計時原本屬居者有其屋計劃,香港房屋委員會預料居民為中產人士及原公屋富戶,加上政府近年的交通政策都是以鐵路為主,政府原意是於本邨開辦數條途經或以鐵路車站為總站的巴士或小巴線作接駁用途,希望本邨居民以使用鐵路為主,導致本邨內的公共運輸交匯處的面積較小。 運輸署於2004年7月指出,初步計劃以E線形式開辦往返機場的巴士路線,收取E線車資,但不會行經東湧市中心及機場貨運區,乘客須在青嶼幹線收費廣場轉乘其他E線巴士前往東湧及後勤區。 署方會開始草擬路線方案,包括路線、班次及行車時間等,並於10月提交方案予區議會審議,其後邀請巴士公司申請營辦及進行遴選工作。 由於繼深水埗區蘇屋邨、華富邨在樓宇結構目前仍然安全上的詬病,房委會曾經計劃將華富邨全邨清拆及重建。 至2008年年初,房屋委員會證實華富邨的整體結構仍然安全,加上同區一帶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少,難以安置受到重建影響的居民,故此於15年內都不會清拆華富邨。
小巴司機被困於車內,另造成小巴車上八名乘客受傷。 鑑於該兼職司機在上週同樣發生過交通意外,香港仔專線小巴表示或會解僱有關司機。 2000年4月21日:中午十二時許,一輛往瑪麗醫院方向的豐田Coaster(GP3271)在華富華富閣對,一名七人車司機懷疑使用手機,七人車繼而撞及小巴車頭,造成小巴車上五名乘客受傷。 2016年8月5日:上午十時起,因應怡南路回復雙向行車,改回直接取道怡南路往返鴨脷洲橋道及海怡半島巴士總站,不經海怡路/利南道,並恢復2012年前的停站安排。 第二批清拆樓宇包括華光樓、華美樓、華珍樓、華康樓、華信樓、華基樓、華裕樓、華清樓、華明樓、華生樓和華興樓。 海富邨2025 在首期接收屋邨樓宇竣工兩至三年後,第二批居民將會搬遷到薄扶林道和石排灣道以北的兩個接收屋邨,即雞籠灣北和雞籠灣南。
海富邨: 港島區
車公廟供奉的車大元帥,據說是古代一位解救沙田疫症的大將軍。 廟內有一銅風車,相傳膜拜車公後,一轉風東葉便可轉運,每年農曆年初三神誕,遊人如鯽。 附近還有一間古巖淨苑,供奉一座泰國四面佛,乘搭本路線於古巖淨苑對面(往沙田站方向第29號站)下車前往。 自從政府宣佈重建華富,我便開始帶領學生走進社區,以照片記錄這裏的人和事。 海富邨2025 經畢業生的介紹,攝影計劃得到東華三院的王少清長者中心支持。 自此我和學生便有機會進入長者家中,進行更深入的拍攝。
- 是次導賞團難得可走進第一代邨民的舊居,跟隨他們重尋昔日的生活足跡。
- 2017年7月1日:增設與九巴旗下的獨營過海巴士路線轉乘優惠,初時為期半年,優惠期經過延長,至今仍然生效。
- 2018年8月27日:因應鐵路工程完竣,往機場方向取消海怡路「海怡半島美康閣」及海怡路「海怡半島怡韻閣」站,改停海怡路「海怡半島美暉閣」站。
- 於是,冰室內的通花磚牆、卡位、半瓷磚牆身,始終如一。
- 華富邨的主建築師是後來成為香港首位華人政務司廖本懷先生,他於香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負芨英國修讀園林建築,園林與建築並重的學術背景,令他在設計作品中著重建築物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配合。
- 廖本懷在 1960 年加入政府後,為香港的房屋政策留下不少重要貢獻,先後設計出馬頭圍邨、和樂邨、福來邨和華富邨等一系列香港早期的大型公共屋邨;由他所構思並推行的「居者有其屋」計劃、綠白表居屋申請機制更被沿用至今,令廖本懷有「公屋居屋之父」的稱號。
- 為了避免影響華富道的交通,所以使用該單坑的路線需要一直駛到華景街迴旋處掉頭返回總站,方可進入該單坑;相關路線進入此站前亦會停靠該段華富道沿線車站。
而根據1967年香港房屋委員會週年報告,提及項目會以「市鎮中心」概念發展。 在樓高5層的大樓內,會設商場、街市、冰室、一間酒樓、銀行、一間社區會堂、郵政局、市政局的公共圖書館、各類醫療服務、青年中心,以及大量其他商業、文化及娛樂設施。 邨內亦有3座多層停車場,各座天台均設有兒童遊樂場,並會成為屋邨的心臟。
海富邨: 屯門區
城巴有限公司,〈路線A10, A11, A12提早尾班車時間(往機場)〉[乘客通告],2012年12月3日。 城巴有限公司,〈城巴推出網上版「城巴機場快線A10抵站時間查詢服務」〉[新聞稿],2011年6月24日。 〈第10項:在西區開辦一條途經西隧的機場巴士線〉,中西區區議會二零零四至零五年度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紀錄,2005年4月14日。 12歲以下小童優惠額折半計算;受惠於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的乘客則第二程車費為以上第二程優惠車費(如為65歲及以上長者或12歲以下合資格殘疾人士則折半)與$2.0中的較低者,故或有部份轉乘組合變相沒有轉乘優惠。 乘客亦可使用AlipayHK「易乘碼」、支付寶或雲閃付「乘車碼」、具有感應式支付功能的VISA、Mastercard及銀聯卡,以及Apple Pay、Google Pay及Samsung Pay流動支付平臺繳付車資。 乘客使用上述付款方式,將只可享有與其他城巴/新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新巴班次之轉乘優惠,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
海富邨: 屋邨社區原型 第一代華富邨居民:回憶裡是風、是海,還有人
乘客必須於指定上車站乘搭第一程路線,到指定轉車站使用同一張八達通卡或同一個電子支付帳戶在規定時限內轉乘第二程路線,方可享有轉乘優惠。 如涉及跨公司轉乘,則不可使用電子支付方式付款,否則會沒有轉乘優惠。 2007年8月1日:城巴試驗性推出抵站時間查詢服務,是香港首條專營巴士路線利用實時定位技術提供這項服務。 2006年3月26日:城巴機場快線A10投入服務,來往鴨脷洲邨及機場(地面運輸中心);南區亦成為全港十八區之中最後一個設有直達機場巴士服務的地區。 運輸署在2005年2月3日再次就走線諮詢中西區區議會,遭與會區議員反對有關建議,並強烈要求路線行經薄扶林道、第三街、水街、皇后大道西、卑路乍街、加多近街、堅彌地城海旁、城西道及幹諾道西;但路程變得異常迂迴,車程將超過一個半小時,引起南區區議會不滿。
海富邨: 港島專綫小巴63線
不少人常誤解建築師的工作只有侷限於一幢樓宇的外觀和圖則設計,但建築師在規劃時還須具備更多的考量。 海富邨2025 華富邨更開先河擁有首個設於屋邨內的公共圖書館、停車場和老人院。 華富邨建於於山坡之上,「雙塔式」大廈用兩個天井作為中庭,接連著兩幢不同高度的大廈,省卻平整坡度的工程。
海富邨: 香港商場一覽
),位於香港島南區瀑布灣,鄰近貝沙灣、置富花園及華貴邨等。 是香港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因為部份樓宇可以看到海景及鄰近的貝沙灣,所以普遍有「平民豪宅」之稱。 華富邨項目編號為UR06/RD14,由前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負責設計,並分別由德榮建築有限公司(第一、三、四期)、嘉民建築工程公司(第二期及華富(一)商場)及新昌營造(第五期及華富(二)商場)承建,而華富邨重建計劃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
海富邨: 九龍
而新清潔外判商香港工商於邨內貼出通告,表示會向「盡忠職守及謹守崗位」員工在農曆新年前發放獎金1000元,罷工員工在該天復工亦可得到500元。 海麗商場為海麗邨第三期,樓高兩層,面積約3,800平方米,於2005年中啟用;商場基座設有巴士總站、小巴站、的士站及停車場。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投訴城巴/新巴使用非豪華巴士行走A11機場線〉,中西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文件第79/2017號。 〈要求城巴提升A線機場快線使用的巴士型號或調整其車資〉,東區區議會交通及運輸事務委員會文件第32/17號。
海富邨: 服務時間及班次
當然,石峽尾邨內最老資格的,還是第41座美荷樓。 美荷樓是重建項目中刻意保留的歷史建築,現已改為青年旅社,還設有公屋博物館模擬舊徙置大廈的場景,值得一去。 南山邨最有名的裝飾佈置,肯定是街市樓上的這個小遊樂場。 我覺得城市研究要開一門叫「IG學」,因為自從有了手提電話和Instagram之後,人和城市的關係起了改變,產生了很多大家特別要去拍照留念的「打卡位」。
海富邨: 大埔區
而上邨設施比較零碎,主要位於大廈四周及天台平臺。 政府在2022年3月31日晚上5時起把香港仔華富邨華景樓(不包括華生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日晚上10時前起接受檢測,目標在翌日中午1時完成行動。 政府在2022年2月14日晚上8時起把香港仔華富邨華裕樓(不包括華信樓)設為「受限區域」,居民需在當晚午夜12時前起接受檢測,目標在翌日中午12時完成行動。 不過華富邨入夥初期曾經發生多宗搶劫案,加上鄰近的瀑布灣亦發生致命意外下,導致當時不少家長都禁止兒童獨自離家,結果令公共空間和社區設施都非常少人使用。 其中1973年的《南華早報》更以「華富邨的囚犯」(The prisoners of Wah Fu)作為標題,形容年輕居民只能「被困」屋內並感到苦悶。
海富邨: 路線數目
這裏是香港首個「衛星屋邨」,曾為五萬人提供安身立命的居所。 半世紀以來,華富邨見證着南區的發展,並承載着昔日香港的人情和文化。 隨着「華富重建」落實,這個舊社區的歷史任務快將完結。 建立多年的社區關係,可能會在重建的洪流中逐漸湮沒。 以圓筒形設計聞名的勵德邨在大坑半山,鄰近豪宅地段寶馬山,附近為香港真光中學,亦方便到銅鑼灣及天后等地區,佔盡地利位置,可以說是豪宅地段中的老牌公屋。 海富邨 93年落成的赤柱馬坑邨同樣擁有醉人美景,鄰近馬坑公園,加上近海及環境清幽,其綠化工程更兩度獲奬。
海富邨: 商場管理處
柴氏質疑城巴改以普通巴士行走豪華巴士路線的做法是「搵笨」,稱已根據《商品說明條例》向海關作出投訴,並獲海關正式立案調查。 在此之後,A12線、A29系列路線及A11線亦因使用普通巴士而先後分別遭相關區議員及區議會投訴。 來回車票售價$65.0,購買日起計三個月內有效,適用於此路線、A11、A12、A17、A26、A26P、A29或A29P線任何往市區車程乙次及往機場車程乙次,乘客登車時需將指定方向車票投入錢箱。 2018年8月27日:因應鐵路工程完竣,往機場方向取消海怡路「海怡半島美康閣」及海怡路「海怡半島怡韻閣」站,改停海怡路「海怡半島美暉閣」站。
海富邨: 港島區居民巴士路線
服務該路線的巴士必須為空調低地臺巴士,配有歐盟二型或以上引擎系統,車廂須配備八達通收費系統、2+2座位、行李架、安放輪椅的空間及可供輪椅上落的斜臺;至於可調較斜度的飛機式座椅,則是巴士公司額外提供的設施,在招標條款中並無規定。 署方去信邀請有關巴士公司申請營辦,並於同年12月中收到巴士公司遞交申請。 港府於1995年委託顧問公司展開《新機場運輸研究》(TRANSNA),策劃香港國際機場對外交通運輸安排,當中考慮增闢一條機場巴士路線往返港島南區,途經西營盤、薄扶林、香港仔及鴨脷洲;但顧問預測擬議路線將會追成虧蝕,故在提出初步建議諮詢各界前經已放棄。 機場巴士路線A10,乃城巴營辦的「城巴機場快線」之一,來往鴨脷洲(利樂街)及機場,途經海怡半島、利東、香港仔、田灣、華富邨、置富、薄扶林、摩星嶺、堅尼地城及石塘咀,為南區及西區居民提供直達機場客運大樓的豪華巴士服務。
海富邨: 樓宇
那些神像所注視的同一片海,昔日血染海水,現今則變成居民遊早水的去處。 自2005年領匯上市後,翻新很多原為房委會的物業,然後對旗下商舖瘋狂加租。 結果,領匯所到之處,大多改頭換面,由大型連鎖店頂替草根老舖。 在屋邨以外,就趁香港還未被「領匯」時,請多多支持街坊小店,令我城有多一 點選擇,少少也無拘,並非只是一個大商場。 經營家族生意,當中付出的心力和時間,並非 「打份工」般簡單。 訪問期間,阮少儀重複數遍:「因 為屋企人,先會返嚟冰室幫手。」回想起十年前接手時,阮少儀剛修畢工商管理課程,正計劃大執冰室的裝潢。
海富邨: 香港公共屋邨一覽
華富邨是香港第一個以社區概念規劃的屋邨,當時沒有「公共空間」、「社區營造」這些關鍵字,亦沒有綠化、休憩空間標準,但華富邨的居民卻嘗到自由自在的空氣。 華富邨背靠置富山谷,面向東博寮海峽,視野清晰,可遠眺南丫島的三支煙囪和風力發電站。 在人煙稠密的香港,華富邨能坐擁如此景觀, 獲稱為平民豪宅一點都不為過。
海富邨: 新界
屬於第二期工程,和華珍樓於1967至1968年期間落成。 商場佔地9930平方米,在1990年代曾經進行擴建工程,增設扶手電梯和升降機連接山下的華貴邨。 現時的商場樓高4層,LG1層設髮廊,LG層設街市、華富米行雜貨、華富米行、榮記文具、榮記五金建材、惠康超級市場、佳寶食品和廣泰百貨。 地面設多間商店,主要包括金發行 茶葉、華美眼鏡、OK便利店、惠美皮鞋公司、卓越視力、美心西餅、鴨記電子家居雜貨店和中銀櫃員機等。 餐廳包括華富冰室、意樂 Itamomo、大快樂餐廳和大快活。 華富邨的是房委會前身為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繼愛民邨、蘇屋邨、北角邨及西環邨後策劃建設的第三個屋邨,當時獲譽為遠東規模最大的地區性住宅計劃。
海富邨: 公共房屋
除了令人不寒而慄的故事,華富邨亦出現過不少趣聞,包括在香港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集體目擊巨型不明飛行物體(UFO)。 於1978年,有多名華富邨居民都報稱看到有一架金色閃光的UFO,於屋邨上空低飛掠過,更有強勁氣流和巨響伴隨。 不過,當年相照、手機未普及,否則在「有圖有真相」的年代,一定成為各網民化身偵探的熱話。
房屋署目前建議預留面積較大的接收屋邨作公屋,亦會先確保原住居民獲得編配。 屋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及王戴建築師有限公司聯手設計,並由中國海外房屋工程有限公司及金門建築聯手承建,於2001年開始興建,2004年8月21日入夥。 香港海關致就城巴機場快線服務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立案調查,回覆柴文瀚議員的信件,2016年5月18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回覆交通文件第10/2016號 城巴A10違反標書服務協定及反對繞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2016年4月。 運輸署則稱城巴使用的普通巴士亦符合規定,根據署方回覆,標書部分規定如須設有空調、低地臺及八達通收費系統,均已屬一般巴士的指定規格,巴士公司只須在普通巴士加設行李架,已可在符合標書規定下行走A線。 當中301/PM6822事後因車頭嚴重損毀而不獲復修,提早退役。
乘客必須在同一服務日內(即頭班車至尾班車的服務時間內),以同一張八達通卡或同一電子支付工具的賬戶繳付去程及回程車資,方可享有回程半價優惠。 「入夥年份」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所提供嘅年份為準,但係部份屋邨入面嘅個別樓宇嘅入夥年份可能會同官方資料有出入,例如房委會提供華富(二)邨嘅入夥年份係1970年,但係條邨入面嘅華翠樓同華景樓竟然係喺1978年落成。 「樓宇座數」、「單位數目」、「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會計算用嚟做出租嘅公共屋邨、單位、住戶同認可人口數目,唔包括喺房委會租置計劃或者房協住宅發售計劃入面已經出售嘅單位,「住戶數目」同「認可人口」淨係適用喺房委會公共屋邨。 「單位面積」指嘅係單位室內樓面面積(I.F.A),房委會公共屋邨以平方米(m²)嚟計算;房協公共屋邨就以平方呎(ft²)嚟計算,同時加埋換算成平方米後嘅數字;平民屋宇就冇提供資料。 時代廣場於1994年4月正式開幕,是香港最大型的購物中心之一,更榮獲香港旅遊協會選為香港十大景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