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樓面積15大好處2025!(持續更新)

地產霸權,指的是地產商長期壟斷香港經濟及土地,從中牟取不合理暴利的現象。 香港大型地產商譬如李嘉誠所擁有的長實集團、郭氏家族的新鴻基,李兆基所擁有的恆基集團以及鄭裕彤所擁有的新世界集團,都為香港數一數二大的地產商。 市區月租萬元租盤近乎絕跡,新落成細單位即被市場瘋價搶租。 根據發展局數據,今個財政年度私人住宅供應有約2萬個,當中有近1.1萬個單位來自私人重建項目,佔總供應達五成半。 此外,用家主導的已補價自由市場,即使是市區居屋樓王也要大幅蝕讓。

  • 走在中環行人電梯的些利街,驟見一幢粉紅色的樓宇,有着一個頗潮的名稱:Yuppie Tel,一看就是單身優皮的居所。
  • 至於早年推出的納米盤大埔嵐山,今年暫錄兩宗買賣,做價比高峯期間均跌近20%或以上。
  • 他相信這能改善港人無錢買樓,只能被逼居住面積細小的單位,以至地產商再大力建設納米樓或劏房等的惡性循環。
  • 運輸及房屋局早前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未來3至4年的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達9.8萬夥,創2004年9月以來的新高,且以中小單位為主。
  • 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及上市管理試行辦法》,完善不可境外發行上市的情形,不對境外上市額外設置門檻及條件,明確境外發行上市境內企業不可洩露國家祕密,切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義務,不可損害國家利益。
  • 更甚的是,在報告裏指出,在每個納米單位內,有10%面積是「豁免總樓面面積」,包括不實用的露臺,工作平臺等等,令每個納米單位更加納米。

例如土瓜灣「傲形」、筲箕灣「柏匯」等,當業主蜂擁高追過後,銀行估價低過買入價,加上放寬按揭,令新買家持同一預算有更多選擇。 如果根據《住宅物業報告2019》,暫時只覆蓋至2017年的數字。 但都是老問題,「落成單位」並不等於「未來可供發售單位」,因為根據過去慣例推算,有七、八成單位在落成時已經成功沽出,故侷限了我們對納米樓未來供應的預測。

納米樓面積: 屯門一手樓地 限單位最細280呎 黃偉綸:納米樓將絕跡

據悉,該名業主早年亦有購入項目另一夥,並於數年前獲利沽出,現時看淡後市,故不介意以蝕價出售上址。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也指,納米樓是在房屋政策下產生的特殊「副產品」,10多年前政府在地契上加設限呎或限量要求,發展商原先不太接受,但最後發現有利可圖,單位面積愈起愈細。 「愈住愈黴」的納米單位面積超細,涉及樓價金額及首期較少,曾是不少上車客的最後希望。 但業界人士指出,隨着政府放寬按保,購買力流向面積較大單位,該類物業勢走下坡,不具投資價值之餘,蝕讓機會也會較高。 而多個以往曾被追捧的納米盤,自從第5波疫情後,交投慘淡。

  • 怎樣也估不到,一推開門,記者第一個反應就是:「嘩,很細!」一眼整盡的迷你戶型,最大好處是大門旁設有洗手盤,方便入門口時可洗一洗手,有助提升防疫意識。
  • 被指為上車恩物的納米樓,一般實用面積少過250呎沒有房間的開放式住宅。
  • 我們當日拍攝沒有太多人,但日後入夥會否爭電梯,就有待觀望。

不少納米樓位於市區,不只交通方便,亦較一般三房兩廳單位便宜,經濟負擔對年輕一族而言會較小。 納米樓雖然小得令人咋舌,有納米樓幾乎只能放得下一張牀,卻因樓價和政府政策影響,仍深受買家追捧。 根據本土研究社報告,在 2010 至 2019 年間,恆基地產興建了 2,858 個納米單位(面積於 260 呎內),佔整體數量 3 成多,是興建最多納米樓的發展商。 上述研究顯示,不少納米單位買家在 3 年額外印花稅的轉售限期過後,便立即出售單位,10 年樓齡內的累積轉手率達 8 成,已轉手的單位平均持貨期只得 3.48 年,可見納米樓的市場,充斥大量投資用家。 黑廁和開放式廚房雙劍合壁,加上發水樓的問題,簡化了納米樓批則的程序,也增加了納米盤的利潤空間,促使納米樓遍地開花。 2011 年,屋宇署又頒布《2011 年建築物消防安全守則》,詳細訂下了開放式廚房的標準設計要求,發展商只要「照單執藥」,跟足守則,便不必再就個別設計提交消防安全評估報告,開放式廚房的批則變得方便簡易得多。

納米樓面積: 香港p5大著數

近年香港新落成的住宅單位面積愈來愈細,過往香港習慣用迷你單位來形容細小的住宅,已不足以形容單位有多細小,改用納米樓似乎更貼切,但究竟住宅面積多細纔算納米樓? 根據本港差餉物業估價署定期發布《香港物業報告》當中的分類,最細的住宅單位類別為215平方呎以下,但市場較多人認同面積大概260平方呎以下可稱為納米單位。 目前很多納米盤在收樓之後,都立刻放租或放售,出現「人踩人」的情況,業主互相鬥平,將租金及售價越壓越低。 納米樓面積2025 但到真正收樓之後,就會真相大白,原來一百多呎真係唔夠住,所以寧可繼續租樓,至於「成功靠父幹」的子女,就繼續住在父母的大屋,每天有工人姐姐照顧,而不會自己一個人搬入去。

政府相信賣地計劃加入最少280呎面積限制後,市民住屋空間會有改善,「納米樓」會從此消失,但有關條款並不適用於大量供應「納米樓」的私人重建項目。 【Now新聞臺】本港私人住宅最低面積280呎的限制,暫未涵蓋私人補地價重建項目,有學者認為,令政策效力減弱,難以杜絕「納米樓」,部分上車客甚至會受影響。 上車族多需靠按揭保險下的高成數按揭買樓,但研究發現,於 2013 年至 2018 年間,靠首置高成數按揭上車買 納米樓面積2025 200 呎以下一手納米盤的買家只佔整體的 29.4%。

納米樓面積: 納米樓始祖跌穿3球

因此,未來有可能出現「好心做壞事」現象,不單令一手上車盤價上升,同時或令現在納米盤物以罕為貴,同時又可能推高600萬元以下二手樓樓價,甚至減少400萬至500萬元的細價樓盤源。 其實香港近年樓價狂升下,亦催生了「納米盤」風氣,至近期樓市氣氛轉弱,二手市場中有不少細單位開始劈價求售。 再者,今屆政府推出的房屋政策均以滿足市場上車及住屋的訴求,如將公私營房屋比例改為七三、資助房屋定價與市場脫鈎等,難免會與購買新盤納樓盤的客源重疊,加上今年發展商亦減少興建納米樓,納米樓風潮似乎將會過去。 今次港府定出住宅單位最低實用面積要求,對未來納米樓供應又會有多大影響?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表示,由於政府有意在賣地上加入條款,限制興建單位的最低面積要求,相信未來納米樓的供應與需求比例相應將減少,對未來住屋需求及居住環境起正面作用。

納米樓面積: 【簡約公屋】港、九、新界位置! 申請資格及租金懶人包 (附影片)

銀行批覈納米樓按揭與二手樓按揭一樣,需要計算借款人的年齡及物業的樓齡決定最長還款期,兩者通常均以「75減」計算。 如果借款人年屆45歲以上,或者物業樓齡達45年以上,最長還款期便有機會不足30年。 個別銀行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彈性,詳情可以與經絡專員聯絡瞭解更多。 納米樓面積2025 過去十多年香港樓價不斷上升,納米樓成為發展商起樓的大趨勢,菁雋、薈晴、AVA、尚譽、環海。 近日二手樓升溫帶動個別納米樓出現轉勢,其中菁雋更出現高價成交。

納米樓面積: 樓市速報:星洲限制「鞋盒屋」 港「納米樓」呈弱勢

若以2018上半年為例,共有7,813夥申請動工,以涉及總住宅樓面239萬呎來計,圍起每個單位面積306呎,面積之細是有紀錄以來新低。 以面積劃分,實用面積少於150呎的單位有858夥,佔期內申請動工紙比例11.1%。 更重要一點,當外國不少國家均有規管人均面積,香港不單沒有作出相關規管,反而政府施政上卻刻意配合。 近年為求盲追私樓供應量達標,而力谷限量地為發展商興起納米樓大開放便之門,結果「納米樓」也成雨後春筍。 對於一部份未能受惠資助房屋,卻又不甘於成為租客的準買家,他們只能用有限首期來入市,變相最終能將價就貨,購入銀碼較細的單位。

納米樓面積: 納米樓面積: Tags: hkop 香港 納米樓 仲量聯行 房屋

屯門「龍牀盤」菁雋提供不少實用面積少於200方呎的單位,業主大多為投資者,過往亦曾錄付辣稅都有賺的轉手成交,但項目買賣市場今年仍未發市。 美聯區紹基稱,跌市期間,大部分買家都希望趁低價可入市面積較大的兩房單位,細面積放盤需求大減。 納米樓面積2025 他又指,該盤現時有約27個買賣盤,包括一個實用面積約169方呎的低層單位,鎖匙盤可約睇樓,現時連辣招稅叫價348萬元,扣除使費料近平手。

納米樓面積: 納米樓前景迷惘

評級機構標普預計,本港樓價已於今年第3季創出高位,未來12個月將下跌5%至10%。 米蘭站(01150)前主席姚君達更認為,「納米樓」倘遇大市逆轉,隨時遭市場壓價三、四成。 本年度第四季私樓供應5,680夥,連同首3季供應將達20,080夥,高於全年目標的1.29萬夥55%,為近年新高。 如此不宜居的納米單位,其實只不過是在資本市場用來獲利的工具。 本土研究社指出在已轉售的722個納米單位中,業主平均只持有了單位3.48年,有業主更獲利1.5倍之多。

納米樓面積: 裝修怕黑店怕爛尾?Toby 專人幫你跟進!(費用全免)

納米樓樓花:個別銀行會根據發展商而決定會否批出按揭,如果項目為大型發展商,銀行會較願意批出按揭,所以買入單位前,最好向按揭轉介公司或銀行了解清楚。 另一個常見情況,假如考慮買「納米樓」放租的話,亦可能有需要注意了! 假設租客的租金預算不變的情況下,他們便有更多比「納米樓」空間更大的租盤選擇。 另外,服務式住宅的興起同時亦搶走部份「納米樓」的潛在租戶。

納米樓面積: 納米樓的價錢

以屯門樓盤菁雋T Plus為例,其中131呎單位2021年4月以港幣250萬元成交,若以9成按揭入手的話,首期只需要25萬即可「上車」。 因此亦造成過往「納米樓」在二手市場上作為「上車盤」的需求頗大,大多業主甚或乎可於購入「納米樓」數年後「細屋換大屋」。 為免新盤「迷你化」情況加劇,政府終出手限制一手樓最細面積。 將於下季度招標一幅屯門住宅地,涉及2,020夥,限建面積最少280方呎單位,這或意味「納米樓」重新定義為實用面積少於280方呎單位。

納米樓面積: 物業按揭成數7大著數

於是用勉強可以負擔的400萬,換回一個商圈的便利和住宅的保障,似乎就是件划算買賣了。 發展局新一季將以招標方式出售屯門大欖住宅地,並會加入單位面積下限、即每個單位實用面積至少280方呎的要求。 值得一提,當局去年推出觀塘安達臣道港人首置先導項目時,已訂明實用面積下限約250平方呎。 昔日好收租,令業主願意以高溢價接貨的效應,隨著全城租金有下調壓力,準買家可以用更低租金,租到面積更大的單位,所以疫症下環球出現股災,雖然香港樓市尚未正式大跌,但不少人都形容,如果樓市真的失守,納米樓會率先倒下。 早前隨放寬按揭成數上限後,有一些發展商睇淡納米樓市場,認為未來供應會飽和,甚至爆煲收場,計劃主力建300尺以上的單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 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 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臺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 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由資深投資者盧華家族拆售的「AVA 61」、「AVA 62」及「AVA 228」,分別在2015至2019年開售,最細單位的平均售價介乎 萬元。

當時在中國當局與香港政府的批評聲浪裡,不少香港地產商如新世界、新鴻基等都捐地給政府,避免「鬥地主」在香港重演。 樓市市況未見明朗,納米樓樓價急轉直下,多區出現細價樓「價崩」的現象。 最近荔枝角度一個納米樓,業主急於套現放售,最終以238萬元成交。

上述單位原業主2018年5月以575.13萬元承接,帳面蝕讓約21.3萬元或3.7%,連使費計料實蝕約44萬元或7.7%。 資料顯示,從納米樓整體供應而言,在2010至2019年十年間,興建最多納米單位的發展商是恆基地產,共2858個單位(佔整體33.4%),另有96個單位與新世界發展合資興建。 其餘三間「四大地產商」之列的長實、新世界及新鴻基地產只合計興建了624個納米單位。 本港二手樓市氣氛好轉,銀主趁勢加快沽貨,綜合市場資料,2月至今已錄至少11宗住宅銀主盤成交個案,成交價介乎約310萬至4,900萬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這風潮似乎有減弱的跡象,據屋宇署資料,今年首7個月實用樓面面積(不計廚廁)少於200方呎的細單位,動工量僅得1,617夥,佔比跌穿兩成,大幅回落至18.4%的3年低位。 期間有22個住宅項目動工,合計8,805個單位,當中有11個項目提供細單位,但數量及所佔比率則較同期錄得的3,606夥及26.8%,大幅減少55.2%及8.4%。 她又指,為壓縮建屋程序,發展局明年首季將向立法會提交具體建議,共涉120個項目,涵蓋多條法例。 他續稱,早前家長客出資以子女名義入市,但購入物業很多都不是自用,由於付出首期金額都不足夠買入大面積單位,資金亦會轉投納米樓。

然而,這個數字僅反映全港住戶中位數,而卻未能反映單位迷你程度。 納米樓面積2025 說到納米樓樓盤經典,當然有「龍牀盤」屯門「菁雋」,面積128方呎單位,折實僅售173.78萬元。 過去如「尚璽」、「海傲灣」等等,面積不足200呎,售價約250至360萬元。 其中長沙灣AVA面積151呎單位,當年折實售價都要280萬元。 剛發佈售樓書的恆地旗下港島東新盤The Holborn,最細房型為200方呎特色房。

「納米」(nano)字解「毫微米」(nanometer),是一個長度單位,也常被用作形容微細的事物,「納米樓」便是例子之一,意解面積非常細小的住宅單位。 另外納米樓實際用途有限,空間小限制了住戶成員人數,尤其新婚夫婦可能增添家庭成員,屈時未必有足夠空間居住。 另外,住戶更需為傢俱擺放、空間收納等問題作出長遠考慮及打算。 被稱為TVB「御用皇帝」嘅72歲李龍基,與相差36年嘅女友Chris Wong展開「爺孫戀」,唔經唔覺二人已經拍拖4年,女友經常與李龍基出雙入對,更不時上載二人與朋友合照到社交網站,非常甜蜜。 近日李龍基接受傳媒訪問,期間表示計劃於今年內與Chris拉埋天窗。 根據本土研究社週一發布的一份報告,2019年售出的公寓中,其中有13%面積小於260平方呎(24平方米),或小於2個停車位,比例之高創下紀錄。

納米樓面積: 香港貸款利率6大好處

在一般情況下,納米單位內的客廳,睡房,廚房都集中在一個空間裏,並沒有房間的分隔,而納米單位中的廁所,往往都是「黑廁」,即是一個完全沒有窗的廁所。 「黑廁」如果沒有良好的通風,在出現COVID-19這樣的公共衛生問題時,亦可能會造成相當大的災難。 更甚的是,在報告裏指出,在每個納米單位內,有10%面積是「豁免總樓面面積」,包括不實用的露臺,工作平臺等等,令每個納米單位更加納米。

納米樓面積: 納米樓成因

由於納米樓是採用一房或開放式設計,而且單位面積較小,所以客廳、睡房、廁所和廚房距離比一般單位短,如廁所發出氣味,或煮食是散發油煙或氣味,全屋無可避免會被波及。 坊間雖多用 215 方呎為納米樓指標,有民間土地研究組織卻發現,過往十年落成的開放式單位,面積多介乎 220 至 260 方呎之間。 香港納米樓的大小,大概就在「200 餘方呎」這個範圍遊走。 細心一讀,不難發現政府其實暗示了納米樓和建屋量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在目前的環境下,解決納米樓,就會削減了房屋供應,換言之,納米樓是提升房屋落成數量的「副產品」 ,政府亦無意插手介入發展商如何「開則」開到納米樓處處。

納米樓面積: 納米樓的投資價值

該地盤工人今日(16日)在高院原訟庭承認與16歲以下女童非法性交、與21歲以下女童肛交2罪,被判監15個月。 法官判刑時表示,就算性行為是在女童同意下進行,但女童年僅14歲,仍須法庭加以保護。 納米樓面積 本地資深股市及樓市投資者,重點研究波浪理論、財技和投資心理學等,擅長用故事形式比喻市況和分析經濟熱話。 仲量聯行(紐交所交易代碼:JLL)是全球領先的房地產專業服務和投資管理公司。 憑藉行業領先的科技應用,我們始終致力於爲客戶、員工和社羣創造機遇、打造理想空間、提供可持續的房地產解決方案;並不斷重塑房地產未來,創造更美好明天。 仲量聯行是《財富》500強企業,截至2021年9月30日,仲量聯行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員工總數超過95,000人,2020財政年度收入達166億美元。

由於面積較大的單位樓價通常也愈高,對於缺乏充裕首期或入息的人士難以上車,因此樓價400萬以下、面積較細的單位的新盤便應運而生,資金或月入不足人士也能用按揭保險置業,2、30萬便可以上車。 不過,2019年政府放寬按揭保險,九成按揭由原本只有400萬大增至800萬,增加置業人士的借貸力,納米樓的供應纔有調整。 儘管共享生活空間並未成為香港的主流房屋選擇,但近年來本港出現了不少實驗性的共享生活空間,包括位於荃灣的青年宿舍 「Campus HK」、紅磡的「SynBOX型.宿」、以及興建中的旺角「Bibliotheque書匯」。 此創新居住概念希望透過與其他住客共用廚房和室內設施來加強社區感,同時令住客能享受相對較寬敞的休閒空間,比納米單位和劏房寬敞舒服得多—「書匯」便預留了約30%空間作本地大學的學生宿舍,能夠為香港提供更多共享空間出租。 需要與陌生人同住,對年紀較大、較成熟的住客來說或會感到壓力和不安。 藝人麥明詩(Louisa)於2019年以190.9萬購入被稱為「納米樓」、實用面積141方呎的屯門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