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11大分析2025!(小編貼心推薦)

此外,政府將檢視現行適用於基金及附帶權益的稅務優惠措施。 國家是世界最大貿易國,跨境及離岸人民幣使用量會不斷增加,「二十大」報告亦指出要有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自二零二一年推出後,已向超過二百筆在香港發行的相關債務工具批出資助,涉及的債務總值近七百億美元。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此外,西九文化區管理局、香港迪士尼樂園、香港海洋公園、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數碼港)及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等機構也會響應,在今年內舉辦有主題特色的市集、嘉年華或其他活動。

  • 律政司將爭取落實及推廣大灣區內通用的線上調解平臺,為區內民眾和企業,提供更省時便捷及具成本效益的線上方式,解決跨境糾紛。
  • 我們將於二零二三/二四年度內進行諮詢,並提交有關立法建議。
  • 非正式遊說不能取代公眾諮詢。
  • 為推動漁農業界升級轉型、邁向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環境及生態局今年內將會與業界攜手製訂「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通過財政、基礎設施、土地和技術支援等,長遠提升本地漁農產品質量、生產力和產值。
  • 各位,我必須強調,這些非正式諮詢及遊說工作在一些影響地區的政府項目當中頗為普遍,但是這並不是、亦不會取代正式的諮詢程序。
  • 我近期多次外訪,亦接待了不少外賓,深刻感受到外界對香港有不少誤解,其中有不少源自對香港偏頗的報導。

由於香港屬全開放外向型經濟,易受外圍政治經濟環境影響,政府收入波動幅度較大,估計經營帳目在二零二三/二四年度及二零二四/二五年度將會錄得赤字,其後年度均為盈餘。 上述預測未有計及未來四年政府可能推出的退稅及紓緩措施。 計及上述新增收入,二零二三/二四年度的總收入預計為六千四百二十四億元。 其中入息及利得稅預計為二千六百三十七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上升百分之六點四。 以來年的賣地計劃和土地供應目標為依據,地價收入預計為八百五十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上升約百分之二十。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土地供應

此外,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週年,政府會繼續與貿發局合辦年度高峯論壇,大力宣傳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功能平臺和重要節點。 政府會預留一億元爭取更多吸引旅客和極具旅遊宣傳效果的大型盛事來港舉行,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 在先進經濟體增長動力進一步減弱下,今年香港的貨物出口仍將面對嚴峻挑戰。 不過內地經濟增長加快及跨境陸路貨運限制取消,應可緩減部分壓力。

  • 一般來說,新發展區或新市鎮擴展規劃研究牽涉的範圍及規模較大、規劃用途較多元化,以及發展計劃和項目較大型。
  • 該措施將有助企業通過處置股權權益進行擴展或重組業務、提高稅務透明度、降低企業的合規成本,提升香港的稅務競爭力,以及加強香港作為國際投資及營商中心的吸引力。
  • 這是上述四次會面的一些情況。
  • 我將預留二千萬元,加快推動高端航運服務業的策略研究,以及加強業界在國際及大灣區的交流。
  • 私人消費開支由第二季起逐漸恢復,但全年計仍下跌百分之一。

計劃的最高資助額為五十萬元,並會為初創企業提供針對性的專業支援及輔導。 預期接下來五年,每年有約九十間合資格初創企業受惠。 「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切入平臺。 大灣區人口八千六百萬,也是全國最富庶地區。 區內經濟充滿創新活力,且兼備完整、高質的產業鏈,與香港經濟互補性強。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市場看好中市觀光前景 大型旅館相繼籌設興建

我建議成立基礎建設債券計劃,讓我們可以更好管理大型基建的現金流需要,亦讓惠及經濟民生的項目早日落成,市民更早受惠。 我們也會研究讓公眾有機會參與認購,讓市民對支持香港長遠發展的項目既有「參與感」,亦有「獲得感」。 我將會在二零二三/二四年度向立法會提交有關建議。 政府會繼續致力維持簡單低稅制這項核心競爭力,以吸引更多企業和人才在港發展。

這個情景觸動了我,因而催生了「開心香港」活動,希望透過多姿多彩的活動,讓大家和親友一起參與,分享更多開心愉快的時光。 此外,中期財政預測亦反映了每年發行合共約六百五十億元的綠色債券及基礎建設債券。 詳情我會在下文進一步說明。 總括來說,我預計二零二二/二三年度綜合赤字為一千三百九十八億元。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發展研究去年底完成 橫洲其餘期數未落實

地緣政局緊張亦會增添下行風險。 上月國基會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至百分之二點九。 二零二二年外圍環境顯著惡化。 俄烏衝突推高國際能源和商品價格,環球通脹嚴重,主要央行大力收緊貨幣政策,拖累先進經濟體的表現。 內地經濟增長也因環球經濟疲弱和疫情反覆而放緩。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基會)估計,去年全球經濟增長減慢至百分之三點四。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第二期

楊聰永續指,放寬按保措施對短期樓花更受惠,因為現樓或建築期付款先可承造按保,所以短期樓花有「著數」。 集團旗下沙田火炭星凱. 堤岸現己陸續拆棚,預計今年第二至三季開始驗樓,料可取得入夥紙,最快明年首季可獲批滿意紙、可以收樓。 他指,項目最近都有成交,項目不少銀碼單位都受惠新按保措施,集團將依照之前部署,今年復活節後將有新一輪銷售。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工程範圍簡介:

利得稅及薪俸稅是政府主要收入來源。 過去幾年的預算案都提到基於疫情和當時經濟情況,暫不調整有關稅率。 雖然社會步入後疫情階段,香港與內地及國際全面恢復往來、社會氣氛轉趨樂觀,但外圍經濟仍然疲弱、風雲幻變,情況可以瞬間逆轉,本港經濟復蘇的勢頭仍須鞏固。 面對三年多疫情,本港社會依然相當穩定、政府財政亦保持穩健。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支援企業

政府已訂下於二零二七年年底前有約七百輛電動巴士及三千輛電動的士投入服務的目標。 我們會在新能源運輸基金下預留二億元,與專營巴士公司及其他持份者合作,在今年有序地開展氫燃料電池雙層巴士及重型車輛的試驗,全面測試它們在本地環境下運作的可行性。 我們亦已預留三億五千萬元,資助四間港內航線的渡輪營辦商建造及試驗電動渡輪和相關充電設施,以測試在港內應用電動渡輪的技術及商業可行性,預計試驗於二零二四年開展。 過去數年的預算案均投入資源,支持應對氣候變化。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政府未公佈屋邨重建潛力評估 莫健榮倡大型屋邨分段處理

至於服務輸出,政府已取消入境人士的隔離檢疫安排,加上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訪港旅客數目有望強勁回升。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外部需求疲弱將繼續影響今年內地的出口。 不過內地經濟韌性強、基本面堅實。 隨着經濟活動在疫情後迅速恢復,以及過去一年推出多項穩經濟措施的成效陸續顯現,預料今年內地經濟增速將明顯加快。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創新方

中期財政預測主要從宏觀角度估算政府的收支和財政情況。 二零二三/二四年度所採納的實質經濟增長率介乎百分之三點五至五點五,二零二四/二五至二零二七/二八年度則為每年百分之三點七。 連同二零二三/二四年度政府債券發行額約六百五十億元,年度赤字預計為五百四十四億元,財政儲備亦將下降至七千六百二十九億元,相等於十二個月政府開支。 此外,我於去年財政預算案宣佈於二零二四/二五年度就住宅物業引入累進差餉制度,新制度除體現「能者多付」的原則外,亦可每年增加政府收入約七億六千萬元。 我們會繼續嚴格控制公務員編制增長。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項目料於2033年落成

非正式遊說不會取代正式的諮詢程序。 房屋署在資料中找到以下關於屯門新慶路房屋發展的非正式遊說提述。 地區人士就該建議提出多項關注,包括交通、運輸及對發展用地上現有作業的影響等。 及後,政府在二○一四年九月二日諮詢屯門區議會,會上議員提及對交通、鄉郊工業、拆遷及賠償等關注,建議最終未能得到區議會的支持。 議員亦決定去信城規會,反映有關發展計劃的意見,並促請房屋署於兩星期內進行地區諮詢工作。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土城、新莊老廠房都更 未來每年可創84億產值

立法會已於今年一月通過法例,豁免雙櫃臺證券市場莊家特定交易的印花稅。 港交所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有關莊家機制,提高人民幣計價股票的流通量和價格效益,配合本地發行人設立人民幣交易櫃臺,以推動人民幣證券在港的發行及交易。 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向更高質量發展,必須兼顧發展與安全。 我們一直妥善管控及預早辨識潛在風險,牢固穩守「金融安全」的底線,這是經濟、金融與社會的穩定發展之所繫。 為了配合發展智慧城市及數字經濟的政策,我將為數碼港預留二億六千五百萬元,以推出一項針對智慧生活初創企業的培育計劃。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元朗橫洲公營房屋發展之工地平整及基礎設施工程

土木工程拓展署日前公佈有關研究報告,當中指出就餘下約12公頃用地、約1.3萬夥單位,料於2033年7月才落成,較政府於2012年時公佈的落成日期延後6年。 二零二三/二四年度政府整體開支將會下降百分之六至七千六百一十億元,相對名義本地生產總值的佔比下降至百分之二十五。 廚餘佔棄置於堆填區的都市固體廢物三成。

合營公司起初將分別由 Cool Studio(或其附屬公司)及元王各佔90%及10%。 摩根士丹利對新意網集團作風險回報更新,上調對其目標價12.5%,由4.8元調高至5.4元,維持「增持」評級。 大摩稱,考慮到集團2023財年上半年業績,下調對其2023及2024財年收入預測1.5%及1.3%,並維持2025財年收入預測不變,以反映IDC增長較慢。 該行亦下調對其2023及2024財年經調整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預測1.3%及0.9%,及上調2025財年預測1%。 而每股盈利預測,上調2023財年預測2.2%,因營運開支下降,2024及2025財年預測則分別下調0.6%及上調2.2%。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項目顧問:

科技園公司正就興建第二個先進製造業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 創新及科技是推動知識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創科研發成果可通過專利註冊獲得法律保護,以便進行買賣、授權等知識產權貿易活動,開發新的產品和服務,發揮無形資產的經濟價值。

2017年9月,麗豐控股和豐德麗控股公佈,麗豐一間附屬公司和保時捷訂立協議,發展及營運一間以汽車為主題的文化體驗館。 該項目將於珠海橫琴的創新方項目第二期內推行,麗豐仍就有關土地出讓及創新方發展和橫琴政府進行磋商。 報告內容指出,橫洲第一期發展可望於2018年正式動工,2024年完工,餘下第二、三期亦預期於2019年中同期動工,2027年中全部完成。 惟政府消息人士卻解釋指,報告列出的時間表只是考慮技術層面,尚未慮及地區人士意見及棕地作業等因素,倘若計及相關因素、以至生態評估等,「起碼要遲多幾年」。 不過,此說法尤如「自打嘴巴」,推翻研究報告的結果。 元朗橫洲第一期公營房屋發展計劃,正式踏入收地清場階段。

另外,首期更設有商務文創空間,包括匯星文化工作室、匯盈文化公館、匯信文化辦公樓等。 2018年7月, 麗豐發出公佈,表示與保時捷在協議到期日前,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2025 未能就發展體驗館之保時捷特許知識產權授權,及其提供顧問服務達成最終協議。 而關於創新方第二期的持續發展,麗豐繼續和其他國際品牌探討合作機會,希望打造獨一無二的個人化娛樂體驗。 而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姚松炎則認為,從報告顯示,橫洲第二、三期發展沒有技術性問題,只需2至3年便可完成。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報告亦指出三期發展可以同步處理,有別於政府表示只可展開第一期,令人質疑當局要無限期押後二、三期發展。 他又認為,報告雖未能釋除公眾疑慮,但亦有提供新的資料,包括政府曾與科學園進行「摸底」,並將近15公頃用地撥予科學園用作發展元朗工業邨擴展。

橫洲發展計劃第二期: 開支

因此,分析政府的財政狀況,不可只聚焦短期表現,而應該看整個經濟週期內的情況。 過去二十多年,政府的財政狀況波動很大,在好景的時候,有人會認為政府有結構性盈餘;在不景氣的日子,有人就會指政府有結構性赤字。 這些基於觀察短期表現而得出的結論,各有其侷限,我認為用經濟週期而非個別財政年度來衡量較為合適。 回歸以來,香港經歷了三個長短不一的經濟週期,最長亦是最近期的一個,歷時超過十年。 預計至二零二八年三月底,財政儲備為九千八百三十七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百分之二十五點六,或約十四個月的政府開支。 在這期間,政府基本工程開支平均每年會超過一千億元,經常開支年度增長則介乎每年百分之三點三至百分之五不等,政府整體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將由二零二三/二四年度約百分之二十五逐漸下降至約百分之二十二。